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1月14日 · 文章日期:2024年01月14日. 徐榮跟馬國明及洪永城在劇中是好兄弟,現實生活中亦相當老友。. (大會提供). 無綫新劇《飛常日誌》明晚(15日)起、逢周一至五晚八點半翡翠台播映,主要演員包括馬國明、蔡思貝、劉穎鏇、朱敏瀚、高海寧、洪永城、吳偉豪、戴 ...

    • 害蟲驚醒 「炒蟲」燒香避凶
    • 小人 「日日都打得」 近期多求保工作
    • 肥豬肉餵虎 塞飽免咬人
    • 點止鵝頸橋 多地舉行儀式

    而在廣東、香港一帶,驚蟄就流行「打小人」及「祭白虎」,由受人所託驅除噩運的拜神婆,一邊用鞋拍打象徵不吉利人或事的「小人紙」,一邊念念有辭,並將代表災星的紙老虎焚燒。打小人及祭白虎的歷史淵源已難尋,不過翻查香港舊報章,在1950年代已有相關報道,但清一色以民間迷信陋習為主題,將參與打小人的市民稱為「愚昧婦孺」,而提供打小人、祭白虎服務的人稱為神棍,在當日大發「老虎財」;誰想到半世紀後的2009年,美國《時代雜誌》卻將這個傳統儀式選為「亞洲最佳事物」?

    打小人的步驟看似簡單,主要是以豬油塗上象徵白虎的紙形老虎,然後以拖鞋拍打小人紙,但實際上還有很多步驟。根據人類學家喬健、梁礎安於1982年中央研究院的《民族學研究所集刊》刊登的一篇〈香港地區的「打小人」儀式〉文章所述,整個打小人儀式可分為奉神、稟告、打小人、祭白虎、化解、祈福、進寶、打杯等步驟。 另外,不少人以為打小人只限於驚蟄當天,但民俗掌故研究者周樹佳稱並沒有特定日子,「其實日日都打得,但上一輩懂拜神的人多,會查《通勝》,專挑十二建除中的『徐』日才打小人,因有清除之意,心態上寧舍見功效」。所謂「建除」,其實是中國玄學傳統擇日之法上的術語,會根據建、除、滿、平、定,執、破、危、成、收、開、閉12顆星,去計算宜忌用事;當中「除」有去除障礙之意,所以被視為打小人的好日。而在鵝頸橋底打小人十多年...

    不過,祭白虎就有時間限制。周樹佳說「白虎」是一粒災星,「在民間的定位是災難、戰爭、意外等不好的事,而祭白虎有防止災難發生的意思」。他說民間相傳驚蟄當天乃白虎開口之時,所以一定要在當天用肥豬肉抹在紙老虎嘴上,讓白虎吃飽不咬人。現時祭白虎儀式一般會配合打小人一齊做,但周樹佳說其實不然,例如油麻地天后廟會有人將紙紮老虎放在廟外供人參拜及捐獻;《大公報》1956年3月6日就記述這門賺錢方法,「用紙和竹篾紮成老虎,擺在街邊任人膜拜,但要收香燭錢,一二角亦收,多少不拘」;《華僑日報》亦在同日報道指出,膜拜者以白豬肉餵虎後會棄而不取,令藉紙老虎發財者可「取之佐膳」,一舉兩得。由此可見,當年祭白虎是一門獨立「生意」,而且隨處可見。

    說到驚蟄打小人,不少人都以為只得銅鑼灣鵝頸橋下有這項服務提供。事實上,只要在三岔路口、橋底、路旁、燈柱、榕樹及山邊等較陰暗的地方(據說煞氣大易招惹鬼神),都適合舉行儀式。《工商晚報》於1957年2月22日〈扯旗山下〉專欄就記載了亞皆老街一條電燈柱本是打小人熱門地點,卻因修路,「迷信婦孺」不得不遷移至油麻地榕樹頭一株榕樹下。周樹佳亦說:「其實以前香港島最熱鬧的地方是太平山街與磅巷交界,以及石水渠街與藍屋交界,可惜近20年已經式微。」如果打算今年驚蟄(3月5日)當天觀賞這項傳統儀式,周樹佳會推薦其他地方,例如香港仔蒲窩的舊香港仔警署路、筲箕灣巴士總站旁,九龍區可去油麻地天后古廟,新界區則可以去上水石湖墟社壇、元朗舊墟玄關二帝廟,相對鵝頸橋不會太過擠擁,可以專心細看。 ●小啟

  2. 2021年7月8日 · PAST ARTICLES. 為何一閃一閃? 有紅有藍? 仲夏夜星空解密. 文章日期:2021年07月08日. Share. 香港的夏天,空氣質素相對其他季節好,能見度高,能看到更多星星。 圖左所見的是夏季大三角,由天鷹座的牛郎星、天琴座的織女星和天鵝座的天津四組成。 (許浩強提供) 【明報專訊】「問那星點解要照耀,千秋也未疲倦……」1980年代經典民歌《問》,已令人對高掛夜空的星體產生興趣。 到今天,喜歡看星星的人愈來愈多,每逢有特別天文現象,好像去年12月的雙子座流星雨和今年5月的「超級血月」,都吸引了大批市民仰望天空及拍照。 但除了欣賞美麗的星空,大家又有沒有想過星星為何會閃爍? 真的如歌詞所寫「為怕海漆黑裏寂寞,星光給慰藉半點」? 星星的真身又是什麼? 請來專家為我們解密星空。

    • 紫禁驚雷1
    • 紫禁驚雷2
    • 紫禁驚雷3
    • 紫禁驚雷4
    • 紫禁驚雷5
  3. 2023年11月7日 · 【明報專訊】相比石礦場,香港的打石工人原來更快完成歷史使命。 現時碩果僅存的打石工人魏鑑龍,在1948年跟同鄉由廣東省五華來港,當年只得18歲,「細個好窮,我無機會讀書,所以來到香港便跟同鄉去地盤做雜工,幫打石師傅準備石料」。 他說當年很多石屋仔及建築工程還在用石磚,所以地盤有很多打石工人,其中打石師傅的手藝特別好,可以將石面打磨得很光滑,「有些石柱十呎八呎高,打石師傅只需在石面彈墨線,便能夠打出一條上下粗幼相同而又很圓的石柱,好難想像點做」。 雖然魏鑑龍說自己的打石技術是手板眼見工夫,但細問下原來也要懂得看石紋,「如果沒有順着石紋敲鑿,邊位就好易崩同碎,打出來就唔靚,甚至打不到需要的形狀」。

  4. PAST ARTICLES. 冷知識:拆解電車都市傳說 「看不見的乘客」心慌慌. 文章日期:2021年08月10日. Share. 共同努力——每架電車都在香港改裝及生產,從行車系統、電車外殼,到入面每張椅、每塊路線指示牌,都有賴一眾技術人員、老師傅完成。 (香港電車提供) 【明報專訊】電車已融入你我日常,對於這個百年交通工具,你知幾多? 電車髹綠色關戰爭事? 早前一架為姜濤慶生的電車成為打卡熱點。 在未有這麼多車身廣告的年代,說起電車,令人聯想起的還是那標誌的綠色車身。 上世紀初戰事頻繁,各地工廠主要生產軍需綠色油漆,戰後因而剩下大量綠色油漆,五六十年代政府以經濟為大原則,將公共設施一併用上最便宜的油漆,電車從此被髹上綠色直至現在。 電車其實有幾快?

  5. 2021年8月7日 · 家燕姐代表向秦沛與李璨琛送感謝狀。. (大會提供). (左圖)秦沛接拍第一套電影,當時只有3歲。. (右圖)白雪仙抱住秦沛妹嚴慧,前面是秦沛與弟弟姜大衛。. (大會提供). 秦沛在電影《小星淚》的演出,右邊的女童是蕭芳芳,這是她的第一部 ...

  6. 2024年4月23日 · 有網民大讚戲中飾演陳洛軍的林峯,難得連登討論區對他的演出也有讚無彈,力推林峯爭下屆金像獎影帝。. 戲中洛軍是一名渴望在香港定居的難民,造型好「貼地」,他表現出色,看得出經過不少訓練。. 跟林峯同列為「四子」的劉俊謙﹑張文傑及胡子彤亦被讚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