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4月21日 · 对撞机适合 “ 开疆拓土 ”,用极高的能量去探索能量前沿的问题。利用强对撞机研究物理问题,就是一个 “ 大力出奇迹 ” 的过程。而极高的能量则意味着强子对撞机必须使用高强度的磁场,因而需要大量超导材料,制作工艺远比正负电子对撞 ...

    • 丁子朗1
    • 丁子朗2
    • 丁子朗3
    • 丁子朗4
  2. 17世纪初,在人们对物理光学的研究过程中,光的本性问题成为了焦点。. 英国科学家牛顿提出了微粒说,荷兰科学家惠更斯则积极发展了波动说理论,双方由此开启了一场长达200余年的大论战。. 1695年7月8日,惠更斯的去世使得这场争论以牛顿的暂时胜利告一 ...

    • 丁子朗1
    • 丁子朗2
    • 丁子朗3
    • 丁子朗4
    • 丁子朗5
  3. 电阻起源于载流子(电子或空穴)在材料中运动过程中受到的各种各样的阻尼。 按照材料的常温电阻率从大到小可以分为绝缘体、半导体和导体。 绝大部分金属都是良导体,他们在室温下的电阻率非常小但不为零,在 10 -12 mΩ ∙ cm量级附近。 自然界是否存在电阻为零的材料呢? 答案是肯定的,这就是超导体。 当把超导材料降到某个特定温度以下的时候,将进入超导态,这时电阻将突降为零(图 1 ),同时所有外磁场磁力线将被排出超导体外,导致体内磁感应强度为零,即同时出现零电阻态和完全抗磁性。 超导态开始出现的温度一般称为超导临界温度,一般定义为Tc。 微观上来说,当超导材料处于超导临界温度之下时,材料中费米面附近的电子将通过相互作用媒介而两两配对,这些电子对将同时处于稳定的低能组态,叫“凝聚体”。

    • 丁子朗1
    • 丁子朗2
    • 丁子朗3
    • 丁子朗4
    • 丁子朗5
  4. 2016年11月11日 · 1950 年 6 月,巴将关于超导电性可能起源于电子和晶格振动量子 (声) 相互作用的学术思想写成一篇论文并发表。 接下来为全面解决超导机理问题,他做了非常细致的文献调研,记录了数百页的笔记,并积极寻找理论家开展探索。

    • 丁子朗1
    • 丁子朗2
    • 丁子朗3
    • 丁子朗4
    • 丁子朗5
  5. 2018年12月21日 · 超导研究的巨大魅力. 超导研究无疑在凝聚态物理领域甚至在整个物理学界中,都占据着不可忽视的重要角色。 从1911年卡末林·昂尼斯发现第一个金属汞超导体以来,超导的研究历程跨越了一个多世纪,期间带来无数惊喜的发现,为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以诺贝尔物理学奖为例,目前共有200余位科学家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其中属于凝聚态物理领域的约有60位左右,包括10名科学家是直接因为超导的研究而获此殊荣的[1]。 他们是:卡末林·昂尼斯(1913年),约翰·巴、列昂·库伯、约翰·施里弗(1972年),伊瓦尔·贾埃沃、布莱恩·约瑟夫森(1973年),乔治·柏诺兹、亚历山大·缪勒(1987),阿列克谢·阿布里科索夫、维塔利·金兹堡(2003) 等,一共5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图1)[2]。

  6. 2015年7月18日 · 在狄拉克提出的描写电子运动的量子力学方程中,电子可以看成是一个个小陀螺,其自转轴取向可以沿着整体运动方向,也可以与之相反,这就定义了狄拉克费米子的“手性”,前一类粒子的自转和整体运动方向之间满足右手法则,而后一类则满足左手 ...

  7. 2008年10月14日 · 序参量随时间变化所遵从的非线性方程称为序参量的演化方程,是协同学的基本方程。 演化方程的主要形式有主方程、有效朗之万方程、福克-普朗克方程和广义京茨堡-朗道方程等。 所以, 协同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就是用演化方程来研究协同系统的各种非平衡定态和不稳定性(又称非平衡相变)。 例如,激光就存在着不稳定性。 当泵浦参量小于第一阈值时,无激光发生;但当其超过第一阈值时,就出现稳定的连续激光;若再进一步增大泵浦参量使其超过第二阈值时就呈现出规则的超短脉冲激光序列。 流体绕圆柱体的流动是呈现不稳定性的另一个典型例子。 当流速低于第一临界值时是一种均匀层流;但当流速高于第一临界值时,便出现静态花样,形成一对旋涡;若再进一步提高流速使其高于第二临界值时,就呈现出动态花样,旋涡发生振荡。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