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7月11日 · 法官陳慶偉續問,那麼施德來毋須使用選舉語言?施認為選舉是塑造政黨形象,他配合當時選舉處境採取選舉語言和技巧,冀改善民協予人「騎牆、弱勢」的印象。法官李運騰追問,施的意思只改變表面的假象,抑或改變政治立場?

  2. 2023年7月14日 · 施德來昨日供稱,他當時撰寫「感謝文」純粹「想顯得好睇」,內容是恭賀對手的「客氣說話」。 法官李運騰問及帖文是否促進實行「35+」計劃? 施答道,落選後不再出選的確有助民主派參選達至議會過半,不過他發帖時並無這個想法。

  3. 2023年7月10日 · 民主派「35+」初選案今午(10日)續審,民協前主席施德來自辯稱,他參選九龍東「無乜勝算」,坦言參加初選為宣傳及改善民協形象,之後因應選舉需要而在發言時「企得硬咗」,與民協和施一貫作風並不吻合。施承認採取選舉語言,否則傳媒不會報導。

  4. 2023年7月13日 · 民主派「35+」初選案今(13日)進入第85天審訊,民協前主席施德來在選舉論壇提及「攬炒」,但他供稱這個字詞不是戴耀廷「獨家」,不肯定他和對方的定義是否相同。

  5. 2023年7月11日 · 施德來今午供稱,當時獲民協同事告知「墨落」聲明,他留意到社交媒體反應較大,所以發帖稱自己已經簽聲明,透過政治議題引起關注。 施提到,坊間有人批評傳統民主派「輸打贏要」,即使初選落敗都會出選,是他簽聲明的其中一個「推力」。 庭上展示施德來交予民主動力的初選提名表,附上「墨落」聲明字眼,以及施和何啟明名字的圖片為政綱。 施承認借用何啟明在網上發帖的圖片,「我直接喺佢Facebook download落嚟用」,事前未有徵詢對方。 施續稱,當時聲明引起關注,所以將它放入政綱,以示他爭取五大訴求「進取一啲」。 另一焦點為九龍東初選參加者簽署「共同綱領」,控方證人區諾軒曾在WhatsApp群組形容,各人主張發布由大會認可的公開協議,否則「怕兵變」。

  6. 2023年7月13日 · 民主派「35+」初選案今(13日)續審,民協前主席施德來在初選落敗後,發帖指「全力支持」勝出者和停止自己的選舉工程。施德來作供表示他當時撰寫「感謝文」,並純粹「想顯得好睇」,帖文內容是恭賀對手的「客氣說話」。

  7. 2023年7月12日 · 「35+」初選案今(12日)第84天審訊,民協前主席施德來第三日自辯。庭上播放影片,為施德來介紹學者方志恆撰寫的《香港革新論II》,提及加泰隆尼亞爭取獨立的例子,稱香港人同樣希望民主自治,「慢慢趨向爭取獨立」。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