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1日 · 「這次經驗給我的教訓就是,我們應該要專注地做一件事情,才能夠真正提高成功的機會。 」謝耀輝體會到,即使聰明人專心一致的做一件單純的事情,都不一定能夠成功,如果還分心去做其他的事情,或者是另外再做兼差,精力一定會被分散,結果就是事倍功半。 他強調,真正想要在某件事做到成功,只是按部就班工作是不夠的,必須要傾注全部的心力,做到200%、300%的集中,才有辦法提高成功的機率,但也僅只是提高機率,因為這個世界上從來沒有必然成功的事情。 精細化運營,讓公司的運作更快更有效. 雖說謝耀輝在2012年就前往深圳建立辦公室,但其實服務的還是臺灣客戶,到2014年公司業務穩定之後,他才開始考慮在大陸開拓市場。

  2. 2019年9月1日 · 3110. 面對低潮,就像成長中的孩子生病一樣,是團隊、家庭與個人必定經歷的情境。 富邦人壽富鈺通訊處處經理游沛宸認為,保險事業就是幫助客戶勇敢面對低潮,堅定核心觀念與價值,讓所有的危機成為豐富人生的一部分。 優秀的保險團隊領導者,也應這樣帶領夥伴,讓創意、趣味、體驗成為事業生涯的焦點,讓危機成為轉機! 許多人離開保險業的理由,不外乎被拒絕、被否定、無業績,然而這也是許多保險從業人員成功的起點。 事實上,許多行業先進都曾經表示,他們的成就、熱情、肯定,其實就是從習以為常的挫折之中萌芽的。 富邦人壽富鈺通訊處處經理游沛宸同樣面對過低潮,雖然剛開始是藉由責任感留住自己,但是在找到方法之後,她很快就能將情緒排解,並且整理出為夥伴排解情緒、重新掌握從業熱情的方法。

  3. 2019年7月1日 · 我是個不愛看書,而且不耐煩的人,我從小就把握上課的每一分鐘,希望用最短的時間一次學會。 一次學會當然不太容易,因此問問題變成我的習慣,每當老師講解之後,我總是第一個問問題的人。 我把老師上課講解時,無法理解的部分,變成一個個的問題,不斷地發問,要老師再度解說一遍。 而且我從不等待別人發問,因為別人的問題,可能我已聽懂,對我沒意義,我不斷地問,直到徹底瞭解為止。 通常的狀況,我都是被老師制止,因為我問了太多問題,老師會要我暫停,把問問題的機會留給別人,以免我一個人占用太多時間。 雖然我不得不停止,但下課後,我不會罷休,仍然繼續纏著老師,一定要把這一堂課的疑惑全部釐清為止。

  4. 2019年3月1日 · 管理學上有個名詞叫做「鯰魚效應」,又稱「狗魚效應」,簡單說就是保持公司或團隊中刺激元素的存在,讓團隊夥伴不會因為安於現狀而流於安逸,最終失去活力。 而引進有朝氣的新人,正能夠給予團隊合適的刺激。 楊玲芳認為,新人能夠有效起到這份「刺激」的功能,這份初生之犢的朝氣能夠感染資深夥伴,帶動他們繼續追求業績;另一方面,資深夥伴基於「前輩」的身分,自然要為資歷淺的夥伴做表率,更加做好每一個環節,也就帶來了從業的動力與積極性。 歐美有句俗諺:「一千人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日文也有句話叫做「十人十色」,都是形容不同人會有不同的觀念與想法。

  5. 2018年7月1日 · 1.建立夥伴正確信念與價值觀. 年輕業務夥伴欲將保險業當作永續經營的事業,而不只當作一份賺取收入的工作,首重對於保險是否認同,藉由深刻瞭解保險的意義與功能之後認同保險,主管再引導夥伴找出屬於自己的信念或核心思想,如保險的功能是讓自己在有能力的時候,選擇為無能力的時候做好準備,為自己或自己所愛的人提供多一層的保障。 因為認同這樣的意義,推己及人,不只身體力行,更想將這樣的愛與責任傳達出去。 當上述的信念及價值觀建立起來,對於新進年輕業務的學習效率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更能幫助其找到職涯,乃至於生涯的目標。 就好比,中國人壽應許通訊處處經理徐苓芸對於新人的教育訓練,首重讓新人瞭解保險的意義,進而建立起新人的使命感。 2.教育訓練完整、有系統.

  6. 2020年7月1日 · 追根究柢是一種思考方法,也是一種工作方式,用來尋找事實真相,也用來探索工作的奧祕,更是每一個人探索人生的方式。 每一件事情的背後,都有其發生的近因與遠因,如果不追根究柢,就無法知道事實的真相。 做每一件事,也都可以有不同層次的結果,如果不追根究柢,不可能知道極致的成果會是什麼樣貌。 追根究柢可以說是人生萬用的工作方法。 數十年前,我剛入新聞界不久,有一次台塑集團的創辦人王永慶請記者們吃飯,酒酣耳熱之際,我隨口問了一句話:「為什麼能把台塑經營得這麼好呢? 「台塑經營就只有4個字:追根究柢。 」這是我第一次接觸追根究柢之道,完全無法理解王永慶的意思! 「我們做任何事都追根究柢。 要生產,追根究柢;開工廠,追根究柢;省成本,追根究柢;談採購,追根究柢;做管理,追根究柢。

  7. 2018年12月1日 · 人體內有記錄遺傳訊息的基因,這已經是小學生都知道的常識,而大陸平安人壽北京分公司聚龍團隊創始人史軍認為,保險團隊同樣也有基因。 人的基因決定了這個人將來會如何成長,團隊的基因同樣會決定一個團隊將來會發展成什麼模樣。 具體而言,團隊的基因到底是什麼? 史軍認為,一個團隊的基因並不是設定團隊的極限或者目標,而是所有夥伴共識的底線,也就是一個所有夥伴都認同必須做到的標準。 李健聞:用活動帶動團隊. 大多數團隊都會舉辦各式活動,一來是做客戶服務,二來也是宣傳團隊品牌形象,進而能夠高效率的吸引認同保險或團隊的新客戶。 李健聞所帶領的LKB Agency團隊經常舉辦活動,這些活動背後都有其用意與規矩,甚至有不少得到公司高層的認同與鼓勵。 李健聞認為,要成功舉辦活動有5個關鍵: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