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5年7月6日 · 電腦玩物站長 Esor (異塵行者),在電腦玩物上的文章有別於單純的軟體和服務介紹,而是更強調軟體和服務背後的數位工作思維及方法,並說明實際應用後帶來的生活改變。 著有《電腦玩物站長的筆記思考術》、《大腦減壓的子彈筆記術:用Evernote打造快狠準系統》、《比別人快一步的Google工作術:從職場到人生的100個聰明改造提案》等暢銷書籍。 bobbysu 2015年7月6日 晚上7:42. 感覺這個官方 App 比其他的台北捷運 App 更好用. 回覆. Esor Huang 2015年7月6日 晚上10:11. 在提供的資訊查詢與相關功能上更豐富完整. 為了避免垃圾廣告留言過多,開始測試「留言管理」機制,讓我可以更容易回應讀者留言,並更簡單過濾掉廣告,但只要不是廣告留言都會通過審核。

    • 李思捷1
    • 李思捷2
    • 李思捷3
    • 李思捷4
    • 李思捷5
  2. 2016年7月4日 · Watch on. 1. 「近」比 Google 地圖 更簡單易讀 : 進入「 近 」網頁,電腦與手機上都可使用,只要在搜尋欄輸入「目的地」即可。 或許你還會想參考這些工具:「 台灣版 Google 地圖欠缺功能就用這 11 款 App 補足 」。 不到一秒鐘,下面就會顯示出查詢結果,告訴我前往目的地應該搭哪一班捷運,要從哪一個出口出來。 並且會規劃出從捷運出口到目的地的路線圖,非常簡單易用,清楚易讀。 相較之下,下圖是 Google 地圖的查詢結果, Google 地圖現在也會顯示捷運出口,但要放大縮小地圖到一定比例才會顯示,而且相對不易讀。 2. 「近」比 Google 地圖 查詢結果更精確.

  3. 2020年3月30日 · 操作方法不難,在 Google 雲端硬碟網頁版 中,某個檔案、某個資料夾上點擊右鍵,選擇[在雲端硬碟中新增捷徑]。 把「捷徑」新增到另外一個想要看到該檔案的儲存位置即可。 這個新增捷徑的功能,適用於: 一般雲端硬碟的檔案。 共用雲端硬碟(之前叫做: 小組雲端硬碟 )內的檔案。 「電腦」內的檔案(特指利用 Google Drive 電腦同步軟體 上傳的電腦其他資料夾檔案)。 如果我們慢慢的建立了很多檔案「捷徑」,之後想要管理,有沒有什麼快速整理的方法呢? 可以利用 Google Drive 的搜尋列,在進階搜尋選單,選擇[類型:捷徑],就可以搜尋出所有捷徑了! 「捷徑」不是檔案,只是連到原始檔案的快速連結,所以刪除捷徑,不會對原始檔案有影響。

  4. 2016年5月26日 · 1. 讓資料來源「個人化」且「自動化」,開始長期累積. 首先,我會建立自己獨一無二的資訊來源,並且讓這資訊管道自動化,每天把可能需要的資訊送到我的手上,而我可以在一個沒有額外干擾,統一簡潔的介面中處理分配這些資訊。 這裡最好的工具仍然是所謂的「 RSS 閱讀器 」。 我自己利用 Feedly 這個服務,收集研究主題相關的部落格與網站,當這些來源有新文章發表時,我就可以在自己的 Feedly 閱讀器統一瀏覽。 我每天早上會花大概 30 分鐘的時間做資訊的快速篩檢,如果一天內還有其他空檔,也會打開 Feedly 看看,累積各種以後可能會用到的資料。 我一向不喜歡把綜合性大媒體網站當作我的主要資訊來源,因為那等於是讓媒體決定我要看什麼。

  5. 2018年9月23日 · 「捷徑」 App 基本功能教學: 前面是結果,要如何達成類似的結果,先讓我們介紹「捷徑」的基本功能。 打開「捷徑」 App ,可以新增多個捷徑,每個捷徑由「 一系列的指令 」組成,幫助我們自動化完成某個工作。 有點像是寫程式,不過不用擔心,我是文組,我也沒有學過寫程式,但一樣可以透過摸索來上手這個流程,因為基本上主要是邏輯關係。

  6. 2018年11月28日 · 剛好這是一個 Android 系統可以解決的問題,也是我最近為自己設計的「快一步」、「更專注」的桌面。 不過喜歡設計感的朋友,應該不會喜歡這樣的桌面,因為並不好看。 但如果像我一樣,決定單純追求使用的專注與快一步,那麼或許可以試試看。 下圖就是我目前的桌面,除了拍照是原本的 App ,以及有一個行事曆小工具:「 Sectograph 讓手機桌面驚豔的日曆圓餅圖,一眼看穿時間分配 」,其他則是 App 的捷徑。 因為我很常在手機做筆記,所以下方工具列我擺上最常用的幾個 Evernote 功能捷徑:搜尋、快速筆記、拍照筆記、錄音筆記。 幫助我可以快速收集各種資料。

  7. 2020年7月3日 · 哈佛教授,管理學者 Chris Argyris 開發的「推論階梯( Ladder of inference )」,是一種檢查我們自身思考盲點,解決衝突行為的工具。 如上圖所示,我們在推論並產生行為的過程中,思考像是梯子一樣,一步一步往上爬,最終讓我們來到梯子最上方的行動。 但是這裡就出現兩個問題: 每個人的梯子不一樣: 即使觀察的是同樣的一件事情,同樣的原始資料,但開始往上爬的時後,踩上每一階梯的細微區別,都可能導致最後採取不同甚至衝突的行動。 我們的思考,往往會「爬得太快」: 就像跳過梯子的許多階梯,直接跳到最後的行動。 而這在某些時刻(或者很多時刻),可能導致我們的誤判、偏見與錯誤的行為。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