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5月19日 · 最令人害怕的疾病,莫過於癌症。香港臨床腫瘤科專科潘智文醫生(Patricia)自小已視「醫生」為她最敬仰的職業,成為醫生的一刻更承諾要貫徹行醫之道,除了為病人提供生理上的治療外,也希望能透過藝術幫患者

  2. 港聞. 發佈時間: 2022/06/17. 前列腺癌為本港男性第3大常見癌症,發病率更不斷攀升,每年新症逾2,500宗,患者年齡中位數為70歲,而放射治療(俗稱電療)一直是年長患者的較佳選擇。 惟傳統放射治療或影響腫瘤鄰近器官,引致嚴重副作用。 有私院引進「磁力共振導航」放射治療,不但可減少對正常器官的損害,更可縮短療程次數逾8成半,維持患者生活質素。 養和醫院臨床腫瘤科名譽顧問醫生、臨床腫瘤科專科醫生潘明駿稱,治療前列腺癌的方法有很多種,包括細胞治療、免疫治療和化療等,而大部分中、低風險前列腺癌病人可透過手術獲根治,但年長或長期病患者則未必適合,放射治療是較佳選擇。 養和引入 可縮減療程.

  3. 腦部是人體的「總司令」,負責指揮和協調各個器官。若腦部生病,引起的徵狀變化多端。雖然精密的醫療儀器可輔助醫生斷症,但對於腦神經科疾病,醫生的臨床診斷及經驗尤其重要,從而辨識疾病及提供適切治療。 腦神經

  4. 所有生物都會衰老,有內科專科醫生指,人體老化主因是體內細胞老化,而老化速度會受4大範疇因素影響,包括遺傳基因、代謝物等;外地亦有研究指,體重、疾病或不良生活習慣等均會影響細胞老化速度,若想延緩衰老更長

  5. 2023年10月2日 · 美國一名醫生曾照顧數百名臨終病人,形容他們大部分都有一個遺憾,不過卻並非很多人猜想的「希望花更多時間陪伴家人」。 同場加映: 管家王|兩度流產歷漫長療傷路 失胎媽媽學習與傷痛共存. 載入完畢 0% - 長壽秘訣|美國研究:40歲起養成8大習慣有助長壽24年,專家:60歲開始也未遲,詳情即睇:【 下一頁 】 來自美國愛達荷州的Karl Zarse博士是一名醫生,日前拍片分享曾照顧數百名臨終病人,並聆聽他們的心聲,形容他們說得最多的一句話,並不是「我希望能花更多時間陪伴家人」,而是希望自己在更年輕時就更注重健康。 Karl表示這些病人大部分患有嚴重疾病10至20年,他們通常難以接受惡疾會長時間持續,而在病人生命倒數的最後數年,最常見的人生遺憾是:

  6. 2021年11月14日 · 共同研究員卓秋槿醫生指出,許多人誤解面部矯形手術是出於美學原因,事實上矯正面部畸形能改善患者的口腔功能,並減輕了顳顎關節症帶來的疼痛症狀;研究小組將繼續研究手術治療對顳顎關節症的長期影響,以及會否復發。 研究結果已於《Clinical Oral Investigations》期刊發表。 撰文:李卓謙. 責任編輯:陳浩義. 內容標籤. 手術. 牙醫. 醫生. 香港大學. 痛症. ↓消委會「兔年十大消費新聞」選舉大抽獎↓. ↓#兔年十大消費新聞選舉🐇開始喇🎉|即贏 $5000 #禮品卡🎁↓. 顳顎關節症(俗稱牙骹病)患者在進食、說話或張嘴時,顎骨肌肉和關節會感到不適甚至疼痛。 港大牙醫學院研究發現,面部畸形為患病一大成因,而正顎手術能有效改善病情和痛症,術後患病率可減近6成。

  7. 2019年8月14日 · 醫管局昨向醫委會遞交7名非本地培訓醫生的新申請,分屬麻醉科、家庭醫學、內科及外科,以有限度執業註冊在公立醫院服務。 發言人稱,自從去年放寬有限度註冊醫生的註冊期至3年,海外招聘進度理想;截至今年7月,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