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一、問題之緣起. 老莊當時的時空背景可以說是正處於一種混亂的局勢當中,這也就是牟宗三先生所說的「文疲弊」(註一)之時代。 所謂「文疲弊」乃是指以禮樂為中心的文化,在經歷長久的社會變遷之下,已然失去了做為社會價值及秩序的權威,從而導致社會問題叢生。 (註二)是以,「禮壞樂崩」就可以說是使文潰散的核心導因。...

  2. 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 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 當然這個規律見於史公的「通古今之變」,在太史公自序中,史公答壺遂問,自稱「余所謂述故事,整齊其世傳」,與後文所說「述往事,思來者」是一個意思,即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中說的「志 ...

  3. 因自然,故性無善無惡,又性、命與情是自然地無形無象,莫知其所以然而然,如空中流動般,故性、命、情相通為一。 然性上溯是命,下達為情,性定情動,是以盡性盡情以知命。 不論如何,其所主的性命之學,是一「思無邪」思想的展開,是以強調自然無為,柔順定靜,依此悟道。 故其所主的性命之學,乃其「思無邪」思想藉以闡揚「道」的基礎。 壹、問題意識. 「思無邪」─ ─最初源自《詩經‧魯頌‧駉》詩之四章,所謂:...

  4. 傳統中國文學電子報. ˙本次主題: 屈原--介於聖與俗之間的人. ˙遙光絮語: TRUE COLORS. ˙下回主題: 陶淵明<桃花源記>裡的「悉如外人」 屈原--介於聖與俗之間的人. 前言. 關於屈原的討論文章有不少,但大部分的焦點不是放在其忠君愛國的思想上,便是在其作品的藝術價值。...

  5. 一、自狹義言之:. 所謂「天」只涵攝日、月、星辰、陰陽、風雨、水旱、寒暑等宇宙自然的現象,甚或將寒暑列於天所包括的範圍之外,而稱之為時,以與天地並列,如:. 治亂,天邪?. ……時邪?. ……地邪?. 此種以四時與天地並列的解釋,便是天字的最 ...

  6. 此是民生最好時節。 故周公述其事而作詩,以戒成王,意欲使成周之俗如此,方始慊快。 」(宋代輔廣詩童子問) 論中指出豳風「七月」乃周公用以戒成王,使民生尊君親上忠孝胸襟,養老慈幼仁愛懷抱,是一篇寓教化於詩歌的作品。 由此可看出,在歷代學者心中,「七月」具備移風易俗、教化百姓的功能。 二:現代學者觀點. 關於詩經「七月」的內容、情調、功能,在台灣的現代學者多半立足於典籍原文提出詮釋。...

  7. 一、前言. 本文的問題意識,起源於勞思光教授在中國哲學史書中的一個問題:「形上天觀念是屬於孔子後道家思想,還是屬於儒學之正統思想? 」關於此問題的推演和結論,在勞教授的書中已有了很簡明扼要的解答,此篇本不在作一翻案文章。 筆者有興趣的是,身為儒學創始人的孔子,其本身是否已具備了形上天的觀念? 為了探索這個問題,唯有返回原典中去尋出一些端倪,才是較為中肯的方法。...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