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6月25日 · 端午包糉吃糉 應節,坊間常見把 糉子 寫成 粽子 或 糭子 ,「糉」、「 粽 」或「糭」哪個字才正確?.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高級講師洪若震博士翻查資料,解答「糉」字的疑問。. 「糉」. 洪若震認為,三個字中,「糉」才是正字。. 他指出,網上很 ...

  2. 2021年5月25日 · 翳焗形容天氣有多熱,沒有風而且空氣不流通,好像凝滯在一個地方,人們困在一個猶如焗爐般的環境。 文:何芍盈. 更多妙趣中文: 「稀溜溜」定「稀零零」? 中文系講師教「水Dell Dell」、「杰撻撻」正字【附音檔】 熱門HOTPICK:link.mingpao.com/67005.htm. 相關字詞﹕ 廣東話 㷫烚烚 熱門HOTPICK 焫着 焫㷫 翳焗 天氣炎熱 夏天 熱辣辣 粵語妙趣多 編輯推介. 上 / 下一篇新聞. 明報報料熱線﹕ 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 天氣炎熱,出街時被太陽「焫着」,不少人都覺得身體「㷫烚烚」,究竟「焫着」、「㷫烚烚」是否正字? 嶺南大學中文系講師、「蕭博士文化工作室」創辦人蕭欣浩為明報電子平台組講解形容夏天熱辣辣的廣東話。

  3. 2023年6月18日 · 傳統糉屬高升糖食物,主要以糯米、豬肉、鹹蛋等製成,澱粉質較多,未必有其他營養(如纖維、蛋白質),因此宜配蔬菜、水果、豆漿等補充營養。 食糉宜喝熱飲(如熱茶、熱湯),飲濃茶則有助分解脂肪。 ‧糉宜翻熱進食 。 糉翻熱後應盡快食,糉放涼進食會更難消化。 ‧控制分量每次拳頭大小。 糉不宜經常當正餐,每次最多食一個拳頭大小的糉,或跟親友分享糉子。 ‧糖尿病、胃病、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慎食 。 可先諮詢醫生或營養師;正在減重、三高及消化力較弱的人宜淺嘗;小朋友及長者消化力和吞嚥能力較弱,宜小口進食,每次最多食半個糉。 ‧食糉盡量減少蘸料 。 如需要蘸醬油或白砂糖,建議以低鈉豉油或代糖代替,或自製調味料。 ‧適量運動。 有助消耗糉的熱量和脂肪。 端午節/糉 實用資訊:

  4. 2021年3月22日 · 《廣韻》提到:「渴,水盡也。 」液體減少或去盡,剩餘的物質會變得濃稠,即是口語所講的「乾水」,「乾水」就是「渴」。 《集韻》指出「渴」可讀成「傑」,與現時的讀法相同。 「撻撻」則為擬聲詞,是「乾水」濃稠物繼續烹煮時所發出的聲音。 編輯:何芍盈 cyho01@mingpao.com. 更多妙趣中文: 熱門HOTPICK: 相關字詞﹕ 稀杰杰 熱門HOTPICK 網上熱話. 上 / 下一篇新聞. inews@mingpao.com. 《100毛》創辦人林日曦近日在facebook發文稱,有人形容一碟很稀的咖喱「稀杰杰」,並問網民形容「稀」的三個字疊詞正字是什麼?

    • Openai網站
    • Poe
    • Bing

    OpenAI網站的ChatGPT服務地區目前不包括香港,不過香港用家可透過VPN突破此限。用家如欲使用加強版「GPT-4」須訂閱ChatGPT Plus,月費為20美元(約157港元),每3小時可問25條問題。OpenAI可能會根據實際需求和系統性能調整問題限額。網站:chat.openai.com

    在最新版的Poe,用家可在聊天機械人列表中選擇「GPT-4」,每日免費問一條問題。想問更多問題的用家,可使用Poe收費服務,訂閱費為每月159港元或每年1599港元。付費用家每月可以正常速度向「GPT-4」發送最少300條信息。超過限額後,服務速度和質素可能下降。相關報道:無VPN試玩ChatGPT:iPhone可下載「Poe」 網頁版亦可試【附iOS App使用示範短片】 用家可透過網頁版或iOS應用程式免費使用Poe。想「課金」的用家必須使用M1/M2版Mac電腦或iOS設備,經過蘋果公司App Store付款。網站:poe.com iOS應用程式:apps.apple.com/us/app/poe-fast-ai-chat/id1640745955

    有份投資OpenAI的微軟已將「GPT-4」引入新版搜尋引擎Bing。用家必須先到Bing網站,登記成為新版Bing的測試用戶,在Bing網站輸入問題即可與AI對話。不過目前登記人數眾多,須排隊輪候名額。新版Bing網站:www.bing.com/new

  5. 2023年8月4日 · 羅淑佩:若易通行及三隧分流有效 未必需推電子道路收費. 圖1之1 - (資料圖片). 政府40年來就電子道路收費四度測試及研究,並劃出中環區作先導計劃,計劃至今未有推行時間表。. 被問到政府會否續推電子道路收費,運輸署長羅淑佩表示,若易通行配合次 ...

  6. 2021年2月10日 · 牛力氣大性情溫馴,能拉車耕田,牛奶、牛肉可供食用,自古以來,牛被視作勤勞的動物。. 除了「牛」字,原來以二牛組成的「牪」及「 (上牛下牛)」,以及三牛組成的「犇」字各有意思,廣東話發音亦不一樣。. 嶺南大學中文系講師、「蕭博士文化工作室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