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0月30日 · 約翰·羅伯特·施里弗英語: John Robert Schrieffer,1931年5月31日—2019年7月27日)是一名美國 物理學家。 1972年,因為與 約翰·巴丁 和 利昂·庫珀 聯合創立了 超導 微觀理論,即 BCS理論 ,而共同榮獲 諾貝爾物理學獎 。

  2. 維基百科,自由的 encyclopedia. 約翰·羅伯特·施里弗 (英語: John Robert Schrieffer ,1931年5月31日—2019年7月27日)是一名 美國 物理學家 。. 1972年,因為與 約翰·巴丁 和 利昂·庫珀 聯合創立了 超導 微觀理論,即 BCS理論 ,而共同榮獲 諾貝爾物理學獎 。. Quick Facts ...

    • 分解是否需要能量?
    • 泛素的標籤
    • 發現由泛素所媒介的蛋白質分解
    • 蛋白解體-細胞的垃圾處理機
    • 最近的研究
    • 避免植物的自我授粉
    • 細胞週期的控制
    • DNA 的修補,癌症以及細胞凋亡
    • 免疫與發炎反應
    • 纖維囊腫症(Cystic Fibrosis)

    當大部分的注意力和研究都集中在企圖瞭解細胞如何的控制某些蛋白質的合成時(這方面的研究產生了五個諾貝爾獎),與其相反的蛋白質降解則一直被視為是較不重要的。其實有一些簡單的蛋白質降解酶是早就知道的,一個例子就是胰蛋白酶(trypsin),這是一個存在於小腸中,將食物中的蛋白質分解為胺基酸的一種酵素。類似的,有一種稱為溶體(lysosome)的細胞胞器也早就被研究過,它的功能是把由細胞外吸入的蛋白質降解。這些降解程序的共通性在於這些功能不需要能量。 不過早在 1950 年代的實驗就顯示要分解細胞本身所具有的蛋白質是需要能量的,這個現象一直困擾著研究者,這個矛盾也就是今年的諾貝爾化學獎的背景:亦即細胞內蛋白質的分解需要能量,但是其它蛋白質的分解卻不需要額外的能量。解釋這個需要能量的蛋白質分解過程是由...

    這個後來被發現用在需要分解掉的蛋白質上所貼的標籤,早在 1975 年就從小牛胸腺中被分離出來,它是一個由 76 個胺基酸所組成的多肽,該分子被認為參與在白血球的成熟過程中,其後由於這個化學分子在各種不同的組織和生物體中(細菌除外)亦被發現,因此被賦予了泛素(ubiquitin)的名稱(ubique在希臘文中有到處或廣泛的意思)(圖一)。

    在赫西柯取得博士學位之後,研究了一陣子肝細胞中倚賴能量的蛋白質分解,不過在 1977 年決定改為研究上述的網狀紅血球萃取物,這個萃取物含有大量的血紅素,嚴重的影響實驗,在企圖利用層析法來去除血紅素時,席嘉諾佛以及赫西柯發現這個萃取物可被分成兩個部分,二者個別都沒有生化活性,但是他們發現一旦二者混合在一起,那個倚賴 ATP 的蛋白質分解活性就恢復了。在 1978 年他們發表了其中一個部分中的具活性物質,是一個對熱穩定的多肽,分子量只有 9000,他們稱之為 APF-1,這個物質後來證實為泛素。 席嘉諾佛,赫西柯,與羅斯在 1980 年發表了兩份決定性的突破工作,在這之前 APF-1 的功能是完全不清楚的。這頭一份報告顯示 APF-1 是以共價鍵(就是一種很穩定的化學鍵結)與萃取物中的各種不同蛋...

    什麼是蛋白解體?一個人類細胞含有約 30,000 個蛋白解體,這個桶狀的結構體可以基本上將所有的蛋白質分解為七到九個胺基酸長短的胜肽,蛋白解體的活性表面是位於桶的內璧,也就是與細胞的其它部份是分隔開來的,唯一能進入蛋白解體的桶中活性表面的方式是必須透過"鎖",鎖能夠辨認接有多個泛素構成的短鏈之蛋白質,藉由 ATP 的能量將蛋白質變性(denature),並在泛素構成的短鏈移除後允許蛋白質進入,並將之降解,降解出來的胜肽由蛋白解體的另外一端釋放出來。因此蛋白解體本身並不能挑選蛋白質,決定哪一些蛋白質需要貼上銷毀的標籤,是 E3 酵素的工作。(圖三)

    當貼上泛素標籤的蛋白質分解過程背後的生化機制在 1983 年被暴露後,它在生理學上的重要性尚未能完全掌握,雖然知道它在銷毀細胞內具有缺陷的蛋白質上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再進一步的,就需要一個突變的細胞來研究泛素的系統,藉著仔細的研究一個突變的細胞與正常的細胞在不同的生長條件下有何不同,希望知道細胞中有哪些反應是與泛素的系統有關,這才能得到更清晰的概念。 一個突變的老鼠細胞在 1980 年由一個東京的研究小組分離出來,他們的突變老鼠細胞含有一個因為突變之故而對溫度非常敏感的蛋白質。在較低溫度時它能發揮應有的功能,但是在高溫時則否,因此在高溫時培養的細胞會停止生長。此外,在高溫時它們顯示其 DNA 的合成會有缺陷以及一些其它的錯誤功能。一群在波士頓的研究人員很快的發現這個突變鼠細胞中對熱敏感的蛋白質...

    大部份的植物是兩性或雌雄同株的,自我授粉將會導致基因多樣性的逐漸喪失,長期而言將造成該物種的完全絕滅,因此為了避免這個情形,植物利用泛素所媒介的蛋白質分解機制來排除"自身"的花粉,雖然完整的機制尚未明朗,但是已知 E3 酵素參與了運作,而且當加入蛋白解體的抑制劑時,排除自身花粉的能力就被削弱。

    當一個細胞要複製自己的時候會有許多的化學反應參與其中,在人體中的 DNA 有六十億個鹼基對必須複製,它們聚集成必須拷貝的 23 對染色體。普通的細胞分裂(也就是有絲分裂),形成生殖細胞(減數分裂),都與今年的諾貝爾化學獎的研究領域有許多交集。在此運作的 E3 酵素稱為"有絲分裂後期促進複合體"(anaphase-promoting complex簡稱 APC),其功能在檢查細胞是否離開了有絲分裂期,這個酵素複合體也被發現在有絲分裂及減數分裂過程中,對染色體的分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有一個不同的蛋白質複合體,它的功能就好像是一條綁在染色體周圍的繩子,將一對染色體綁在一起(圖四)。在一個特定的訊號出現後,APC 會在一個"降解蛋白質酵素"的抑制劑上貼上標籤,因此這個抑制劑就會被帶到蛋白解體中分解掉...

    蛋白質 p53 被封為"基因體的守護神",它也是一個腫瘤抑制基因(tumor-suppressor gene),這個意思是只要細胞能製造 p53 就可以阻擋癌症的發生。可以非常確定的,在所有人類癌症中有至少一半的蛋白質是突變的。在一個正常細胞中,蛋白質 p53 一直不斷的被製造和分解,因此其數量是很低的,而它的分解是透過泛素標籤化過程以及負責與 p53 形成複合體的相關 E3 酵素來調控;當 DNA 受到損傷後,蛋白質 p53 會被磷酸化而無法與 E3 酵素結合,p53 的分解無法進行,因此細胞內的 p53 數量迅速增高。蛋白質 p53 的功能是作為一個轉錄因子(transcription factor),換言之就是一個調控某些基因表現的蛋白質。蛋白質 p53 會與控制 DNA 修補以及細胞...

    有某一個轉錄因子調控著細胞中許多與免疫防禦及發炎反應有關的重要基因,這個蛋白質,亦即這個轉錄因子,在細胞質中是與一個抑制蛋白質結合在一起的,在這個結合的狀態下,此一轉錄因子是沒有活性的。當細胞暴露到病毒時或有其它的訊號物質出現時,這個抑制蛋白質就會被磷酸化,接著被貼上銷毀的標籤而送到蛋白解體中分解掉,此時被釋放出來的轉錄因子被運送到細胞核中,在那裡它與某些特定的基因結合,進而啟動這些基因的表現。 免疫防禦系統中,被病毒感染的細胞,會利用泛素-蛋白解體系統,將病毒蛋白質降解到適當大小的多肽,這些多肽會被呈獻到細胞的表面。T 淋巴細胞會辨識這些多肽然後攻擊這些細胞,這是我們的免疫系統對抗病毒感染的一項重要防禦方式。

    一個稱為纖維囊腫症的遺傳疾病,簡稱 CF,是由一種不具功能的細胞膜氯離子通道(稱為 CFTR;纖維囊腫跨膜通道傳導調節蛋白)所造成。大部份的纖維囊腫病患都具有一個相同的基因損傷,也就是一個在 CFTR 蛋白質上缺少了一個苯丙胺酸的胺基酸。這個突變導致了這個蛋白質的錯誤摺疊結構,使得該錯誤摺疊蛋白被保留在細胞的蛋白質品管系統中,這個品管系統要確實的將此一錯誤摺疊的蛋白質透過泛素-蛋白解體系統銷毀,而不能將之傳送到細胞膜上,一個沒有正常氯離子通道的細胞將無法透過細胞膜傳送氯離子,這就影響到肺部以及一些其它組織的分泌系統,造成肺黏膜液的增加而破壞其功能,更大幅的增加其受到感染的危險性。 這個泛素系統已經成為一個很有趣的研究領域,可用來發展治療各種疾病的藥物,在此的工作方向可以利用泛素所媒介的蛋白質...

  3. BCS理論 (BCS theory or Bardeen–Cooper–Schrieffer theory)是解釋 常規 超導體 的 超導電性 的微觀理論(所以也常意譯為 超導的微觀理論 )。 該理論以其發明者 約翰·巴丁 、 利昂·庫珀 和 約翰·施里弗 的名字首字母命名。 理論 [ 編輯] 某些 金屬 在極低的 溫度 下,其 電阻 會完全消失, 電流 可以在其間無損耗的流動,這種現象稱為 超導 。 超導現象於1911年發現,但直到1957年,巴丁、庫珀和施里弗提出BCS理論,其微觀機理才得到一個令人滿意的解釋。 BCS理論把超導現象看作一種 宏觀 量子效應 。 它提出,金屬中 自旋 和 動量 相反的 電子 可以配對形成所謂「 庫珀對 」,庫珀對在晶格當中可以無損耗的運動,形成超導電流。

  4. 2022年12月22日 · BCS 理論(BCS theory or Bardeen - Cooper - Schrieffer theory正是以其發明者約翰· 巴丁利昂· 庫柏和約翰· 施里弗的名字首字母命名。 超導現象是指某些金屬在極低的特定溫度下,其電阻會完全消失,電流可以在其間無損耗的流動。 這個現象於1911 年發現,當超導發生時,還有另一個重要的現象會發生,稱之為邁斯納效應,就是超導體從一般狀態相變至超導態的過程中對磁場的排斥現象,1933 年時被瓦爾特· 邁斯納(Walther Meißner,1882-1974)與羅伯特· 奧克森菲爾德(Robert Ochsenfeld,1901-1993) 在量度超導錫及鉛樣品外的磁場時發現。

  5. 基本介紹. 中文名 :BCS理論. 外文名 :BCS theory. 發明者 :巴丁庫珀施里弗. 發明時間 :1957年. 學科 :材料工程. 領域 :工程技術. 簡介. 1957年,J.Bardeen, L.N.Cooper & J.R.Schrieffer三人發表文章,首次從微觀上揭開了超導電性的秘密。 該理論以三人名字的首字母命名,稱之為BCS理論。 BCS理論是以近自由電子模型為基礎,是在電子-聲子作用很弱的前提下建立起來的理論。 BCS 理論是解釋常規超導體的超導電性的微觀理論。 相關介紹. 在足夠低的溫度下, 費米面 附近的電子由於Cooper對的形成變得不穩定。 庫珀表明,當存在一個引力勢的情況下——無論這種勢是多么弱,這種結合就會發生。

  6. www.wikiwand.com › zh-hant › 约翰·施里弗約翰·施里弗 - Wikiwand

    約翰·羅伯特·施里弗英語John Robert Schrieffer1931年5月31日2019年7月27日是一名美國物理學家。 1972年,因為與約翰·巴丁和利昂·庫珀聯合創立了超導微觀理論,即BCS理論,而共同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