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10月25日 · 早在一九九〇年代初期就提出“香港湾区”概念的吴家玮,被誉为世界级的湾区专家。 他一直住在香港,前阵子去美国出差和探亲,受新冠疫情影响,被困硅谷,一时无法回港。 人在美国的吴家玮,隔着太平洋与大公报记者对话。 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一位科学家的睿智和爱国老人的拳拳之心。 吴家玮认为粤港澳大湾区提得非常及时,意义重大,对香港是历史性机遇。 他坚信在中央的领导和地方的协作下,粤港澳大湾区一定会完善成长。 他表示,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将成为发展“华南海岸”的枢纽。 他建议考虑下一步,把广东和海南这个海上丝路的基地看成“华南海岸”去规划,“给予时日,能够与‘美西海岸’相比,甚至与其较量。 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将成为发展‘华南海岸’的枢纽。 ”\大公报记者 陈文絧 汤嘉平. 粤港澳大湾区提得很及时.

  2. 2020年12月9日 · 《玻璃天花板》记录了四十一岁到五十岁两度打破美国社会刚硬的“玻璃天花板”,当上了着名大学的院长和校长的心路历程。 《同创香港科技大学》写下他五十岁荣归故乡,与一众志同道合之士同心创办香港科技大学的奋斗华章。 吴家玮教授的三项创举特别令人敬佩:一是首创“访问学者”这一学术名衔,从一九七八年至今使得数十万中青年学者头顶光环,走出国门进入世界名校进行学术深造。 二是与一众志同道合之士,成功创办了香港科技大学,担任创校校长十三年之久,成功把科大打造成为世界顶尖名校,载誉世界高等教育史。 三是率先提出了“湾区”构想,首倡借鉴美国三藩市湾区发展模式,把香港与深圳建成“深港湾区”,互相借力共同发展创新科技。 这一创举现已被提升定位,纳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国家战略当中。 首创“访问学者”名衔

  3. 原来M+兴建的目标不是为了提升香港文化,而是提升瑞士西方当代艺术收藏价值。克收藏的都是针对和批评中国共产党和针对当时中国社会的艺术品,很多都是模仿西方波普艺术以及当代艺术的作品,香港人看了M+引进这些反共艺术作品,会有什麼感觉?

  4. 2021年3月28日 · 17岁的乐坛新人张若希,小时候曾代表香港出外参加珠心算大赛,是多个相关国际比赛的冠军级人马。 回望以前学珠心算的往事,张若希感谢妈咪为她选择了如此有用的算术技能,她亦鼓励小朋友从小学习珠心算,以便打好数学根基。 \大公报记者 文霏霏(文、图) 张若希五岁时开始学习珠心算,当时她就读幼稚园K3,记得是妈咪在暑假安排她跟其他同学一齐去学。 她表示当时是抱着玩的心态,到暑假结束后,同学都不再学了,但妈咪仍要她继续学习。 那时,她有问妈咪原因,说:“妈咪话有用,当时我不太愿意,但她要我学就学啦。 学完第一年,老师叫我参加比赛,竟然拿到一等奖,觉得有成功感,慢慢产生了兴趣。 获奖后慢慢有兴趣. 张若希由K3开始接触珠心算,一直学到小六。

  5. 2020年12月13日 · 2020-12-13 04:24:02 大公报. 字号. 一九九 年,吴家玮教授审视香港的经济社会发展态势,建议借助发展科技产业,以带动珠三角地区发展,首次提出了“香港湾区”的概念。 一九九四年,吴家玮教授进一步提出要对标三藩市,建设“深港湾区”,希望把香港和深圳联合起来为国家发展科技产业。 不久,该想法获得了深圳市政府支持,命名为“港深湾区”,这就是如今“粤港澳大湾区”概念的雏形。 吴家玮教授说,“我那时当广东、深圳的顾问,我想深圳与香港连起来可以向三藩市学习,搞湾区经济,搞科技产业,就写了几篇短文呼籲,深圳当时的领导有想法,有魄力,大家一拍即合,就一起推动。 ”科大较早联合了霍英东基金会,开闢了“南沙信息科技园区”,成为湾区发展的重要驿站。

  6. 2022年11月26日 · 【大公报讯】记者王亚毛报道:出生仅4个月的芷,因为基因变异导致患扩张性心肌病变,出现急性心脏衰竭,现时只能靠呼吸机协助呼吸。妈妈黎太每日以视像通话让芷希看看外面的世界,“希望能再亲手抱着她去公园散步,感受外面的阳光和天空”。

  7. 1 天前 · 图:英格兰初选名单中,水晶宫意外地多达4人入选,包括伊斯(左起)、古、甸恩轩达臣及阿东禾顿。 英格兰今次欧国盃大军阵容“头重脚轻”,攻击线上人才济济,卡尼、科顿、彭马以至可能会落选的哥顿和伊斯个个状态大勇,今季兼夺西甲与欧联的比宁咸更可能是英军苦等锦标多年的最后一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