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3年3月5日 · 葉子楣本來完全不懂賭錢於是我就教她但只是賭5蚊10蚊玩下怎料她之後去美國賭場贏了幾千蚊回來

  2. 2011年11月10日 · 當年行家云白小曼如在生丹娜葉子楣等都靠邊站了白小曼之自殺在跑馬地家中而並非在邵氏宿舍不似阿杜主理嘉禾宣傳部時先後陳寶蓮樂慧康妮亞視小姐之星和梁思瀚四個美女星死於非命全部都坐過阿杜辦公室那張兇椅」,由此比較嘉禾片場之鬼氣比邵氏似乎重一些。 最近「鬼節」一連串地說起這些往事,不是「白頭宮女說玄宗」,而是酆都門前說陰魂也,這也是一種「那一年」的懷念呢。 相關新聞.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3. 2018年2月28日 · 駢文乃文言文的一種文體。 「駢」字,《說文解字》有如此定義︰「駢,駕二馬也。 從馬,并聲。 」可見駢文最基本的特點是對偶。 駢文出現後,時人稱之為「今文」、「今體」;唐宋後,也作「駢儷」、「四六文」;至於「駢文」、「駢體」的稱呼,則是清代後才有的。 偶句為文 平仄協調. 秦漢時,文人已喜以偶句為文,這也配合中國文字的特點。 及至魏晉和六朝時期,追求藝術之風氣漸盛,文學作品偏重文辭修飾,遂有駢文出現。 駢文講求對偶,文中雖間有散句,然以四字句和六字句為主,好用典故,雕琢辭藻。 初期駢文尚分為「有韻駢文」和「無韻駢文」,到了後來格式要求漸漸嚴格,須兼顧平仄協調。 自魏晉以來,文人寫信、記事、著書、立碑,甚至朝廷發號施令,都使用駢文。

  4. 2019年4月13日 · 沈鑒治和袁經楣是書中十位口述主角中唯一以夫婦二人作記述。 記得2017年11月沈先生收到新書時,看到書中參與者包括作曲家林樂培、女高音費明儀、歌劇導演盧景文等,於是在電郵中說:「我實在感到很榮幸能夠置身於這些著名音樂家之中,我覺得不夠資格被稱為音樂家,我只是一位音樂愛好者而已。 當然,Jane可真是位有造詣的音樂家和音樂教育家。 在同月21日的新書發佈會上,沈先生因身居海外,未能出席。 但他卻預先傳來一篇賀詞,短短一百多字,盡顯學者、傳媒文化人的功架,茲擇譯如下: 「今天這個尊貴的場合,可惜我和經楣身居太平洋彼岸,無緣與會,但我們的心卻和您們在一起......我們都是七老八十的人,然而我們心境年輕。 今天我們濟濟一堂,通過音樂,讓我們互相結交、握手。

  5. 2006年3月14日 · 斷韁馬臨崖。 處世名言: 無料既人無人扶得起,有料既人無人a得低。 大事要清楚的講,小事可幽默的講,無把握的事要謹慎地講。 無發生的事不要亂講,做不到的事別隨便講。 開心的事睇場合講,傷心的事不要見人就講。 別人的事最好唔講,自己的事聽聽自己的心怎樣講。 現在的事做了再講,未來的事未來再講。 如果對我有不滿意的地方,請一定要對我講。 以簡單方法處理複雜事件。 做到老學到老,珍惜共事的緣份。 我講野多人信,不是我學識高,是我經歷多見事情多。 樂不可極,樂極生悲。 不勞而獲無道理,勞而不獲無天理。 交一友要千言萬語,失一友只三言兩語。 天也空,地也空,人生渺渺在其中;金也空,銀也空,死後可曾在手中;妻也空,子也空,黃泉路上不相逢。 【打印】 【投稿】 【推薦】

  6. 2019年3月2日 · 葉 輝. 話說怡景道旁有梯級,當中有兩路皆可上山,而梯級早已破爛不堪,不時需另尋通道,馳馬徑前行一段之後,右轉小徑下山,虎豹坑澗道平緩易行,但橫過壩頂務必小心,到達鐵欄古壩後,右邊乃有山徑出路;到達金文泰道之後,前行即為配水庫,從配水庫左旁小徑下山,大坑道左行一小段,右轉過馬路,前行到小山崗尋找廢墟,回頭看掃桿埔平房區,相對於馬山村及芽菜坑村,昔日馬山村就在怡景道對上山坡,芽菜坑村則在虎豹別墅旁大坑對上山坡,此等寮屋在上世紀末均已清拆。

  7. 2018年10月19日 · 個子細小的她原來是一位刀馬旦,但她最令今天觀眾記得的是她的時裝歌唱劇《青青河邊草》。 她晚年曾參演電視劇《畢打自己人》,可惜我沒有觀看,也許應該看看此劇,緬懷一下這位名伶。 「黑牡丹」于素秋最特別。 「八牡丹」中的七人都是南方人,只有她是北方人,所以她的樣子和其他廣東花旦不同。 我覺得她很漂亮,不知為何,她的眼線最吸引我的視線。 她的聲音也很悅耳,我後來才知道原來那把聲音是黎坤蓮的。 那時候是現場收音,所以于素秋一邊在鏡頭前演戲,黎坤蓮則一邊在鏡頭外即場配音。 于素秋的「女飛俠黃鶯」既時髦又有型,她的古今俠女形象最是出眾。 她又是其父于占元調教出來的「七小福」的大師姐,江湖地位甚高。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