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陈绍雄先生是英国 史特佳大学 的电力工业管理及技术学硕士和 香港大学 的电机工程学学士。 他于1981年加入中华电力,曾出任多个管理职位,包括电力系统规划、设计、营运、维修、建造、调试、资产管理、企业策略及规划等。

  2. 這是一場來自台灣、日本、印尼、越南、泰國、韓國、中國亞際藝術家的藝術運動!. 從日本開始集結了東京Tokyo Wonder Site 展出的11位亞際藝術家還有21位參與大東京衛星連線的日籍藝術家,最後於台北關渡美術館呈現展出。. 總歷時超過2年,共47位亞際藝術家 ...

    • 概览
    • 人物生平
    • 主要影响
    • 主要作品
    • 人际关系
    • 人物纪念

    中国近现代海军将领

    展开2个同名词条

    陈绍宽(1889年10月27日—1969年7月30日),字厚甫,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建福州)人。中国近现代海军将领,国民革命军海军一级上将。

    陈绍宽早年进入江南水师学堂学习。1914年任海军总司令部副官。1915年派往美国学习。次年赴欧洲各国参观战事。1918年任驻英使馆海军武官兼留学生监督。1919年以中国代表团海军代表身份出席巴黎和会。

    北伐战争时随海军总司令杨树庄归附国民革命军。1929年任国民政府海军部政务次长兼第二舰队司令。1931年升任海军部部长。任内在争回测量、引水等多项主权和西沙群岛的领土,以及对海军人才的培养等方面均多有贡献。1935年晋升海军一级上将。

    九一八事变后执行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1937年指挥江阴海战,翌年改任海军总司令,并参加武汉保卫战。1945年5月赴美国参加联合国大会。8月代表中国海军在东京湾美舰“密苏里”号上出席盟军对日受降仪式。9月再以海军代表身份参加南京受降。年底归隐福建。

    早年经历

    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10月27日,陈绍宽出生在福建闽县城门乡胪雷村(今属福州市仓山区城门镇胪雷村)一个贫寒家庭。他的父亲原先是一名箍匠,后在晚清海军中由水手升至中士管轮。 陈绍宽童年时,在家从事放牛等农活。到了十岁,才入私塾读书。十五岁,考入福州教会美部会办的格致书院,英语成绩优良。十七岁,入南洋水师学堂(江南水师学堂),学习航海技术三年。这期间,他以勤学见称,平日与人寡交,沉默寡言,埋头苦读,即使假日也很少外出。学堂规定晚自修至9时30分钟,他认为时间太短,请求每月加缴灯火费大洋六角,被允许每晚可以延至11时30分钟就寝。由于勤学苦读,成绩位列全班第一,深得教习器重。

    加入海军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陈绍宽从南洋水师学堂毕业后,先被派到“通济”练习舰见习,实习结束时被授予海军少尉军衔。后被调充“联鲸”舰二副兼教习,升海军中尉。 1912年,陈绍宽任“镜清”练习舰驾驶大副,授海军上尉。不久,“镜清”舰由沪航榕,舰长因故没有随舰,嘱陈绍宽主舰。该舰多年未到福州港,依照惯例,三年没有进出某港的舰船,可以聘请引水员领航。特别是从闽江口至马江的航道地势极为险要,按要求必须请引水员领航。然而,陈绍宽凭恃平日练就的航海技能,不请引水员,亲自驾驶,安全抵达了马尾。此事被当时海军界传为佳话。 1913年任“江亨”舰副舰长。在此期间,历任“肇和”舰驾驶大副、“应瑞”舰航海正、“湖鹏”雷艇艇长。1914年,调海军总司令部副官,升海军少校。 1915年12月5日,陈其美等革命党人意图夺取“肇和”军舰,时为少校副官的陈绍宽指挥“海琛”“应瑞”两舰截击,不只使革命党人夺舰企图失败,也使他自己在北洋政府的海军之中受到重视,不久他便被破格提升为“肇和”练习舰代理舰长。

    出国考察

    1916年2月,陈绍宽奉派到美国学习飞机和潜水艇的操作技术。 10月归国。12月,参谋本部选派刘家佺等6人赴欧洲各交战国观察战事,海军总长程璧光也趁此时派陈绍宽随同出国观战,顺便留英深造。 自1917年年初起,陈绍宽开始了约三年的旅外考察生涯。他在1917年1月11日抵达日本,并自14日起由东京出发,前往日本海军各重要机关参观,27日离日赴美。2月5日抵檀香山,再转往美国本土。5月,奉命前往英国观战,考察英国海军。在英期间,陈绍宽拜访过英国外务部及海军部,参观了英国各处军港、军舰、厂校营栈,及飞机工厂。他还到过英国海军潜艇队,考察潜艇根据地的设备,并随潜艇出海操演巡弋,后来他又从英国转赴法国和意大利考察两国的海军战备。 8月,北洋政府决定参加协约国,对德、奥宣战,身在英国的陈绍宽立即加入英国海军潜艇队参战。在英德日德兰海战中,陈绍宽奋不顾身,坚守岗位,服从调遣,颇有建树,荣立战功,得到英国海军当局的嘉奖和颁发的“特别劳绩勋章” (Oder of Distinguished Service)一枚。 1918年秋,陈绍宽任驻英使馆中校海军武官兼留学生监督。1919年2月,他作为海军代表参加了中国代表团海军专门委员会,出席巴黎和会。4月又以中国海军代表的身份出席在伦敦举行的国际航道会议。 在国外,他目睹了英、美、法、日等列强假和平、真分赃的卑劣行径,切身感到强权即公理、弱国无外交的世界政治现实,加上接触了弱肉强食、物竞天择的《天演论》观点,激发了他献身海军、富国强兵的志向。

    建设海军

    陈绍宽兴建海军的主张,第一是育人,第二是造船。他认为,振兴海军,要从培养人才做起。百年大计,人才第一。教育工作,不可稍缓。他主持海军后,同英国大使兰浦森签订合同,采取两种方式培养人才:一是送留学生到英国海军去学习;一是请教练作顾问,在国内教学。同时,还不定期招收舰艇官员开班,集中在某地训练两、三个星期,请顾问授课,主要讲授新武器和作战需要的课程。经常调集各舰艇在南京八卦洲、湖口以及温州岛、鹤山、象山、定海、珍珠石等处举行会操,操练船阵、鱼雷射击、枪靶、塞漏、抛锚、灭灯、防御、登岸运动、旗语、灯号、救生、救火、荡舢板、防御劫船、离船备战、出海试炮、假设炮台和舰艇迎击等,培养官兵的作战技能。曾先后派出八十五名海军员生,赴英、德、美、意、日等国,学习航海、轮机、水雷、测量、气象等技术,并编成《海军法规汇编》,内分官制、官规、戒严、兵器、火药、退伍、抚恤、操演、标志、图书、国际法规等十八类,使海军官兵有所遵循。 陈绍宽献身海军,振兴海军的不懈努力,取得了可贵的成效。不仅为抗日战争培养了一批共赴国难、为国捐躯的忠贞之士,而且培养出了一批精通业务、掌握现代船舰科学,能够圆满完成出国接收新船只设备重任的技术人员。 从晚清到北洋军阀,海军舰艇的吨位仅有三万余吨。陈绍宽认为,船是海军的物质基础。有了船,就能更好地训练人。至于船的来源,不外乎买和造两条路子。为了增强海军的实力,他曾先后拟订过许多计划,年年送蒋介石审批,但批下来的款项微不足道。结果,大船一艘也买不成。 陈绍宽看到买船之路走不通,便另寻他途。当时,海军部所属的江南造船所,是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的造船厂。清朝末年,由英国人毛根掌握全权,几乎垄断了造船修造业务。他便依靠从欧、美等国回来的留学生,把造船所一步步掌握在自己手里,经过十年功夫,终于把毛根挤走,先承担来往船舰的修理业务,赚取外汇;再从中提取旧船数十艘,还以较低的造价新造了“海鹤”“海鸥”等十艘小船,称为“十小海”。与此同时,陈绍宽又将第一次西征时截留的新混关税款五十万银元,投入建造新舰。按规定,海军部长每月有特别费二万元,他分文不取,全部用于造船。经过各方面的筹款,又陆续建造了“咸宁”“永绥”“民权”“逸仙”等五艘兵舰和“江宁”“海宁”“长宁”等十艘炮舰。这时,海军拥有新造和改造的大小舰艇三十艘,吨位达五万多吨,使以闽系为主干的国民党中央海军的实力不断增强。 当时,中国海军海道测量局已加入国际水道测量公会,负有万国测绘合测任务,但中国人还要向英国控制的海关买海图。陈绍宽认为这“实属耻辱”,决定将全国水道图表收回海军部管理。他把海关及浚江港务各局所拟制的水道海岸图和潮汐信号各表,收归海军部审定,派军舰分段施测,而后出版海图、航海指南等。同时,正式接管英国人奚理满的淞澄水道测务,争回测量权;并派员接管东沙群岛灯塔等。在这之前,他已创设引港传习所,教练引水航术,培养了二百四十多名引水员,收回了引水权。

    阻击日军

    江阴海战是江阴保卫战中的海上战役,自1937年8月16日江阴大战拉开序幕开始至1937年12月2日江阴防线失守,前后共历时108日,是抗日战争中罕见的陆海空三栖立体作战,也是抗战期间唯一一次海军战役;长年威震中国海疆的舰队,一部份在烟台自沉,主力则全数沉在江阴,是中日甲午战争以来最重大的损失。保卫江阴封锁线的战斗阻遏了日军沿长江西进的企图,粉碎了日军3个月灭亡中国的美梦,保护了长江下游军政机关、工矿企业向四川大后方的安全转移,为国民政府以空间换取时间持久抗战的最后胜利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后,积极组织海军敌后布雷游击队,长期打击敌人,配合全国各战场的作战。

    在欧洲观战的陈绍宽将海战发生的这一巨大变化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再加上他曾3次参加欧洲海战,因此感触颇深。从那时起,他决心要在中国建立起自己的航空母舰。但是,在20世纪初的中国,无论是客观条件,还是主观条件,都不允许陈绍宽实现他的“航母梦”,首先是国内战争频频,经济完全不允许,再次是当权者对航空母舰也根本不感兴趣。

    在3年多的考察时间内,陈绍宽至少写出了9种考察报告,分别为:

    1.《报告调查日本海军及各重要机关详细情形》(1917年3月);

    2.《英国航空战备》(1917年8月);

    3.《英国海军作战计划》(1917年8月);

    4.《参观各处情形报告》(1917年8月);

    陈绍宽的父亲陈伊黎,原是一位箍桶匠,后服务于晚清海军,由水手升至中士管轮。他的弟弟曾任邮局局长,早逝。

    陈绍宽二十岁那年,妻子就去世了,后未再娶,孑然一身。

    1976年“四人帮”倒台后,福建省政府为陈绍宽召开了追悼会,悼词中缅怀他在“解放战争后期,与我党建立了联系,为人民解放事业做出了贡献”的光荣革命经历,赞誉他“工作认真负责,谦虚谨慎,勤勤恳恳,作风正派,生活俭朴”的一生,推重他“是一位受人们尊敬的爱国民主人士”。

    陈绍宽故居在福州火车南站西侧的站前路,坐北朝南,占地754平方米,为中、西合璧的建筑,1921年建成。抗战后不愿打内战的陈绍宽回乡隐居,在这里生活了23年。故居门前有一处埕,正面墙为西洋建筑式样。高大的鞍形封火墙带有典型的福州传统民居的特色,主座为穿斗式木结构,前、后天井,单进,进深7柱,面阔5间。东批榭现辟为“陈绍宽事迹展列室”,展列室墙上挂着主人在不同时期的照片。故居厅堂上有精美的灯杠,前廊的雀替、木垂花引人入胜。

    花园故居西后侧为后院,正座西侧为花园,占地1000多平方米。花园内茂密的树木下由一座月型的水池,一座日型的池塘和一座四周环水的亭子组成,三者间水道相连。这正是主人的职业的再现,日型的池塘象征大海,月型的水池象征军港,四周环水的亭子象征指挥塔,相连的水道象征江河。可惜的是,由于年久失修,池塘石驳岸大部分已坍塌,池塘也成一潭死水。1960年,政府拨款重修陈绍宽故居。陈绍宽的祖宅,也就是他出生的地方,在村中中街的小山坡上与村幼儿园相隔不远的地方。

    1986年,陈绍宽故居被批准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福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福州市名人故居。

  3. 中国艺术家. 陈劭雄,1962生于中国广东省汕头市,1984毕业于 广州美术学院 版画系,1990和林一林、梁矩辉组建“大尾象工作组”生活和工作在广州,荣获2000 第二届当代中国艺术奖金,由瑞士的中国当代艺术基金会颁发。 中文名. 陈劭雄. 国 籍. 中国. 出生日期. 1962年. 出生地. 广东. 目录. 1 个人简介. 个展. 联展. 2 1990s. 个人简介. 播报. 编辑. 个展. 2006 墨水城市-2,四合苑画廊,北京,中国. 让我们看看谁是幸运的,比翼艺术中心,上海,中国. 2005 墨水城市,四合苑空间,北京,中国. 双重风景,Grace Alexander 当代艺术画廊, 苏黎世,瑞士. 2003 反—陈劭雄 ,维他命创意空间,广州,中国。 联展.

  4. 中国大陆. 导 演. 温德光. 编 剧. 赵冬苓. 制片人. 杨蓓(总制片人) 出品公司. 北京爱奇艺科技有限公司、山东影视制作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兴盛天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北京金牌伙伴影视传媒有限公司. 拍摄地点. 青岛. 首播时间. 2024年5月14日. 首播电视台. 江苏卫视、北京卫视. 网络播放平台. 爱奇艺.

  5. 中国演员. 展开 40个同名词条. 陈志雄,1977年1月17日出生与福建晋江,演员。. 1998年,陈志雄被香港演员韩国材发掘涉足演艺圈,由DJ转做演员。. 2000年出演首部电影《男亲女爱》,饰演警官。. 2014年参演湖南卫视电视剧《 不一样的美男子 》,饰演陈警官。. 本 ...

  6. 2024年申奥执导的电视剧. 展开 44个同名词条. 收藏. 0有用+1. 0. 《新生》是由 申奥 执导, 井柏然 、 周依然 领衔主演, 王砚辉 、 黄觉 特别出演, 张艺凡 、 彭杨 、 何廖侣匀 、 陈雨贤 主演的犯罪剧 [20]。. 该剧讲述了女记者何珊受邀参加费可的追思会,与同时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