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莊子在《莊子》中描寫過他心中的「至德之世」,「不尚賢,不使能,上如標枝,民如野鹿。 端正而不知以為義,相愛而不知以為仁,實而不知以為忠,當而不知以為信,蠢動而相使,不以為賜。

  2. 莊子(约前369年—前286年)[1],莊氏,名周,一说字子休,約與孟子同時,宋國蒙人,曾任漆園吏。為中國戰國中期著名思想家、哲學家、文學家,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老子思想的繼承和發展者,後世將他與老子並稱為「老莊」。西元742年,唐玄宗天寶初 ...

  3. 莊子電子全文,全文檢索、相關於莊子的討論及參考資料。有簡體字版、繁體字版、英文版本。

  4. 莊子厭惡人間世務,否定世俗道德,他清高孤傲,視顯貴的宰相之位如腐鼠、輕視堯舜之功業。 認為在亂世之中,應不求聞達,潛隱於人世,隱居山林,與時俱化,返歸萬物本然狀態,才能避禍,以保存自己生命的本真才是最重要的,進而追求「道」的高遠境界。

  5. 惠子謂莊子曰:「吾有大樹,人謂之樗。其大本擁腫而不中繩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規矩,立之塗,匠者不顧。今子之言,大而無用,眾所同去也。」莊子曰:「子獨不見狸狌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東西跳梁,不避高下;中於機辟,死於罔罟。

  6. 2011年12月13日 · 莊子》一書多以寓言、漫畫式的表達方式諷刺當時儒墨及闡述老子無為思想,是研究戰國時期重要的文學、史學,及哲學著作。 數位經典網站所收錄的原文版本,以郭慶藩所輯的郭象注本為底本進行校對,是一適合大眾流通及供學者引用的電子書版本。

  7. 莊子一生著書十餘萬言,他和他的門人著有《莊子》一書。. 這部文獻是中國古代典籍中的瑰寶,它的出現,標誌着在戰國時代,中國的哲學思想和文學語言,已經發展到非常玄遠、高深的水平。. 因此,莊子不但是中國哲學史上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同時也是中國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