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4年11月28日 · 我們要問自己,寫這篇文章,有什麼目的? (如果說是為了考試,立意便屬低層次! )有什麼價值? 應當自信,寫的文章是有價值的,沒看過的人,要算有些損失了。 確立了文章的目的,則我們的選材、結構、抒發的情感才有方向。 怎樣才算好的立意? 好的立意,至少要能做到與課程精神相呼應,不要忘記,高中中文課程的三個主要精神: (1)培養審美情趣,陶冶性情; (2)培養品德,加強對社群的責任感; (3)體認中華文化,培養對國家、民族的感情。 由此出發,則中心思想宜乎健康、正面、積極。 例如:宣揚真 (追求知識)、善 (道德情操)、美 (藝術欣賞);熱愛生命、追尋理想、注重誠信、大愛無私等等。 不宜帶有消極、厭世的思想,更加不應該祈求不勞而獲,以至鼓吹迷信、主張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等。 什麼是取材?

  2. 2021年12月9日 · 2021.12.09. 星期四. 有酬徵稿. 昔日新聞. 目錄. 明報 > 新聞 > 港聞. 題型拆解:角色題須注意持份者行為模式. [2021.12.09] 發表 推文. 合資格的免疫力弱病人和較高感染風險者,由11月11日起可免費接種第三針新冠疫苗。 圖為政府於10月30日在大埔舉辦「大埔區疫苗接種日」的情况。 (政府新聞處) (明報製圖) 【明報專訊】回答角色題型時,學生或會發現難以定義持份者角色,建議可從持份者對該議題的立場、看法及行為模式歸納其角色。 下文將拆解此題型,並輔以題目例子說明。 資料A. 政府於2021年11月3日公布第三針新型冠狀病毒疫苗接種安排,合資格的免疫力弱病人和較高感染風險者,由11月11日起可免費接種第三針新冠疫苗。

  3. 語譯. 好學求進接近知, 實踐為善接近仁, 知辱圖強接近勇。 出處和背景. 這句話出自《中庸》第21章,魯哀公 (魯國的君主)問孔子有關治國的方法。 孔子解釋「為政在人」,政治始終離不開人的管理,故此人的修養十分重要。 身之不修,何以治人? 未能治人,又怎能安國? 孔子於是提出「知、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的說法,認為這是一個人不斷完善自我的主要能力。 《論語》中談到知 (智)和仁,各超過100次,談到勇的也不在少數,可見知仁勇是儒家學說的重要概念。 不過,有時講論太精微,同學往往弄不明白。 孔子這次談話的對象是魯哀公,所以話說得較為簡單易明,重點也主要在知、仁、勇三者的修養方法。 內容分析. 有人說好學、力行和知恥都不難做到,於是指出所謂「三達德」倒也輕鬆平常,可以手到拿來。

  4. 2021年9月17日 · 作法分析. 學習重點:睹物思人,託物寓興. ?〈白髮與臍帶〉一文顧名思義是寫「白髮」和「臍帶」。 當兩樣事物並列,則觸發讀者無窮聯想:是誰的白髮、誰的臍帶? 兩者收藏在什麼地方? 為何作者偏要以它們為題,而不寫其他事物? 它們到底有何象徵意義? ?文中的白髮與臍帶均收藏在抽屜的隱蔽處。 ?抽屜,是供人盛東西的匣子,在那隱蔽角落收藏着的,可能是你珍而重之的寶物,也可能是你不為人知的傷痛。 ?臍帶,是子女與母親血脈相連的信物,是你生命的開端。 ?白髮,是母親為撫育子女而年華老去的象徵,是她生命的盡頭。 ?看到故人留下的物品,自然會想起他的一顰一笑、一舉一動,或他與你共同的回憶、難忘的經歷,因而引起對他的思念。

  5. 2022年1月21日 · 2022.01.21. 星期五. 昔日新聞. 目錄. 明報 > 新聞 > 港聞. 閱讀篇章.卷二實戰:重遊故鄉所見有感. [2022.01.21] 發表 推文. (資料圖片) 【明報專訊】 題目:.舊地重遊,看見眼前景象,難免興起一番感受。 試以「重遊舊地所見有感」為題,撰寫一篇文章。 .學生姓名:鄧苑婷 (沙田培英中學,中五級) 學生示例. (第1段)華燈初上,星光璀璨,入夜的城市在黑暗中顯得多麼迷人,整個氣氛慢慢沸騰起來。 此時此刻,你我如被牽扯住手腳的木偶,周旋在人群中,做出一個個得體卻違心的舉動,說着一番虛情假意。 直到,城市正式陷入漆黑一片,熱鬧歸於平靜,我們終於能動動僵了的嘴角,卸下千篇一律的面具,然後,寂寞之感席捲而來,心裏空空的。

  6. 2021年3月24日 · 【明報專訊】立法會前議員區諾軒原已因被控「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而還押獄中,昨日再因律政司覆核刑期而被判即時入獄9周,究竟還押與坐監,在獄中待遇有何不同? 還押可收小食香煙. 還押者與已定罪的囚犯由衣著、膳食、工作至親友探訪都大有不同。 一直關注囚權的立法會前議員邵家臻稱,「泊正 (即已定罪)」囚犯限制較多,舉例必須剪髮、剃鬚及工作,保安組在管理上亦更嚴密。 根據《監獄規則》,尚未定罪的還押者有權自備食物 (即吃「私飯」)、選擇工作。 翻查懲教署網頁,還押者可收取的物資亦較多,包括香葱薄餅、魷魚絲等小食,以及香煙。 邵家臻稱,已定罪的囚犯則不能收取小食,必須工作掙錢購買。

  7. 2016年10月21日 · 文中有幾處用了頂真手法,分析如下: (圖a) 此句出現於文章開首部分,主要刻劃遊歷永州山水。 其中「醉」、「臥」、「起」三字均曾用作頂真,承接上句,開啟下句,清楚刻劃一個連貫的郊遊過程——先是坐下來飲酒,醉了就相枕而躺下睡覺,睡覺時發了一個夢,夢醒後即時起來,起來後又立即離去——令讀者看到一氣呵成,緊密連貫的動作,大大增強文章的可觀性。 (圖b) 作者於此運用頂真,清楚刻劃日落西山,暮色逐漸降臨,瞬間變化的情景。 讀者可看到,暮色由遠而近,直至消失,毫不間斷。 (圖c) 強調對遊歷有了新的體會,「嚮之未始遊」就是指遊歷西山以前的體會,至於「遊於是乎始」,就會強調得西山後的全新體會。 作者以「遊」字作連貫,清楚表達遊歷的體會和心態上的轉變。 2 誇張.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