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同样是降清,承畴的节操连军阀作派的祖大寿都远远不如。因为祖大寿好歹要脸,降清后郁郁而终,承畴是脸都不要了。祖大寿一直身处明清对峙的前线,困境中降了又叛(诈降),一有机会就跑回南边,把皇太极气得发誓要弄死他,松锦之战,锦州被围两年,粮尽,城内人食人,祖大寿总算 ...

  2. 2017年8月1日 · 关注者. 83. 被浏览. 62,741. 40 个回答. 默认排序. 知乎用户. 188 人赞同了该回答. 先不说民族的事. 张辽有帮着曹操打吕布么? 文聘 有帮着曹操打刘表么? 这两位都是原主公的势力彻底消失之后找的新东家,而且人家文聘怎么表现来着? 太祖征荆州,琮举州降,呼聘欲与俱,聘曰:“聘不能全州,当待罪而已。 ”太祖济汉,聘乃诣太祖,太祖问曰:“来何迟邪? ”聘曰:“先日不能辅弼 刘荆州 以奉国家,荆州虽没,常原据守汉川,保全土境,生不负於孤弱,死无愧於地下,而计不得已,以至於此。 实怀悲惭,无颜早见耳。 ”遂欷歔流涕。 太祖为之怆然曰:“仲业,卿真忠臣也。 ”厚礼待之。 你好死不死给自己挑了个反例……

  3. 中国历史. 历史人物. 叛国. 承畴到底是忠臣还是叛国贼? 关注者. 3. 被浏览. 2,790. 2 个回答. 默认排序. 元武 . 1639年,崇祯十二年正月,鉴于承畴在陕西三边剿贼战场上成绩显著,朝廷给他加兵部尚书衔兼都察院左都御史,差遣总督蓟辽军务,主持北方针对满洲贵族的边境战争。 随同他一起前往任所的还有曹变蛟和左光先及麾下的陕兵。 首先我们来捋下他的简历,依据于百度百科这个强大的平台: 这位福建泉州大明重臣早年家境贫苦,半工半学,期间还经历过辍学,22岁这年考中了乙卯科举人,24岁会试中式,殿试为二甲第十四名。 在刑部干了六年以后,在30岁这年担任浙江提学佥事,两年后升任本省左参议,35岁左右调到陕西做了布政使司的参政,分管督粮。

  4. 喵小魔. 社会主义接班人. 从才能的角度看洪承畴绝对是经天纬地之才比后来的史可法等人强的不是一点半点。 然后正是因为他太聪明了,察觉到明朝必亡,在崇祯和清朝两方面的压迫下,选择可投清。 在投清之后洪承畴给了多尔衮很多的建议包括和平解放明朝的地盘包括多尔衮两次颁布剃发令都遭到了洪承畴的强烈反对为清朝入主中原站稳脚跟立下了汗马功劳。 同时也拯救了数以万计的明朝遗民。 然而这并不妨碍百姓对他的唾骂,明明没有人敢反抗清朝的统治,理所应当的当了亡国奴,还要破口大骂洪承畴是汉奸。 清朝人为了迎合百姓的喜好,给他封了个无比可笑的爵位,三等轻车都尉,最低等的爵位,公侯伯子男,他比男爵还低,呵呵哒。 告老还乡之后,母亲和姐姐与其分家,扬言只要他敢回来,就跳河自尽。

  5. 24. 被浏览. 14,090. 17 个回答. 一一. 感觉题主对民族融合有些误解,竟然以为异族入侵能促进民族融合。 异族入侵带来的不是民族融合,而是屠杀、压迫、隔阂、矛盾、仇恨。 显然满清入侵中国、整牛录分八旗、建满城搞隔离、禁止满汉通婚,这些行为统统都阻碍了民族融合。 举个促进民族融合的例子:朱元璋的《讨元檄文》中写道“如蒙古、色目,虽非华夏族类,然同生天地之间,有能知礼义,愿为臣民者,与中夏之人抚养无异。 ”而后的明法典中有一条大概是这样写的“蒙古色目需与中国人为婚,不得本类私相嫁娶。 在晚清保皇党与革命党的舆论战中,有保皇党引用历史上氐羌、鲜卑入主中夏,而旋折入同化于汉族为例,来说明满人可同化于汉人。

  6. 223 个回答. 默认排序. 千行. 承畴降清后,族人亲朋视之为奇耻大辱,传说弟弟承畯造了一条木船,携老母住到了英溪上,“头不顶清朝天,脚不踏清朝地。. ”后人为纪念他们的民族气节,在他们孤舟隐居的石壁上,刻下“素月孤舟”四个大字,就在我外婆 ...

  7. 2 个回答. 默认排序. 古海游. 6 人赞同了该回答. 明朝情报不行,很多消息都是道听途说。. 承畴 被俘矢志不屈,慷慨死节也是道听途说的假消息, 朱由检 轻易就相信了。. 其他可以证明明朝情报不行的证据。. 如: 张春 被俘多年明廷都搞不清楚其是否投降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