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4月2日 · 我們與惡的距離》(The World Between Us)以無差別殺人事件為主軸,看似好像想探討這樣的社會議題,包括在台灣仍頗受爭議的廢除死刑議題,但細細品味之下,探討的確實是一份「愛」、而不是「惡」,來自家庭的、社會的「愛」。 主演們不避諱在戲未開播前就劇透,透露故事最終結束在被害者家屬及加害者家屬間的「協商」,故事並沒有結束,而是這些活着的家屬另一段開始,而這段路的開啟需要「對話」,挖掘出人性中並未泯滅的那份「愛」。

  2. 2019年4月9日 · 近期,台灣的一部10集電視連續劇《我們與惡的距離》(The World Between Us),便呈現了這樣的一場「天災人禍」。 一場大規模無差別槍擊殺人事件後,所有相關人士的命運——兇手、兇手的親人、受害者、受害者家屬、媒體和律師團隊…交織在一起。 悲劇過後,每個相關的、不相關的人都是如何面對的? 《我們與惡的距離》(The World Between Us)(官方宣傳照) 第一集開頭,兇手的辯護律師王赦(吳慷仁飾)剛剛走出法院大門,就被圍觀群眾潑了糞。 身邊充斥着對他的咒駡與聲討,看向他的眼神像是在看兇手本人。 在這場無差別槍擊殺人事件裡,造成9人死亡21人受傷,兇手李曉明(王可元飾)看來罪無可恕,是實實在在的「惡」。 但這場「惡」由他開始,卻並未因他的伏法而終。

  3. 2019年5月14日 · 我們與惡的距離》以一宗無差別殺人案的審判作為開端,劇中兇手李曉明遭法院宣判死刑定讞,但專為死刑犯辯護的人權律師王赦(吳慷仁飾)仍為了解李曉明的犯罪動機多方奔走。 身為殺人犯妹妹的李大芝(陳妤飾),在無法承受「加害者家屬」標籤的壓力下,選擇遠離老家,其後進入新聞台工作,遇見了患有精神疾病的房客應思聰(林哲熹飾),以及身為受害者家屬、至今仍未走出陰霾的新聞主管宋喬安(賈靜雯飾)。 受害者家屬的撕心裂肺、加害者家屬的消沉自責、被標籤化的精神病患者、媒體的報道方式對普羅大眾的影響……在各角色的命運交織下,《我們》藉由不同角度與立場的多線敘事,帶觀眾經歷一場恍如正在真實上演的戲碼。 社會每天都有各式各樣的事件發生,我們是變得更加靠近,還是趨向更撕裂?

  4. 2019年5月16日 · 我們與惡的距離.復和公義】從處罰、糾正到修復之路. 撰文:黃奕霖. 出版: 2019-05-16 18:00 更新:2019-05-19 15:41. 「我也誠心地相信,解決傷害最好的方式是善後跟預防,坦白說,我不在乎李曉明死刑或不死刑,都換不回我家天彥,但我真的很想知道真相……」在《我們與惡的距離》(下稱《我們》)第一集裏,身兼被害者家屬與媒體人角色的劉昭國(溫昇豪飾),向殺人犯李曉明的辯護律師王赦說出這樣一段話。 到了最後一集的結尾,加害者家屬與被害者家屬在促進者的主持下,開啟了一場「修復式會談」,敘述悲劇發生過後彼此的內心感受及傷痛。 儘管到最後《我們》都沒有「教育」觀眾什麼是「修復式正義」(Restorative Justice)?

  5. 2019年10月3日 · 以一宗無差別殺人案審判作主題的台灣劇集《我們與惡的距離》(下稱《與惡》)寫實地大談社會、職場和成長,不單深受劇迷歡迎,一度成為熱話,更獲美國知名影視網站IMDb給予9.4的高度評價,而且在過去星期六(5/10)的第54屆台灣金鐘獎中勇奪6個大獎

  6. 2019年4月23日 · 出版: 2019-04-23 09:00 更新:2019-04-23 09:00. 《我們與惡的距離》不但在台灣引起瘋狂討論、集集洗版各大社群平台,國際上亦相當受到矚目!. 在美國知名影視評論網站IMDb中甚至以高達9.5分的推薦,超越近年其它口碑台劇,如《通靈少女》、《麻醉風暴》等 ...

  7. 2019年4月22日 · 公視、HBO asia、CATCHPLAY共同推出的台灣年度大戲《我們與惡的距離》,播出後佳評如潮,劇角色情感刻畫入微,台詞更是句句經典,深入人心!. 從網友整理高達70多句經典語錄中,我們挑選了5句金句,其中謝瓊煖飾演的「李母」一句:「全天下沒有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