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6年6月3日 · 施永青、王文彥,兩個識於微時的中學好友,1978年每人夾份5,000元起家創立中原,在地產界打響名堂。 時至今日,集團一年促成55萬宗交易,單是代理佣金收入已達180億元。 去年施永青估計中原市值100億元,但施王兩人數十年同窗情誼卻已決裂。 施老闆回憶中學時代,標誌的瞇眼笑容很燦爛: 文彥年年讀A班,在學校遵守規矩。 我就相對是壞學生,做事跟自己一套,A、B、C班,升升跌跌都讀過。 兩個熱血青年曾每天一起放學,回家路上討論時事歷史,談改善國家民生的理想。 後來二人踏入職場,也曾在同一公司工作: 我們都在新昌打工,不過我最初做低層,他就做Manager(經理)。 在發展商學到嘢,我們就走去做地產代理。

  2. 2017年3月1日 · 1. 手段比樣靚重要. 娘娘不一定要樣子標青,亦不用有「仙氣」,即使樣子再平凡普通,基本上每個五官齊全的女性,只要懂嗲聲嗲氣,適當時間給予兵仔甜頭,都有資格成為娘娘。 在這個豬扒都可以變女神的年代,做娘娘真正需要的,是給予兵仔無限幻想。 手段高明的,更會令兵仔主動為娘娘辯護, 佢同其他女仔唔同,佢心入面只得我一個。 實情卻是,娘娘咩兵都有,用之不盡,你只是芸芸兵仔中的一人而已。 2. 不承認是娘娘. 正所謂「條女很清楚,收兵好過嫁人」,娘娘聰明之處,在於享盡兵仔殷實膜拜的各種好處,絕對比只勞役一位男友效果更佳。 但最抵死啜核的是,她永不承認自己是娘娘。 畢竟,娘娘在同性眼中,絕對有負面意思,無兵者會妒忌對方有兵可遣,有兵者又會與其他娘娘暗暗較勁,鬥兵仔數量、財力、奉獻程度,鬥個不亦樂乎。

  3. 2017年9月15日 · 「法國藍帶」是世界最大的廚藝學校,由多名米芝蓮酒店大廚教授廚藝,在九個月內可以修畢全球廚藝餐飲界皆認可的證書。 藍帶廚藝學校在全球有50間學校,法國之外,在英國、日本、澳洲以至大陸有分校。 課程困難嗎? TOPick早前亦訪問曾到藍帶廚藝學院拜師學藝3個月港媽Anita,她透露老師在課堂示範時不准錄音、拍照,只可以拍攝最後完成品,而筆記也只可記低分量。 如果沒有煮西餐的經驗,連芥末、白酒都不知是甚麼,「是會倒瀉籮蟹」。 名人蔣怡曾到倫敦藍帶廚藝學院學廚,並在9個月內拿到藍帶的最高榮譽Grand Diploma。 她接受TOPick訪問時曾表示.

  4. 2019年7月30日 · Shelley本來只是一個普通的文員,晚上會到餐廳做兼職樓面工作。 當了文員一段短時間,Shelley已經敵不過沉悶的工作環境,最後決定做全職調酒師。 為何不做回熟悉的樓面工作? 她表示,做樓面與文職一樣,每天重覆做同樣的事,調酒則不同,當中的變化令她深深著迷。 當調酒師每天會面對不同客人,他們的要求不同,創作自由度也會較大。 大家喝了酒後氣氛較好,感覺也輕鬆一點。 Shelley認為製作雞尾酒最難的是發展自己的特色。 Shelley成功調酒師界突圍而出。 (湯炳強攝) 看Shelley的樣子,你絕對不會想到她已在調酒界行業打滾10年。 家人一開始曾經反對她入行,但慢慢看見她如此用心學習,也被她打動。 做調酒師要一路做一路學。

  5. 2018年7月26日 · 「細菌大王」是1993年播出的小三常識科教育電視節目,共有兩集,分別是《擊退病魔》和《病魔的毒計》,以1秒12格Stop Motion(定格動畫)方式拍攝而成,製作過程共花9個月。 節目以細菌們想辦法害人的故事,教導小朋友注意衞生。 二十多年後,教育電視於2016年推出新一輯「細菌大王」,同樣由成哥負責動畫設計。 【TOPick專訪】陪伴80後港人長大的ETV 「細菌大王」之父紙黏土搓出經典霍亂菌. Watch on. 「細菌大王」成為了集體回憶,成哥固然感到開心,但同時也有壓力,擔心能否繼續保持水準。 他說: 當時的心態只是盡量做好每一份工作,沒期望過「細菌大王」會獲得怎樣的迴響。 一開始只打算拍攝完後把公仔們當成擺設,所以尺寸都設計得很小。

  6. 2018年6月25日 · 發佈會率先由香港中華煤氣有限公司高級市務傳訊經理陳家華小姐Ivy及高級零售業務發展經理陳佩珊小姐Carmen揭開序幕,介紹兩個文憑課程的特色,及後「法國烹飪藝術文憑課程」畢業生兼「法國糕餅烹飪藝術文憑課程」首屆學員梁祖堯現身,大談修讀兩個課程的親身經歷。 作為舞台劇演員兼導演的Joey,工作繁忙得難以抽身離港上課,得知煤氣公司會開辦「法國烹飪藝術文憑課程」後非常期待,不但知道可以留港學習,而當一知曉學費竟然只需親赴法國的三份之一後,更是興奮得難以想像,所以二話不說立即自費報名。

  7. 2019年11月5日 · 奈雪創辦人彭心原於一間信息和通信技術(IT)公司出任高層,為了追夢,毅然抵押深圳物業套現800萬人民幣。 於2015年11月與丈夫趙林夫妻檔拍住上,一口氣連開3間茶飲店,決心要顛覆社會對茶飲的傳統認知,讓一杯低檔奶茶登上大雅之堂。 「開麵包店或咖啡店,或多或少是每個女生的夢想。 」現年31歲的彭心笑言,辭去高薪厚職轉行時,身邊朋友統統反對,視她為「失足少女」。 破釜沉舟也要創業,主要是希望改變社會對茶飲市場的看法:「印象最深刻一次,是跟朋友去四季酒店,當時友人拿着一杯奶茶,但走到酒店門口,多吸兩口便扔掉;另一個提着Starbucks杯的朋友,則非常自然地走進酒店內。 雖然身邊人愛喝奶茶,但往往感覺非常低檔。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