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6年5月3日 · 捷克作曲家徳弗乍克的交響曲第9號e小調「新世界 (From the New World)」作品95是1893年作曲的作品。. 以前,這首作品依出版次序而稱為交響曲第5號,後來依作曲次序重新整理而改為第9號,因此現在都以第9號稱呼此曲。. 副題「新世界」,其實應該翻譯為「來自 ...

  2. 「巴格尼尼主題狂想曲(Рапсодия на тему Паганини)」作品43,是拉赫瑪尼諾夫在1934年譜作的有協奏曲風格的狂想曲,由獨奏鋼琴與管弦樂演奏。全曲由25段主題與變

  3. 布拉姆斯1890年以前的作品,很多都是規模不小而充滿活力的音樂,但到晚年所譜寫的樂曲,都偏好內省的情趣。 單簧管五重奏就是很好的例子。 樂曲的規模也趨於小品,在鋼琴方面也不例外。 一般來說,提到布拉姆斯後期鋼琴作品,大多指作品116~119,而這些音樂被認為是布拉姆斯集其大成的傑作群。 這些曲子沒有華麗的外表,卻在內部混合甜美與寂寥感。 其實這些音樂很適合在深秋的夜晚聆賞,在初夏談他似乎時期不對。 對這20首鋼琴曲下的評語常常是枯寂、內省、淡漠等等,但如果仔細聽,也好像布拉姆斯在吐露複雜的心情。 好像有許多回憶一幕一幕呈現,但氣氛又像什麼都已放下而得到解放與自由。 鋼琴彈奏出來的旋律,也像輕輕的安撫聽者的心。 布拉姆斯到這個時候,是否悟出人生的什麼事情。

  4. 2015年10月3日 · 這種圓舞曲是維也納人引以為傲的舞曲,而克賴斯勒極為喜歡這舞曲,因而寫了許多使用其特徵的作品。 樂曲一開始就驅使雙音奏提出活潑的主和弦,旋律單純易親。 中間樂段是F大調,美麗如夢的旋律,像是陶醉在愛的懷裡。 「愛之悲」 (Liebesleid)以連德勒舞曲節奏(Tempo di Ländler)a小調,3/4拍子。 3段體。 (Fritz Kreisler小提琴) https://youtu.be/jniNETA36Us. (Karen Kornienko鋼琴,Rachmaninov版) https://youtu.be/j97z3ffswd8. 從曲名就可以知道此曲與「愛之喜」成對。

  5. 這是很平靜的船歌。 樂章開始於船歌緩慢如流的美麗旋律,這好像要把聽者引誘到夢境。 在這段緩慢的主題中反復上升與下降的琶音讓音樂有變化。 在中間樂段會岀現流動似的旋律,這主題成為第3樂章導奏的伏筆。 第3段是這個樂章最美的部分。 到尾聲部,獨奏小提琴高音的泛音與單簧管低音的琶音,釀出靜謐如天國的夢幻氣氛。

  6. 喬治‧蓋希文(George Gershwin,1898 - 1937)是誕生於紐約布魯克林區的俄國移民猶太裔美國作曲家。 活躍於通俗音樂與古典音樂兩界,因建立「美國音樂」而馳名。 據說,蓋希文最初接觸到的古典音樂,是小學時聽到的德弗乍克「幽默曲」。 他們一家生活窮困,但喬治在12 歲時,父親還為喬治之哥哥艾勒買鋼琴,要他學音樂。 沒想到艾勒喜歡文學而不彈鋼琴,反而使喬治接近音樂,在13歲時開始學鋼琴與和聲。 1919年,喬治‧蓋希文創作的歌曲「史瓦尼(Swanee)」得到當時紅歌星 Al Jolson的賞識,由他一再演唱,竟把蓋希文捧為當紅歌曲作曲家。 1920年代以後,蓋希文與他哥哥艾勒成為一組,譜寫許多音樂劇與演藝界的音樂,流傳到現在的蓋希文兄弟作品還很不少。

  7. 這位被認為20世紀最美女性之一的女主角,在戲裡會愛上兩個音樂家:一個是音樂第一她第二的小提琴家;另一個是她第一音樂第二的鋼琴家。 戲一開始,就是她與小提琴家在秀麗的山區開車。 車上的收音機傳出來的音樂,正是此曲開頭的小提琴旋律。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