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張載 (1020年—1077年),字 子厚 [1] :1、203 ,世稱 橫渠先生 , 大梁 (今 開封 )人 [2] :237 ,北宋 士大夫 、官員及思想家。. 張載早年有意從軍,後改習儒學,高中 進士 ,曾在地方上出任 知縣 、 判官 之職,後入朝出任校書郎,退隱後著書講學。. 張載是 宋 ...

  2. 张载(1020年—1077年),字子厚,世称横渠先生,尊称张子。. 祖籍大梁(现河南开封), [28] 凤翔郿县(今陕西眉县)人。. 北宋思想家、教育家、理学创始人之一。. [24] 张载生于官僚家庭,少年时就喜欢读书。. 除了儒家经典,还大量阅读了佛教和道教的书 ...

  3. 張載(1020年—1077年),字子厚,世稱橫渠先生,尊稱張子。祖籍大梁(現河南開封),鳳翔郿縣(今陝西眉縣)人。北宋思想家、教育家、理學創始人之一。張載生於官僚家庭,少年時就喜歡讀書。除了儒家經典,還大量閲讀了佛教和道教的書。

  4. 朝代: 宋代 作者: 張載. 同類型的詩文: 哲理. 原文. 乾稱父,坤稱母;予茲藐焉,乃混然中處。 故天地之塞,吾其體;天地之帥,吾其性。 民,吾同胞;物,吾與也。 大君者,吾父母宗子;其大臣,宗子之家相也。 尊高年,所以長其長;慈孤弱,所以幼其幼;圣,其合德;賢,其秀也。 凡天下疲癃、殘疾、惸獨、鰥寡,皆吾兄弟之顛連而無告者也。 于時保之,子之翼也;樂且不憂,純乎孝者也。 違曰悖德,害仁曰賊,濟惡者不才,其踐形,惟肖者也。 知化則善述其事,窮神則善繼其志。 不愧屋漏為無忝,存心養性為匪懈。 惡旨酒,崇伯子之顧養;育英才,潁封人之錫類。 不弛勞而厎豫,舜其功也;無所逃而待烹,申生其恭也。 體其受而歸全者,參乎! 勇于從而順令者,伯奇也。 富貴福澤,將厚吾之生也;貧賤憂戚,庸玉汝于成也。

  5. 2021年6月12日 · 21歲時他給當地軍事首長范仲淹上書《邊議九條》,受到長他31歲的范仲淹重視,兩人遂結忘年之交。 嘉祐年間(1057),37歲的張載赴汴京應考,主考人正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大儒歐陽修,張載又與蘇軾、蘇轍兄弟同登進士。 候詔待命之際,張載被宰相文彥博派到開封相國寺設虎皮椅講《易》。 其間遇到理學家程顥、程頤兄弟,張載虛懷若谷,傾聽二程對《易經》的見解,受益匪淺,他自謙道:「易學之道,吾不如二程,要向他二位請教。 」表現出他學而求精的開拓精神,二程也由此在汴京名聲大震。 張載只當過幾年低級官員,社會地位不高。 但他「進則為循吏,退則為鄉賢」,以實際行動展示儒家勇於擔當的理想追求。

  6. 2021年9月1日 · 張載強調兩端一致、兼體無累,本書相信不僅唯心、唯物對立框架不適用於張載,也認為心性論與氣化論不必然是二擇一的選題。張載具有打破二元框架、平視心物的潛力,此有待於重新檢證其氣學性格。

  7. 張載(1020年 - 1077年),字子厚。 北宋 陝西鳳翔郿縣(今陝西眉縣)橫渠鎮人,世稱 橫渠先生 。 他是 程顥 、 程頤 的表叔,北宋五子之一,理學家、哲學家。

  8. 張載(1020年—1077年),字子厚,鳳翔郿縣(今陝西眉縣)橫渠鎮人,北宋思想家教育家、理學創始人之一。世稱橫渠先生,尊稱張子,封先賢,奉祀孔廟西廡第38位。

  9. 《四部叢刊續編》本. 張子易說. (宋)張載朱軾. 維基文字版:開放共同編輯的資料。 該項目由文字識別功能建立,未經校對。

  10. 一、張載形上思想構成之思想史的背景. 一個現代讀者恐怕很難避免把由自身情境所產生的觀點投射到理解古. 籍的活動中。 這種「前理解」的限制往往不易自覺。 為了尋求理解的妥當. 性,讀者的自我反省是十分必要的。 進一步應該設身處地去了解作者的特. 殊情境及其所面臨的問題。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