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话说在隋朝开皇初年,从天竺来了一位高僧,叫那连提耶舍。 这位高僧带来了一大批佛经,并且亲自翻译。 经他手译有一部经文叫做《大方等日藏经》,在这部经文里,有这么一段:

  2. 东晋隆安二年(公元 398 年),剡宾国(现克什米尔)的三藏法师达昆耶舍带了三尊铜像来到季华乡,在塔坡岗上建佛寺,传佛教。 他回国后,寺宇倒塌。

  3. 2021年7月15日 · 根据碑文记载,得知东晋曾有剡宾国僧人达毗耶舍,在此讲经及建过经堂。 乡人于是建井取水,并在岗上重建塔坡庙寺,供奉三尊铜佛。 人们认为这里是佛家之山,于是将季华乡改名为“佛山”。

  4. 2023年6月7日 · 耶舍本是古印度战国时代十六国中,波罗奈国迦尸尸城人。 他出身于印度高种姓,自小聪明伶俐,家里物质丰富,要啥有啥。 可他并不开心,甚至十分痛苦。 当年,佛陀正站在悬崖边上,带着五比丘观赏古印度的大好河山,教导他们真理(佛法)的目的,是让人们在思想上可以自由、平等地对待每一个物种。 千百年来,人类社会因为财富、性别地位的表相,造成了人与人的不平等,相互压迫、对立。 传播佛法的目的,是传播智慧,让人们不要执着于感官欲望带来的满足感,因为那都是假象。 大家正听得起劲,忽然有个帅哥风风火火地跑了过来,一边喊着“假的”、“幻觉”、“痛苦”、“人生丑恶”,一边毫不犹疑地纵身向悬崖下跳去。 谁知他脚刚离地,还没能体会万有引力和自由落体对人身的作用,就被佛陀一把拽了回来。

  5. 公元64年,因缘和合,东汉明帝夜梦金人,遣使西行求法,至西域遇天竺高僧摄摩腾、竺法兰,遂用白马驮经携二僧至洛阳。. 自此,佛教正式传入中国,兴建了中国第一座官办寺院“白马寺”,翻译出了第一部汉译佛教典籍《佛说四十二章经》。. 自此,佛教 ...

  6. 晋朝,罽宾国僧人三藏法师 昙摩耶舍 带着三尊小铜佛从海上来到南海 季华乡 ,并在此结茅讲经,建立经堂,经堂后面有一座小山岗。. 又过了200多年,到 唐贞观二年 ,传说很多人见到塔坡冈山地夜放金光,当地人挖掘,得到了三尊小铜佛,于是惊喜庆幸,在 ...

  7. 《四阿含》(包括《长阿含经》)是一种言行录的体裁,以对话的形式记载了现实中的释迦牟尼及其弟子的活动,本经完全可以体验释尊现实的人格。 《四阿含》涉及到的印度的社会风俗、政治经济、宗教哲学等各个方面的文献价值极为珍贵。 另外《四阿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