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6月1日 · 7年前思維改變的那一天. 我已經連續4年完成「國際龍獎IDA百人榮譽」,在2022年的業務績效換算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業務標準,共計完成655位IDA傑出業務銅龍獎。 所以,我不僅追求國際獎項外,我還追求年年更好的自己,到底這段過程、經歷與想法是什麼,我也想與大家分享。 世界上跑得最快的人是來自牙買加的選手尤塞恩.波爾特(Usain Bolt),每次在奧林匹克競賽場上,他所設定的目標就是打敗自己。 保險業也是這樣的,每一年如果我們都把目標設定為打敗自己,這才是成長的方法。 反之,如果我們的目標設定得比去年低,不就代表我們累了,不想再跑了? 我們每一年的年度目標都應該比去年更高才對,如果不是,那還需要挑戰嗎? 不如停下來退休吧! 道理就是這麼簡單。

  2. 2019年1月1日 · 國際紐約人壽執行長與總經理 秉持「用心在客戶、聚焦在客戶,以客戶需求為本」的心態,林順才認為,一切的創新與發展都必須從客戶需求出發,無論是數位工具的應用或是提供差異化的服務,都是為了更貼近客戶所需。

  3. 2023年6月1日 · 2019年底,新冠疫情席捲全球,讓人類社會產生巨大的停頓,也在生活上隔絕了大部分人與人的實體互動,但也因此促使在過去只能在線下發展的活動,努力轉型數位化,陳彥志認為:「疫情短期雖對臺灣保險公司造成衝擊,但長遠看來,數位化和轉型後卻更能和世界接軌。 在過去,保險公司擔任「3分風險管理、7分損害填補」的角色,為保戶轉嫁風險損失;而未來,物聯網(Iot)和穿戴裝置的出現,促成許多外溢保單的商品創新,使得保險公司具有「5分風險管理、5分預防」的功能。 舉例來說,現在已有不少保險公司推出的外溢保單,主打「穿戴裝置,偵測運動量,達標後將會折抵保費」的功能,為保戶帶來運動誘因,減少未來可能發生疾病的機會。

  4. 2020年4月1日 · 這是因為醫療險的銷售有其先天上的問題:其一,保險公司普遍認為醫療險承擔的未來不確定風險過大,未來的長壽趨勢會讓健康險經營成本提高與支出增加,保險公司會擔憂現在的保單估計與未來實際發生率會產生較大的落差,因而在銷售醫療保單 ...

  5. 2022年8月1日 · 古代. 西元前4500年. 埃及金字塔建造工人有喪葬互助會,入會工匠繳納會費,作為給付身故工匠喪葬費用的資金來源。. 西元前1700年. 古巴比倫王國漢摩拉比法典規定:向金錢資助人借錢從事商業貿易之商人,若途中遇劫,損失將由資助人承擔,已有風險 ...

  6. 2020年1月1日 · 一、增加了淨值占資產比評估. 從過去主要規範RBC,二 一九年增加了淨值占資產比評估,如果沒達到3%以上,過了一段時間可能需要增資。 這對公司資本額有一定的影響,商品面、財務面的部分也要相應調整,以強化公司淨值與資產。 二、回歸保險保障本質. 臺灣保險業滲透度是全球最高,但二 一八年總保費儲蓄險占比高達54%,林順才認為這並不是保險規劃,而是儲蓄理財,幾乎沒有保障功能,是保險公司透過自身的投資能力,提供客戶更好的回報率。 這也是監理機關關注的地方,所以未來方向還是希望保險能回到本質,發展保障、健康、醫療及一些比較長期的退休規劃。 林順才認為,未來臺灣保險業的整體業績可能會衰退,主要是儲蓄相關商品占比太高。

  7. 2014年11月1日 · 大小創意齋創意長姚仁祿談到3個關鍵元素,即是數字革命網路科技、腦神經元素,讓這一代正遭逢一個歷史機運。 他指出全球正在經歷新時代的起跑點,顯然時代正在模糊變化,但身處在其中的人要看清趨勢、掌握先機,不能等霧散去才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