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3月23日 · 故事描述著經立志成為防衛隊員,如今卻是在怪獸專門清潔業工作直到某天,主角被某種神秘的生物附身,變身成了怪物,進而負責討伐怪獸,本作在宣布動畫化後,更是讓原作粉絲們充滿期待。 【相關圖輯】鳥山明去世|龍珠懶人包「5件事逐個數」有結局嗎? 最強角色係? (點圖放大瀏覽👇👇👇) + 14. 七、《驀然回首》 被譽為精神不正常的漫畫家藤本樹最正長作品《暮然回首》。

    • Bella儂儂
    • 互動電視體驗提高娛樂性 觀眾反應理想
    • 自由掌控主角命運的錯覺 實情是你玩劇劇玩你
    • 《黑鏡》打破了原有劇集界限 再次帶來警世訊息
    • 劇集為大實驗 觀眾做白老鼠?

    其實所謂的互動電視體驗,就是觀眾能夠享受打機般的感覺,有得睇又有得玩,娛樂性極高。自選結局這回事早就出現在書籍、電腦遊戲及YouTube片段,當然放在電視或電影中卻是首次的體驗。以香港為例,網絡紅人達哥(林慧韡)跟其哥哥林慧韜,在YouTube Channel中試過加入互動元素,讓觀眾自由選擇追女仔的方式。 今次《黑鏡:潘達斯奈基》結果亦很理想,外國有網民在討論區Reddit紛紛留言表示這個「遊戲」很好玩,更有網民將觀看的16個結局做成流程圖,詳細說明你做出不同的選擇,就會引領你去特定的結局。但大家可有想過,為何這個互動電視體驗要放在《Black Mirror》中,而不是其他比較輕鬆的劇集?

    如果大家想深一層,《Black Mirror》過去4季都是關於現實社會的真實寫照,當中探討了不少科技帶來的問題,為觀眾帶來反思,而今次的單元劇就是一個實驗。當觀看的同時又有得玩,這能夠讓觀眾更加容易投入,令大家都有個錯覺可以自由掌控主角的命運。雖然有多個選擇題及結局,但其實所有去向都是Netflix的設計。換言之,觀眾控制主角的同時,都是被Netflix控制及限制了選擇空間,再簡單一點說,就是你玩劇時劇玩你。

    除了享受互動電視體驗帶來的新鮮感,相信《黑鏡》的團隊希望為觀眾帶來警世的訊息。正如劇中的主角Stefan(Fionn Whitehead飾)是編寫遊戲程式的天才,去到中段Stefan開始意識到有人在控制自己的選擇。當他問到究竟是誰在控制自己,就出現了兩個選擇,「Netflix或者符號」。相信有很多人都會選擇Netflix,這個時候電腦螢幕就出現了「我在Netflix上看着你」、「我替你做決定」的字眼,看到這裡令筆者不寒而慄。因為《黑鏡》打破了原有的界限,某程度上看電視及電影時,我們是窺探他人的生活,但這時卻被窺探者發現了這個事實,感覺就好像被拆穿了一樣。 劇情真假難分 令觀眾陷入迷宮 慢慢就發現,這個單元劇不只是劇集那麼簡單,而是一個大規模的實驗。就好似另一角色Colin在中段以食鬼這個電子...

    既然是電視史上最大規模的實驗,便必然有實驗對象,即「白老鼠」,而參與這次實驗的「白老鼠」便是每一位觀眾,亦即是你們。到底Netflix想透過這場實驗達到何等效果,想得出一個怎樣的答案,試緊甚麼?最有可能目的,便是以下三點: 1. 觀眾在選擇結局的路向時,Netflix能夠從選擇中蒐集客觀數據,有了這些數據,很可能有助未來構思出細節上更符合觀眾口味劇集。例如,在選擇殺掉父親後選擇埋屍或者肢解,當大部分人選擇了肢解時,Netflix可以透過數據構思有相關情節的劇集或電影讓觀眾欣賞。 2. 不知道大家可有發現觀看的時候,螢幕底下的時間軸消失了。過往在觀看Netflix劇集或電影時,都會標明每集的觀看時間,雖然今次比較特別,因為在揀選結局的同時,每位觀眾的觀看時間都會有所不同。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沒有...

  2. 2024年5月22日 · 《另一種藍》|電視劇劇情大綱. 故事以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為背景,女主角陳小滿(宋茜 飾)多年來在寫字樓默默工作,對上級恭敬有加,表面上看似光鮮亮麗,實際上卻拿著微薄的薪水,最後還失業了。 一開始籌集資金入股家族的瓷器企業無望,加上好友的離世,使她意識到生活的脆弱性,她決定暫時北漂,回家(景德鎮),專心學習家族的瓷器工藝,全心投入到瓷器製作的世界中。 在這個時候,陳小滿(宋茜飾)的上司柯岩(周渝民飾)在生意上經驗失敗,為了重新翻身,柯岩(周渝民飾)來到了景德鎮,希望找到投資界的重要人物幫忙。 當陳小滿柯岩相遇時,她很快發現柯岩的真正目的,他只是為了自身的利益而故意接近她。 然而,其實當這兩個人再次相遇時,他們的命運因瓷器而再度交錯。 在柯岩(周渝民飾)的啟發和激勵下,陳小滿(宋茜飾)開始創業。

    • 必睇前傳動畫《宿命迴響:命運節拍》《宿命迴響》是一個跨平台企劃,除了手機遊戲之外也有動畫及其他媒體作品的展開;而電視動畫《宿命迴響:命運節拍》已於2021年播出(因此也有人戲稱《宿命迴響》的動畫是超大型手遊廣告);故事講述繼承了古典音樂力量的少女們「奏者」,在「指揮者」們的協助下對抗謎之生物「D2」(DespairDolls 絶望之獸)的故事。
    • 玩遊戲認識古典音樂。《宿命迴響》中的奏者全部以古典音樂(不一定是交響樂)為主題,每個奏者都對應一首古典音樂(奏者的名字也直接以該古典音樂命名);例如女主角「命運」便是著名的貝多芬第五交響曲(即「燈燈燈櫈」)。
    • 開荒、組隊心得。首完首抽之後開局第一件事應盡快推主線,最低限度要在第一天推到2-8,以開啟自動戰鬥以及委託作戰功能;而指揮等級(帳號等級)達到20之後則將會開放「遠征」功能。
    • 商城課金建議。《宿命迴響 takt op.》手遊採用「禮包商法」,商城有不少每月每週限量購買的禮包供應;另外亦有月卡及戰鬥通行證。首先月卡售38港元,即取300石再每日領65石,全部領完就是2250石換算下來就是15抽(本作150石一抽),而且在石之外還可以每日獲得兩個音符餅乾(1個回復30體力)即60體力;對比其他手遊月卡一般只能換到10抽是相當抵玩。
  3. 2019年11月10日 · 《未來戰士:黑暗命運》(Terminator: Dark Fate)一如占士金馬倫對於未來科技的愛恨錯綜,故事架構上近似於《未來戰士續集》(Terminator 2: Judgment Day),故事確實充滿眾多致敬,一如反派Rev-9初登場時,收音機的配樂是Dwight Yoakam〈Guitars and

  4. 2019年11月12日 · 占士金馬倫(James Cameron)回歸監製的《未來戰士:黑暗命運》(Terminator: Dark Fate),是《未來戰士續集》(Terminator 2: Judgement Day)的「正宗續集」。 未來還沒成為定局。 而命運也根本不存在,我們只能靠自己創造一切。 《未來戰士:黑暗命運》於爛番茄網站奪得71%新鮮度的好評。 (網站截圖) 這句話一直以來都是《未來戰士》系列的一大核心概念,這次《未來戰士:黑暗命運》再次開啟一條全新的時間軸,為新角色賦予延續經典的任務。 如果你忘記過去《未來戰士》系列的劇情,或是看完《未來戰士:黑暗命運》後有點一頭霧水? 這裡為你整理《未來戰士:黑暗命運》的時間軸以及重點解析。 《未來戰士續集》在演什麼? 任何出現分歧的時間軸,都有一切的原因。

  5. 2021年11月21日 · 3D電視主要的消亡原因還在於,真正的3D影視資源的匱乏,資源才是真正支撐技術的最主要推動力,支持3D效果播放的影視資源本就並不豐富,而電視上帶來的2D轉3D的功能能夠帶來的也僅僅是「除了字幕3D,其他哪都不3D」的感受,而導致了電視中的3D功能被冷落,最終成為了葬送3D電視的罪魁禍首。 據多方的市場調查機構的數據表現來看,從2012年起3D電視的份額就在逐年下滑,從23%下降到16%,而支持3D片源的播放機在這段時間裡更是從40%下降到了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