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10月16日 · 11月25日黄昏,中国人民志愿军西线6个军几乎同时向“联合国军”发起进攻。 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反击打响了! 志愿军的突然反击让麦克阿瑟措手不及,他慌忙下令部队撤离战场,免遭灭顶之灾。 眼看西线美军主力正在向着三所里和龙源里,这两处南撤的主要关口迅速逃窜,此时距三所里最近的第38军第113师仍然远在70多公里之外。 即便如此,第38军军长梁兴初依然向第113师下达了急速穿插三所里的死命令。 时任第38军第113师第337团3营7连政治教导员 朱德元:二次战役7天,我们没吃没喝。 睡着了,我们采取什么办法呢? 用背包带,一个牵一个。 有的人晕倒了,后边的人扶起来再架着他。 什么支撑着? 有一种信仰,我们来朝鲜干什么的? 不就是保家卫国吗!

  2. 2019年8月19日 · 某边防团四级军士长王礼亮回忆,在墨脱境内第一座横跨雅鲁藏布江钢索吊桥竣工之前,他和战友外出巡逻执勤,这座桥是必经之路。 为了解当地人建桥历史,这位痴迷边貌风情的边防军人,经常向老一辈门巴族乡亲打听有关藤网桥的传说。 “早在清代,康藏边地史学家刘赞廷就在《西南野人山归流记》中写下这样一段文字:白玛岗界,其地气候温和,森林弥漫数千里,花木遍山,藤萝为桥,诚为化外之桃园。 ”王礼亮查阅墨脱县志了解到,“白玛岗”即指墨脱,“藤萝为桥”说的就是藤网桥。 门巴族人居住在喜马拉雅南麓的崇山峻岭之间,高山夹着峡谷,江水波涛汹涌,江岸陡峭,地形险峻。 这一带的江面既不能渡船,更难以架桥。 当地群众常唱的一首歌谣,驻守墨脱的老兵们无人不晓:“隔江看得见,说话听得见;情人盼欢聚,走路需一天。

  3. 2018年3月14日 · 鸦片战争的隆隆炮声唤醒少数中国人开眼看世界,也正是这批人为后来打破中国蒙昧状态、推进中国近代军事变革吹响了最早的号角。 但这种开眼看世界的代价是惨痛的,中华民族自此陷入被侵略被奴役的深渊。 编辑: 傅仁誉. 分享到:

  4. 2019年4月7日 · 在粤东汕头市的东部战区海军某部家属院,记者见到了战斗英雄麦贤得和他的妻子李玉枝。 采访中,李玉枝全程握着麦贤得的手。 看到记者拿出相机,她立即起身,再次给麦贤得梳理头发、整理衣服,确保丈夫在镜头中的形象精神抖擞。 麦贤得这位“钢铁战士”,满眼温情地看着妻子,微笑着倾听她回忆这些年的经历。 两位老人不经意的举动,饱含着相濡以沫的深情。 半个多世纪前的“八六”海战中,麦贤得一战成名。 而在那之后的漫长岁月里,战斗英雄麦贤得不得不与战伤留下的后遗症斗争至今。 幸运的是,他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李玉枝自1972年嫁给麦贤得后,47年如一日地践行着守护英雄的承诺,精心照顾一级伤残军人麦贤得,担负着支撑家庭的重任。 “老麦能过上今天这样幸福美满的生活,李玉枝功不可没。

  5. 2019年2月22日 · 1960年5月,某部训练场上迎来一位稀客。 英军名将蒙哥马利来访参观。 在观摩了气势磅礴、杀声震天的500人方队刺杀操表演后,他得出这样一条结论:“我要告诫世界军队,不要同中国在地面上交手,这要成为军事家的一条禁忌。 ”时至今日,寒光闪烁的锋利刺刀依然是我军的标配。 如今,我军使用的刺刀不仅能装配在自动步枪上,用于和敌人近战血拼,也可以拆卸下来作为格斗匕首独立使用。 它可不是一柄简单的短刀,而是一款具备锯、锉、砍、削等多种功能的“多面手”刺刀。 它的功能强大,连刀鞘也“有两下子”,上面附有磨刀石,能随时保证刀刃锋利无比,刀鞘底部有简易螺丝起子并具备开瓶器功能。 刀鞘与刀组合,还能摇身一变成为“金蛟剪”,用于剪断铁丝网等硬物。 “刺杀操,准备!

  6. 2019年3月19日 · 作为一名非专业出身讲解员,能从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以及部队军史馆的130名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张伟靠的是什么? “背词是最基础的,真正的挑战是在整个讲解过程中,有多少人愿意听你讲。 ”为了找到现场的感觉,张伟不仅常利用休假时间去观摩专业讲解员的“抓人”技巧,还不时拉上战友、亲属做他的观众、评委,一次次一遍遍修正自己的讲解词,调整自己的情绪,增加与观众的互动。 通过练习渐入佳境,找到了“感觉”。 向阳花木易为春。 张伟所在的旅诞生于黄麻星火中,是一支历史厚重、战功卓著的红军部队。 谈起在全国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中取得佳绩的“秘笈”,他自豪地说:“作为红军的血脉传承,红色基因就是底气和信心!

  7. 2019年9月23日 · 1950年3月,人民解放军登陆我国第二大岛屿,海南岛战役打响了。 五指山下,出现了感人一幕:敌人闻风而逃,我军连夜追赶,双方跑累了,都在路边倒头就睡。 黎族老乡摸黑过来,摸摸军帽,如果是五角星,就在身边放一颗椰子;如果摸到了圆形的青天白日帽徽,二话不说,用砍椰子的弯刀直接照脖子砍下去。 远在天涯海角,以前从未有过接触,黎族老百姓为什么对解放军一见如故、充满感情? 原来,解放军刚登陆海南岛时,看到许多青年男女没有衣服穿,都光膀子干活,有的用树皮遮羞。 那时部队行军打仗背个小包袱,放两件换洗的衣服。 战士们没等组织动员,纷纷解开包袱捐出衣服。 这村那寨的老百姓听到发衣服,都赶过来了。 全军官兵除了身上穿的,把换洗的衣服也全都捐给了老百姓,有的连包袱皮都捐了。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