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5年11月8日 · 十年前張國榮離世時,《新聞週刊》登過一篇悼念文章,提到張國榮由早期“teeny-bopper heartthrob”轉化成“consummate actor”,這是比較客觀的話。 張國榮不是一開始就是一名藝術家,以至一名衝擊主流的叛逆者。

  2. 2015年11月8日 · 在香港,「戲迷學者」洛楓的《禁色的蝴蝶》將張國榮的演藝生命帶上另一學術研究的台階。今年張國榮逝世十周年,坊間又見新著如《霸王別姬賞析珍藏本》、《不一樣的煙火 張國榮音樂傳奇》、《張國榮音樂人生》等,不一而足。

  3. 2016年7月3日 · 《東邪西毒》中歐陽大嫂(張曼玉)和歐陽峰(張國榮)的私生子歐陽克,在鏡頭中只是一個失去焦點的紅影。 小子明明是現實,但對這女子來說,卻並不重要。

  4. 2015年6月17日 · 主角是張國榮飾演的「西毒」歐陽峰。 他受過重大愛情挫折,變成頹廢的嘲弄人生的犬儒主義者。 他跑到危險荒漠,惡作劇地去做收買人命的「殺手經紀」──他自己並不冒險殺人,卻笑咪咪地兜生意,敎唆別人買兇報仇洩憤,誘導窮途亡命的武士賣命 ...

  5. 2017年7月17日 · 那個忘情同時是移情(transference)的故事,蓋過了冤鬼纏身的平行文本,觀眾見識了現代十二少阿占(同樣由張國榮飾演)如何用《天使追魂》(Angel Heart)(1987)式的心理保衛機能,把小魚(如花翻版)收藏在心靈暗角,解釋了關錦鵬輕輕放過的負情機制。

  6. 2015年6月22日 · 《春光乍洩》的確能與《阿飛正傳》相提並論,內裡種種有心反《阿飛正傳》的手法,甚為明顯,敘事上大幅刪減內心獨白,將多線交叉互訴心聲的落墨,轉移集中在兩個角色愛恨交纏的生活拉鋸戰中,視點亦由張國榮的糜爛不歸,轉為梁朝偉的實幹回歸。

  7. 2015年8月16日 · 一來是關乎戲外的宣傳策略,二來是牽涉到文本裡黎明作為一位上世紀九十年代流行樂壇天王的身份,在接棒八十年代經典藝人張國榮的特殊意義。 我認為黎明原本就是《為你鍾情》這類青春文藝愛情小品在宣傳上的一道曙光,不過他卻選擇低調,寧推新人,自己隱身。 關於宣傳策略的種種,現在說什麼都會被指是馬後砲了,不過以過往多部同類起用演戲經驗淺薄的年輕演員掛帥的港產片作前車之鑑,例如當年叫好的《一碌蔗》﹙同樣是在九月上旬公映﹚,或後來的《非常青春期》、《戀愛初歌》、《愛情萬歲》、《愛情故事》等,大概都能預算到票房會是怎樣的下場,像《愛鬥大》、《分手說愛你》這些能打破宿命,在票房上打出一片新天的例子,基本上只是寥寥可數。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