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8月5日 · 一杯涼茶改變了鴻福堂集團(01446)行政總裁兼執行董事司徒永富的人生軌迹,金融業出身的他,因1998年的金融風暴淪為負資產,當時負債近千萬元,從破產邊緣人生轉投向涼茶行業。 曾視涼茶行業為「水泡」,原打算「騎牛搵馬」,誰料到他卻愈做愈上心,並在當中發現商機及挑戰,實踐知識,助鴻福堂大改革,將一個原本不起眼的品牌打造成香港知名品牌。 司徒永富帶領公司逐步發展,最終成功在2014年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上市,並成本港最大的中式草本產品零售商,其會員人數突破130萬。 是次訪問,他向大家分享如何從破產邊緣絕處逢生,並開拓第二人生。 也大談將鴻福堂如何從逆市中突圍而出,推出5大招數助公司站穩市場,他的最大願望,是建立讓尋常百姓可負擔得到的健康產品。

  2. 2016年6月3日 · 王文彥本月初接受雜誌訪問,狠批施老闆20多年來獨攬大權、管治不力,不能就上市達成共識。 施永青反擊語帶嘲諷,指王能力不足: 我體會到他的心態,他覺得1978年大家一起創業,各自出5,000元,大家是Equal(對等)拍檔,自己無得話事很不忿,又話好多股東和管理層是我的『馬』。 他應該諗吓,點解我的路綫和策略受股東和同事支持,其他人唔揀他那一套。 打內地硬仗不輕言退下. 上周中原擱置上市計劃,二人爭拗再浮上水面。 施老闆形容,王開出的上市條件,管理層和股東都「不容易接受」,質疑他根本不想中原上市: 他提議成立一間控股公司,我和他做唯一股東,上市後持有中原65%股權;又建議兩個人隔年輪流做主席,話咁樣是同股同權。

  3. 2016年5月16日 · 這位 30 出頭、身形健碩的鄭相賢,原來創立 DRC 全因這個原因,那麼就從他在英國讀書第一次入廚房開始講起。 我 14 歲便在英國入讀寄宿學校,某天跟 Jamie Oliver 的 Cookbook 煮飯俾同學食,其中有烤雞、牧羊批等,坦白講味道普通,但當晚一班同學連老師圍坐一起食,感覺溫暖,自此便迷上煮食。 鄭相賢的葡萄牙餐廳 Alma 這道烤雞,便是他當年為英國同學煮的菜式之一。 (攝影:曾有為) 成功需要努力 一心二用. 他迷戀的程度,是在大學主修經濟學期間,同時在藍帶烹飪學院修讀專業廚師證書課程,一人返兩份「學」。 其實這樣返學都幾吃力,但要成功就一定要較人付出雙倍努力,因為才會有成果。 而且一定要有熱情,才可把事情做得好。

  4. 2017年7月4日 · 他指自己本打算在現代教育教到退休,但該機構的高層變動及人事變化,令他感覺和公司的理念距離愈來愈遠,決定轉到新平台,以全新形象示人。 英文科補習天王P Chan(Patrick Chan)可謂現代教育的代表人物,加入該機構近20年,惟近日宣布轉會至遵理教育。 (圖片來源:PChan English Facebook) 7月2日及7月3日,P Chan公布自己「轉會」至遵理學校,表示獲該校創辦人June Leung(梁賀琪)誠意邀請,會繼續以實而不華的教學風格提升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 June亦在其個人fb公布P Chan加盟的消息,指自己與對方認識多年,形容他是「一代宗師」。

  5. 2021年11月22日 · 公司還必須同時符合香港及內地的法規要求。 包括估值過百億美元的超級獨角獸. 成功上榜的18間獨角獸當中,以高端製造、機械人、人工智能領域的企業為最多,包括估值過百億美元的超級獨角獸DJI大疆創新、SenseTime商湯科技、Lalamove。 估值過10億美元的獨角獸則包括 Airwallex空中雲匯、EcoFlow正浩等。 有「香港基因」的獨角獸成功上榜,以高端製造、機械人、人工智能領域為主。 另一值得留意的是,排行榜當中,有6間獨角獸均是來自香港科技大學。 被譽為「中國隱型創業教父」李澤湘教授,參與的獨角獸更多達5間。

  6. 2021年3月8日 · STO以區塊鏈技術將證券、債券或藝術品等資產以虛擬貨幣形式發行,用作募集資金。 在香港,STO具證券性質,受證監會所監管。 HKBitEX首席運營官史琳表示,STO運用區塊鏈技術,能加快交易結算流程,並可實施全天侯交易,提高效率。 中小企融資渠道有限,STO亦可令他們更易找到投資者,集資成本亦比傳統證券低。 她形容,STO能夠為資本市場帶來「民主化浪潮」,革新現有金融系統運作。 促完善監管框架 吸引專業投資者進駐市場. 現時情況下,交易所若要處理STO交易,需向證監會取得俗稱1號牌(證券交易)和7號牌(提供自動化交易服務)牌照。 HKbitEX向本報表示,已向證監會申請有關牌照,預計今年下半年可獲批。

  7. 2020年7月17日 · 安德烈‧科斯托蘭尼(André Kostolany, 1906-1999)被稱為德國證券界教父,是匈牙利出生的猶太人。 他18歲時被父親送到巴黎,任證券交易員,影響他一生。 科斯托蘭尼對投機行為深深着迷,利用價格差、時間差、外幣滙率差,買賣各種投資產品,23歲已賺到大筆金錢,35歲已賺夠可退休。 不過,投機成癮的科斯托蘭尼曾因沽空失利,兩度破產。 他曾說過:「一名證券投機家如果一生沒有至少破產二次,就稱不上投機家。 」兩次投資受挫後,他均很快重整陣腳,富裕地安享晚年。 對猶豫不決的人來說,行情不是太高就是太低;而決定不是太晚就是太早。 這位「德國股神」認為股市中,90%人是膽小鬼,沒有膽識和決心在高位出貨、低位買進。 他認為成功投資者的特質,包括耐心、具思考能力,也要有堅定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