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7月號. 撰文: 鄭鈞雄. 中風為本港第四大殺手,每年平均奪逾3000人生命。 除了半身不遂、局部感覺麻木、言語不清等嚴重症狀外,輕微如視線出現重影、無故頭暈亦可能是急性中風症狀。 近年數字更顯示,中風患者不止集中在50歲以上、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膽固醇)等人士,也年輕化趨勢。 可怕是,大部分人中前均無先兆,而且發病急速,若未能在黃金4.5小時內搶救,大有機會造成永久殘障,因此任何人都應防患於未然。 腦神經科專科馮斌熙醫生 指出:「中風為殘障主要原因,其成因是腦部血管出現問題,引致腦細胞死亡,繼而出現一些症狀如身分乏力、口齒不清等等 。 」 中風主要可分為俗稱「爆血管」出血性中風和因腦血管阻塞而引致缺血性中風,後者佔所有中風個案約八成。

  2. www.healthaction.com.hk › html › taxonomy中風 | 健康動力

    中風為本港第四大殺手,每年平均奪逾3000人生命。除了半身不遂、局部感覺麻木、言語不清等嚴重症狀外,輕微如視線出現重影、無故頭暈亦可能是急性中風症狀。近年數字更顯示,中風患者不止集中在50歲以上、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膽固醇)等人士,也年輕化趨勢。

  3. 2020年7月號. 撰文: 陳秀清. 半身不遂言語不清吞嚥困難嚴重甚至昏迷或死亡……都是中風引起的後遺症。. 這個由腦血管阻塞或爆裂引發的疾病,目前為本港第四號致命殺手,每年平均引致約3000多人死亡,尤其有風險因素的高危人士,更不能掉以輕心 ...

  4. 腦部血管,就像居所大廈供水系統。試想像,甚麼原因會導致家裡水龍頭無法出水?常見原因多為水管受阻塞和水管爆裂兩種。 當腦血管血流因某些原因而受到阻礙,導致腦組織無法獲得足夠血液和氧分,便為形成中風。

  5. 朱偉星醫生. 撰文: 陳秀清. 從活着意識一刻,人便開始尋求生命意義。. 這種覺醒,在朱醫生身上,要追溯,大概源於他在澳洲讀醫第四年。. 當時一名血液科部門主管,帶着醫科生巡房,正鼓勵一位血科末期患者之際,病人把朱叫到跟前,問:. 「如果你是 ...

  6. 香港復康會社區復康網絡註冊社工郭燕儀姑娘指出,風濕病不單對患者日常生活帶來很多不便,更對他們外觀造成不少影響。 例如:強直性脊椎炎有機會令患者背部僵硬失去靈活性,造成患者脊椎黏合和駝背;類風濕性關節炎有機會影響患者手指關節變形;紅斑狼瘡患者在臉部或身體其他部位都可能長出紅斑、蝴蝶斑;銀屑病關節炎患者則有機會在身體不同部位出現俗稱「牛皮癬」皮膚問題。 這些外觀及皮膚上影響,令不少患者飽受歧視,造成心靈上創傷。 他們感受,誰明瞭? 以銀屑病關節炎為例,「牛皮廯」痕癢不適、關節疼痛僵硬,已經相當痛苦,他們還要擔心街上途人奇異目光,在炎炎夏日仍要穿著長袖衣服,為就是蓋過患處,以免別人見到……大家可以想想這種感受會是怎樣呢?

  7. 在人體警報系統中起主要作用腎上腺,一旦受到危險威脅就會分泌出來,它是一種強烈心臟興奮劑,一般作用使心臟收縮力上升、興奮性增高、傳導加速,心輸出量增多等。 這是一種正常生理現象,叫做「賽前狀態」。 每當我們進行訓練或比賽時,心跳和呼吸都會由於運動而加快,經常重複參與類似活動時,運動或比賽概念,又或者是觀賞現場比賽人等,就會成為產生肌肉運動訊息 (即受刺激物影響),參與肌肉運動,建立了一套鞏固反射作用,以後只要一聽到運動或比賽,或是到達比賽場地後,內臟器官就會發生類似肌肉運動變化,如呼吸急促、心跳加快等現象。 (如在看一套恐怖電影時也會作出相對反應!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