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5年8月23日 · 於我而言最不希望的就是觀眾抱着看勁歌金曲的心態消費香港電影金像獎——熱切等待過去精華片段的剪輯播放。 如果不想3 年又3年的懷舊肯定下去,大抵下一個3 年計劃便要開始重新構思…… 2010 年最重要的「港產片」,個人認為乃由香港資深導演葉偉民執導,由文雋監製的《人在囧途》,他們克服千辛萬難,以內地的春運為題材,拍出完全教人嗅不出「港產」氣息的貼近中國生活面貌之作,徹頭徹尾精準演繹出香港電影人的「專業」一面來。 在迷失方向之時,肯定本土色彩以及回顧傳統,絕對有適切的時代意義,然而在重拾自信之後,下一個命題大抵便是要展示時代活力重臨的新變,來誘使熒光幕前的觀眾入場再看香港電影。 作者: . 湯禎兆. 刊物: . 明報. Year: .

  2. 2006年1月22日 · 導演:邱禮濤、晴朗. 編劇:張帆. 主演:盧巧音、黃婉伶、周國賢、陳文媛. 從喝酒出發的香港電影,去年有一部頗為叫座的《千杯不醉》,不到一年,2006年初也就有一部《半醉人間》,導演是邱禮濤和晴朗。. 《半醉人間》有意無意地在說:酒醉的世界好,但 ...

  3. 2018年5月14日 · 首頁簡介作者. 《大娛樂家勁歌熱舞. 搜尋. Google. 當《大娛樂家》(The Greatest Showman)的片尾字幕打出時,場內九成半觀眾都沒離座,或者他們看慣超級英雄片或者彼思動畫,以為字幕放映後總有驚喜的「彩蛋」,但筆者覺得他們較像看得着了魔,不願離場,繼續聽歌。 本片是一部歌舞片,以十九世紀美國生意人P. T. Barnum的生平為藍本,影片的故事三分真、七分假,或者更假,只為了娛樂,確實不用考究太多真假。 曉治積曼(Hugh Jackman)飾演的Barnum,為裁縫之子,童年坎坷,他小時認識了富家女Charity,由米雪威廉絲(Michelle Williams)飾演,她對Barnum不離不棄,長大了更拋棄舒泰生活下嫁於他,生下兩個女兒,一家過着清貧而快樂的生活。

  4. www.filmcritics.org.hk › film-review › year2017年 | 香港影評庫

    大娛樂家勁歌熱舞. 當《大娛樂家》(The Greatest Showman)的片尾字幕打出時,場內九成半觀眾都沒離座,或者他們看慣超級英雄片或者彼思動畫,以為字幕放映後總有驚喜的「彩蛋」,但筆者覺得他們較像看得着了魔,不願離場,繼續聽歌。 刊物: . 大公報. 作者: . 劉偉霖. 2017年. 12月. 29日. 心的面向 —— 張艾嘉《心動》與《相愛相親》 上周與P 看了張艾嘉《相愛相親》和《心動》(1999)的雙連場,完場後我問P 覺得如何。 她說,往《相愛相親》的內裏去想,就感到有許多糾結。 P 沒再說下去,我就沒有追問。 對我來說,兩部電影都是不可多得的好作品,並列來看,更是察覺到張艾嘉是一個意念多麼貫徹的作者。

  5. 2015年8月2日 · 最近聽過《尋找隱世巨聲》(Searching for Sugar Man)原聲大碟的朋友,腦海都會被歌曲Sugar Man 的響亮歌聲不斷縈繞, 美國folk song 除了有BobDylan 及Simon & Garfunkel,現在大概無人不知誰是「Sugar Man」了。 已故美國影評人Roger Ebert也說:希望你能夠去看這部片。 《尋找隱世巨聲》在今年的奧斯卡贏得最佳紀錄片,不少美國樂迷都自嘲: 「他是來自美國的嗎? 」墨西哥裔美籍民謠歌手Rodriguez 在七十年代初出版了兩張創作大碟,銷量奇差,被唱片公司終止了合約,其時他還正在努力創作第三張唱片。 今年已屆七十的Rodriguez 在紀錄片中憶述當時情况,笑說在美國可能只得他本人買了幾張送禮自用而已。

  6. 2022年6月28日 · 《緣來自昨天》平行宇宙奇想 . 搜尋. Google. 五十多年前披頭四The Beatles的金曲席捲全球這四個英國小子當年未夠三十歲便已在音樂史甚至是人類文明史上留下印記。 丹尼波爾(Danny Boyle)新作《緣來自昨天》(Yesterday)提出一個問題,假如世上從來沒有披頭四會怎樣? 中學教師阿積,赫密殊柏特爾(Hamish Matel)飾演,毅然放棄教席去做唱作歌手,可是他的創作乏人賞識,只得多年好友艾莉,莉莉詹絲(Lily James)飾演,默默支持。 一晚,全球出現大停電,阿積此時被巴士撞傷,醒來之後發覺世界表面如常,實際上沒了一樣很重要的東西:披頭四的所有金曲,就像他們從來沒出現在世上。 阿積憑記憶將歌曲默出來,當成自己的作品,一如所料大受歡迎。

  7. 2017年7月19日 · 首頁簡介作者. 香港電影,舊新唱. 搜尋. Google. 身邊不少人對《樹大招風》用上〈讓一切隨風〉作電影歌曲都讚好,相信黃霑萬料不到,他這首舊隔了這麼多年後「再情境化」,於此時此刻竟讓人聽出弦外之音,尤其是那句「你似北風吹走我夢」,說是純屬觀者接收,也太過應景了吧。 歌曲放在末段作「畫外音」(non-diegetic)播放,一切塵埃落定煙消雲放,益添濃厚的唏噓感覺。 流行歌曲用於香港電影不算新鮮事,但近年這方面頗為密集,找來新人重新演繹舊,不乏有心之作,不時亦成為電影額外的話題。 近者如《踏血尋梅》中運用鄭秀文的〈娃娃看天下〉,置入戲中成了王佳梅(春夏飾)在大廈天台唱歌的一段「畫內音」,側寫了這大陸來港少女的內心聲音,曾經對香港也有過夢想。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