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現代詩修辭學第十講關於「映襯」(to set off)修訂稿. 學者陳望道說:「揭出互相反對的事物來相映相襯的辭格。. 」;學者周振甫說:「映襯是指用相對的事物來互相映照和陪襯,或用賓來陪襯主。. 」。. 黃慶萱教授說:「在語文中,把兩種不同的,特別是 ...

  2. 我要回應. 是 (本台目前設定為強制悄悄話) * 請輸入識別碼:. (有*為必填) 一貫性理真傳 一貫 聖道所傳的「性理真傳」,即是使人了悟本來德性,解脫生死之「心法」。. 一指玄關,悟者超生了死,迷者徒生異端。. 此乃大道於不可傳處,由明師以非言語「指 ...

  3. 2015年4月1日 · 近日收到友人轉寄來一份法鼓山果祺法師講述的小冊子《敲醒夢中人》 (pdf檔),不到一百頁的內容,每則短文都很淺顯易讀又饒富禪意,即使沒有學佛背景的人也都能受用。. 全書分成演講與問答,僅轉貼分享演說部分。. (台長註:文中提到的「佛性 ...

  4. 2021年3月10日 · 我對這段本文之理解—— 這段本文簡要地闡釋通達勝義慧。 以上林師兄消文. 從勝解行地到佛地之間,有著不同層次的通達勝義慧,其具體內涵將在毗缽捨那章中講述。 (末學建議請詳細恭讀止觀初探) 申二、通達世俗慧分二: ① 五明的內容 ② 學習五明的目的. 第二,通達世俗慧,謂善巧五明處慧。 “明處”:所了知的境或對象,叫“明處”。 所以,“明處”是從所對境的角度而言。 第二、通達世俗慧,就是善巧五種明處的智慧。 酉一、五明的內容. 一、聲明:任何法都要依靠能詮的語言才能獲得瞭解。 對於以字、詞、句為自性的語言所組成的結構以及彼等對應的關係等,進行無顛倒闡述的學科,稱為“聲明”或“語言學”。

  5. 前言. 準提法有不同法流,人間由釋迦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所說;另一脈是由大遍照金剛如來(大毘盧遮那如來)在天界(淨光天大樓閣)所說。 之後印度流傳,龍樹菩薩曾於持藏中擷取尊那儀軌經,準提法現今的來源,我們可以參考經典的說法: 1、大明咒藏六萬偈中出(佛說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羅尼經) 2、龍樹菩薩於持藏略出(佛說持藏瑜伽大教尊那菩薩大明成就儀軌經 ) 持藏(Vidyadhara pitaka)意為:持明之法藏。 演密鈔一曰:「藏者能攝義故,(中略)今但取府庫名之為藏,由如世間國大庫藏即能蘊攝種種雜寶,出納取與賑濟無窮。 持藏亦爾,蘊攝諸佛秘密法義,利樂無盡故以為明藏。 義淨法師的「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卷下提到印度在陳那以前有一部「持咒藏」十萬頌,後來由難陀攝集為一萬二千頌。

  6. 2018年2月11日 · 一貫道~道之宗旨. 敬天地,禮神明,愛國忠事,敦品崇禮,孝父母,重師尊,信朋友,和鄉鄰,改惡向善,講明五倫八德,闡發五教聖人之奧旨,恪遵四維綱常之古禮,洗心滌慮,借假修真,恢復本性之自然,啟發良知良能之至善,己立立人,己達達人,挽 ...

  7. 精進菩薩行. 精 進 菩 薩 行 (107年11月全家福講師:鄭靜微. 前言. 六度萬行,菩薩功夫;自覺覺他,萬法慈悲行。. 菩薩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累劫不捨眾生,為救渡眾生而生生世世倒駕慈航,傳佛心燈。. 成時上天降道,大開普渡,上渡河漢星斗,中渡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