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6月14日 · 2017-06-14. 在孔門弟子中,有所謂四聖與十哲,能兼此二譽的,僅顏回一人而已。 顏回,是四聖中的「復聖」,意為「復見聖人」,用現代語言說之,則是「複製的聖人」,可見其譽之高。 顏回又是十哲之首,儒門第一,以德行睿智、沉默如愚、安貧樂道見稱。 三月不違仁 不重複犯錯. 孔子對他的印象是:「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 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去之後,他懂自我反省,對所學的又能進一步加以發展)。 回也,不愚。 」孔子對魯哀公稱讚顏回:「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 不幸短命死矣! 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 」子說他從未見過如此學生,三月不違仁,又從不遷怒於人,不犯重複錯誤。 有時,父母在辦公室、子女在學校遇上不快的事,回家後或會找身邊的人出氣,做成家人牽連受害。

  2. 2015年9月1日 · 網絡圖片. 趙 堅.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 」這句流傳了幾千年的古語,最早出現在《孟子》裡,詛咒最初肇事作孽的人會受絕子絕孫的業報 ...

  3. 2017年11月8日 ·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 子曰:「以吾一日長乎爾 ,毋吾以也。居 則曰:『不吾知也 !』如或知爾 ,則何以 ?」 子路率爾而對 曰 ...

  4. 2017年5月17日 · 2017-05-17. 宰我睡個午覺就被孔子罵了。 資料圖片. 孔子有一個弟子叫宰予,也叫宰我,比孔子少29歲,是孔子中期的學生,與顏回、子貢同期。 宰我約20歲拜入孔門,以能言善辯見稱,26歲跟隨孔子周遊列國,回到魯國之後大概已踏入中年。 之後,曾出仕齊國,參與了田成之亂,並死於亂中。 以下是他的一則小故事。 宰予晝寢。 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杇(音污)也,於予歟何誅! 」子曰:「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 於予歟改是。 」《公冶長第五》 語譯:宰予大白天睡覺,孔子嘆說:「腐朽的木不可雕刻,骯髒的牆不可塗飾,對於宰予我要怎樣責備他呢! 」又說:「我以前觀人,聽他的話就信他的為人;但如今觀人,聽他的話還要觀察他的為人。 這是宰予啊給我的改變!

  5. 2019年3月9日 · 2019-03-09. 「人生中沒有事情是無緣無故發生的。. 」這是世界著名低男中音Thomas Quasthoff(湯瑪士.夸斯托夫)的人生哲學。. 有着一把低沉迷人聲線 ...

  6. 2006年1月26日 · 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賢回也! 」試想一下,只吃一小碗飯;飲一小杯水;住陋巷小屋,任何人也會為此苦憂,但顏回自得其樂,無怪孔子連聲「賢回也! 顏回雖賢,卻有一個愛慕虛榮的父親——顏路,顏路也是孔子學生。 顏家貧困,俗語所謂「冇啖好食」,但顏回樂道安貧,孝心不變,對父親沒有半句怨言。 衛生條件差,食少事煩,顏回二十九歲已捱到滿頭白髮,三十二歲辭世。 顏回去世後,顏路要孔子把車賣掉,替顏回買一副廓(棺材的外棺)。 孔子直斥顏路,說道己兒伯魚去世時,也是有棺無廓,我若賣了車便要行路,跟隨大夫出門時,難道是要跟在大夫車尾行路! 且說黃大仙籤第六十三籤為「中吉——顏回樂道安貧」。 籤文為: 陋巷簞瓢不足愁,旁人見此甚為憂; 不知樂道忘貧乏,亞聖芳名萬古留。

  7. 2018年9月8日 · 清廷於1860年與英國簽訂《北京條約》,割讓九龍半島南部,界限街遂成為中英界線,稱為「界限線」(Boundary Line),規定開關時間為每天早上六時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