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陳沛良 (英語: Chan Pui-leung ,1959年 — ),現任 香港立法會 議員( 選舉委員會 ),香港保險業聯會及屬下大中華事務委員會前主席 [3] [4] ,現為 中國太平保險(香港) 總經理。 他在2021年參選立法會選舉,以選舉委員會界別當選人身份首次晉身立法會。 背景. 事業發展. 陳沛良早年在 九龍 深水埗 長大,1971年小六畢業後升讀 香島中學 ,並在1976年完成中五年級學業 [5] [註 1] 。 他後來在1977年投身保險業 [7] ,加入中國太平保險 [8] ,多年來擔任公司的管理層,1998年取得 香港大學 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7] 。 現任中國太平保險(香港)有限公司總經理的他,負責管理該中資企業的業務發展項目 [7] 。

  2. 陳沛良PL.Chan, Hong Kong. 652 likes · 20 talking about this. 陳沛良立法會議員

    • 721
    • 652
  3. 陳沛良議員. 選舉組別 : 選舉委員會. 所屬政治團體 : - 學歷及專業資格 : 香港大學工商管理碩士. 英國特許市務學會會員. 職業 : 立法會議員. 中國太平保險 (香港)有限公司總經理. (按議員提供的資料載列) 通訊錄. 香港中區添美道1號中信大廈1308室. 3689 1655. 5596 8589. - chanpuileung31@gmail.com. https://www.facebook.com/plchanlegco. 座位表. 議員個人利益登記冊. 議員資料庫. 議員參與立法會事務紀錄. |. 分享此網頁.

  4. 關於陳沛良. 現任立法會選舉委員會界別議員、中國太平保險(香港)總經理、西安市政協委員。 在中國太平工作40餘年,任子公司管理層20多年,2018至2019年曾任香港保險業聯會主席,連任三屆選委會委員。 在立法會競選期間,提出「改革立新、共享為本」理念,以凝聚力量修補社會裂痕,以發展經濟推動民生改善,以共用成果促進香港社會和諧、繁榮穩定。 其餘擔任公職. 香港保險業聯會管治委員會 成員. 香港汽車保險局 委員. 僱員補償聯保計劃管理局 副主席. 保險公司(僱員補償)無力償債管理局 委員. 財經事務局促進保險業人才培訓先導計劃督導 委員. 資歷架構-保險行業培訓諮詢委員會 委員. 香港貿易發展局金融服務顧問委員會 委員. 香港中華總商會 選任會董. 香港中華出入口商會 常務會董.

  5. 2024年4月28日 · 陈沛良 (英语: Chan Pui-leung ,1959年 — ),现任 香港立法会 议员( 选举委员会 ),香港保险业联会及属下大中华事务委员会前主席 [3] [4] ,现为 中国太平保险(香港) 总经理。 他在2021年参选立法会选举,以选举委员会界别当选人身份首次晋身立法会。 背景 [ 编辑] 事业发展 [ 编辑] 陈沛良早年在 九龙 深水埗 长大,1971年小六毕业后升读 香岛中学 ,并在1976年完成中五年级学业 [5] [注 1] 。 他后来在1977年投身保险业 [7] ,加入中国太平保险 [8] ,多年来担任公司的管理层,1998年取得 香港大学 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7] 。 现任中国太平保险(香港)有限公司总经理的他,负责管理该中资企业的业务发展项目 [7] 。

  6. 其他人也問了

  7. 陳沛良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現任太平香港總經理西安市政協委員。 他在中國太平工作40余年,任子公司高管20多年,曾任香港保險業聯會主席,連任三屆選委會委員。 在競選中,他提出要樹立“改革立新、共享為本”理念,以凝聚力量修補社會裂痕,以發展經濟推動民生改善,以共享成果促進香港社會和諧、繁榮穩定。 立法會是香港特別行政區的立法機關。 根據《立法會條例》,2022年1月1日是本屆立法會的開始日。 本屆立法會選舉投票從19日早8時30分開始,至當晚10時30分結束。 選舉分為地方選區直接選舉、選舉委員會選舉、功能界別選舉三個部分。 全港10個地區選區,共有35名候選人競逐20個議席;功能界別,共有68名候選人競逐30個議席。

  8. 2023年10月25日 · 香港立法會議員陳沛良。 (中新社資料圖片) 大公文匯全媒體報道行政長官李家超今日25日上午在立法會宣讀任內第二份施政報告聽取報告後陳沛良議員樂見政府積極回應他本人提出的部分建議整體而言他認為這是一份有所突破務實發展的施政報告既延續以結果為目標的施政文化又體現出政府積極回應市民需要刺激經濟改善民生政策方面較為全面地反映了社情民意。 以下是就2023施政報告,陳沛良議員的回應: 在搶人才、留人才方面, 政府推出新策求賢若渴值得鼓勵,其中成立「人才服務辦公室」、擴大職業人才庫、加強STEAM教育等,與我早前提出的「機制引才、環境留才、培訓育才」理念不謀而合。 但誠如我向政府建議所言,發出簽證後如何確保人才會來港工作生活並且願意長期留下來建設香港才是關鍵。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