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梁思永 (1904年11月13日—1954年4月2日) [1] [2] ,中国著名 考古學家 , 梁啟超 第二子,生母是通房丫鬟王来喜(后改名王桂荃)。 生平. 原籍 廣東省 新會縣 ,出生於 澳門 [3] [4] [5] 。 幼年曾在日本念小學,回國後進入清華學校留美班,1924年畢業後赴 美國 达特茅斯大学修读历史。 [6] 约在1925年初由达特茅斯大学转去哈佛, 1927年6月离美回国,一年后回哈佛大学专讀 考古學 及 人類學 ,1930年獲得 哈佛大學 碩士學位後,回國進入 中央研究院 史語所考古組。 1930年至1931年先後參與 黑龍江 昂昂溪 遺址、 通遼河 新石器時代 遺址、 河南 安陽 小屯和後岡、 山東 歷城 龍山鎮 城子崖 等地的考古發掘工作。

  2. 梁思永(1904年11月13日—1954年4月2日),广东新会人。梁启超次子出生于澳门(一说日本横滨、一说上海)。中国现代考古学家,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

  3. 梁思永(1904年11月13日—1954年4月2日) [1] [2],中國著名考古學家,梁啟超第二子生母是通房丫鬟王來喜(後改名王桂荃)。 生平 [ 編輯 ] 原籍 廣東省 新會縣 ,出生於 澳門 [3] [4] [5] 。

  4. 梁思永(1904年11月13日 [2] —1954年4月2日 [3] ), 廣東 新會人。. 梁啓超次子, [2] 出生於 澳門 (一説日本橫濱、一説上海)。. [10] 中國現代考古學家, 中央研究院第一屆院士 。. 民國十二年(1923年),梁思永自清華學校留美預備班畢業赴美留學,進入 ...

  5. 2022年3月16日 · “中国第一位考古专门学者”——梁思永. 发布时间:2022-03-16 文章出处:“文博中国”公众号 作者:段宏振. 一、李济的预言. 1927年1月,梁启超给正在哈佛大学学习考古学的儿子梁思永的信中说:今天李济之回到清华……他们演说里头还带着讲“他们两个人都是半路出家的考古学者(济之是学人类学的),真正专门研究考古学的人还在美国——梁先生之公子”。 我听了替你高兴又替你惶恐,你将来如何才能当得起“中国第一位考古专门学者”这个名誉,总要非常努力才好。 李济的期待和梁启超的嘱托最终均得以实现。 1930年,梁思永回国后旋即投入到田野考古之中,北赴黑龙江发掘昂昂溪遗址。

  6. 2022年5月3日 · 梁思永(左)和哥哥梁思成在西北冈发掘工地合影 郭静超 本期,我们给大家讲一个伟大的中国学者的故事。 1927年1月10日,清华国学研究院召开了一次……

  7. 梁思永:乱世求学 专攻考古. 梁柏有. 梁柏有编著《思文永在──我的父亲考古学家梁思永》一书封面. 父亲在清华. 1912年,祖父结束了14年的流亡生活,先行回国。. 1913年,父亲随家人返回祖国,先到天津,不久去北平上学。. 1910-1915年,父亲先后在日本神户市 ...

  8. 梁思永. 典藏者.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梁思永(1904-1954)原藉廣東省新會縣,梁啟超次子。 幼年曾在日本念小學,回國後進入清華學校留美班,隨後赴美國哈佛大學攻讀考古學及人類學,並於1930年獲得哈佛大學考古學碩士學位。 留學期間為了解國內考古情況,一度回國擔任助教,在清華學校整理李濟於山西西陰村史前遺址所出土的部份陶片,並寫成英文專刊。 學成歸國後,梁思永加入了中研院史語所考古組的工作,赴黑龍江昂昂溪遺址進行發掘,而後通遼河調查新石器時代遺址。 1931年春參與了河南安陽小屯和後岡的發掘工作,秋季主持山東城子崖的第二次發掘,爾後因患烈性肋膜炎,臥病兩年。

  9. 中国现代考古学家。 梁启超的次子。 原籍广东省新会县。 光绪三十五十月七日(11月13日)生于日本横滨,1954年4月2日卒于北京。 梁思永1923年毕业于清华学校留美预备班,随后去美国哈佛大学研究院攻读考古学和人类学,1930年获硕士学位。 归国后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工作,对中国田野考古走上科学的轨道起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10. 2019年1月18日 · 梁思永著名考古学家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他是我国第一个受过西洋的近代考古学正式训练的学者,一生致力于考古事业,是中国近代考古学和近代考古教育开拓者之一。 来自父亲的期待 梁思永是梁启超的次子,可谓身出名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