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11月8日 · 這篇文章分享的方法,想要幫助大家透過設計 解決下面的問題: 時間管理遇到瓶頸,不知道如何規劃自己的目標? 寫作常常腦袋卡關,需要有人一起做有效的腦力激盪? 學習過程需要一個助教,隨時可以幫助自己複習? 規劃課程、學習主題時需要一個助教,提供自己有效的學習步驟? 我從 Open AI 提供給老師們應用在教學上的幾種提示語案例 中,找到了許多靈感,也做了許多測試,譬如說,我常常做的時間管理目標拆解流程,或者在個人學習過程當中的助理教練。 修改了一些我覺得適合自己的提示語,也在這篇文章裡面分享我的經驗,以及這些提示語給大家參考。 當我們要把 ChatGPT 設計成一個可以引導、提問、反問的教學助教時,有三個重點: 先理出我們的工作邏輯 ,拆解出一個大專案中,如何分段提問的邏輯。

  2. 2018年8月4日 · 解決我,就是通往你的願景達成最快的捷徑。 我曾經在這篇文章「 「擁有熱情」不一定是尋找喜歡、興趣與好奇,而是刻意練習 」寫道:「當工作與生活中的「難題出現」時,就是我們去發展「長久熱情」的最好機會。 但是面對問題時,如何自己找到解決的方法? 如何能夠拆解出可執行的行動? 這就是趙胤丞老師撰寫的《 拆解問題的技術 》這本書,所要解答的核心問題,而我則是這本書幕後的主編。 其實,最初的時候,趙胤丞老師和我並非是想要做這個主題,但最後聚焦在《拆解問題的技術》,這個幕後企劃過程: 也正是一個「拆解問題」,並找到「核心問題」的過程。 在表面問題上著力,可能只能解決一次問題。 在根本問題上解決,就能解決一系列問題。 記得一開始和趙胤丞老師聊書籍企劃時,本來聚焦在老師常常做企業內訓的「 心智圖 」主題上。

  3. 2022年7月26日 · EP 10 如何發現問題、拆解問題、找到解決問題方法? 作者: Esor Huang 7月 26, 2022. 時間管理 最重要的不是安排時間,而是如何有效地完成一件事情,而在這樣的過程中,如何解決那些卡關、阻礙與干擾,其實才是決定時間管理是否有效的關鍵。 甚至有時候如果沒有發現問題、不知道如何拆解問題,當然也不知道如何設定解決問題的方案時,就算排出再厲害的時間表或計畫表,最終還是會變得一團混亂 。 當有些朋友開始意識到原來找出問題這麼重要時,接著下一個層次就會意識到,自己好像很不會(或很不願)找出自己的問題,就算感覺有問題,但怎麼確定這是好問題,以及怎麼找到解決問題的步驟呢? 今天這篇文章,就來聊聊如何發現問題、拆解問題、找到解決問題方法?

  4. 2023年8月23日 · 好好利用 Midjourney 最新的局部重新繪製功能,就可以解決原始生成的圖片不滿意,但不斷重新生成後又改掉太多內容,或是沒有正確改到需要的錯誤內容的麻煩。 延伸教學: 不再煩惱 AI 繪圖風格! Midjourney 推出 Style Tuner 風格挑選器. 如何開始使用 Midjourney 局部修圖? 首先,我們還是需要先利用原本 Midjourney 的提示語 生成一張 AI 繪圖,並且選擇一張轉成大圖。 這時候,會在下方的修改按鈕中, 看到 Vary ( Region )功能,點擊後,就可以局部重新繪製。 如何簡單重新繪製原圖中不滿意的部分? 基本功能很簡單,開啟 Vary ( Region ) 後,會在下方看到兩種圈選工具:

  5. 2022年7月23日 · 從自信、溝通到職涯案例拆解. 作者: Esor Huang 7月 23, 2022. 在 時間管理的課程 中有時候會遇到這樣的問題,如果我們的目標感覺是很難以量化的,例如是某種感覺、態度的改變,或是某種長遠的理想,這時候,常常會覺得無從下手計畫,或是怎麼規劃好像都不對,找不到具體可行的方案,於是也就很容易變得拖延。 雖然我們知道應該把目標拆解到現在具體可行的方案,但是那些形而上的目標真的可以這樣理性拆解嗎? 那些遠大夢想我先看到這個當下就足夠了嗎? 去年有一本好書《 BCG問題解決力 》裡面提到了一個「假說思考法」 ,當我們要解決一個重大問題時,是一直大量閱讀資料期待找到最好方案然後一口氣衝刺完成呢? 還是先從目前可解決的問題建立假設來著手推進呢?

  6. 2020年7月3日 · 哈佛教授,管理學者 Chris Argyris 開發的「推論階梯( Ladder of inference )」,是一種檢查我們自身思考盲點解決衝突行為的工具。 如上圖所示,我們在推論並產生行為的過程中,思考像是梯子一樣,一步一步往上爬,最終讓我們來到梯子最上方的行動。 但是這裡就出現兩個問題: 每個人的梯子不一樣: 即使觀察的是同樣的一件事情,同樣的原始資料,但開始往上爬的時後,踩上每一階梯的細微區別,都可能導致最後採取不同甚至衝突的行動。 我們的思考,往往會「爬得太快」: 就像跳過梯子的許多階梯,直接跳到最後的行動。 而這在某些時刻(或者很多時刻),可能導致我們的誤判、偏見與錯誤的行為。

  7. 2024年1月7日 · 不知不覺,我已經持續在 電腦玩物 部落格寫作超過 17 在這段時間裡我一直在繁忙的正職工作和寫作之間保持平衡是什麼樣的寫作流程幫助我能夠持續這麼多年呢這篇文章我想分享自己如何解決下面問題: 許多朋友好奇我如何不斷找到寫作靈感? 其實,每天腦袋打結很常見。 大家喜歡問我如何規劃寫作時間? 實際上,我也經常煩惱難以抽出更多時間來寫作。 如何能持續十幾年不間斷的寫作? 我得承認,幾乎每天都有想放棄的念頭。 那麼,我是如何在這種情況下持續寫作的呢? 多年來我不斷調整,找到了一套適合自己的寫作方法和流程,可能不適合所有人,因為它是我為自己量身打造的。 由於我不是天才作家,也沒有文思泉湧的靈感,而且在兼顧工作、生活的情況下,我的時間可能比大多數人還要緊張。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