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5月20日 · 敢於在人前不顧一切的哭泣某程度是拋開他人的眼光忠於並承認個人情感的表現避免情緒抑壓鑽入內心黑洞引起焦慮及抑鬱症。 這是需要勇氣的行為,要是能梳理情感,內心自然會變得更強大。 忽略悲傷的人,其實是在自我欺騙或逃避,企圖隱藏自己真正的感受,剝削自己悲傷的權利。 (圖片來源:《閨密》劇照) 表達情感 拉近人際關係. 無可否應,情緒來自環境。 我們與人及環境間的連繫與覺知,掀動而來的情緒,也是出於對事物的在乎與關心。 或者我們認為在人前哭泣是暴露了自己脆弱的一面,會尷尬和羞愧。 但另一角度看,人是有感情的動物,在人前哭泣能令身邊人了解你的感受,甚至引起身處同一困局者的共鳴,觸動內心,打破彼此的牆壁,促進分享,互相鼓勵,拉近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資料來源:Lifehack.

    • 死纏爛打、騷擾對方。被分手的那一方通常有一個立即的反應就是:覺得對方「怎麼可能突然不愛我了」,所以就開始緊迫盯人,包括傳訊息、張貼照片、頂撞對方,告訴對方自己會改變,想要找回對方愛自己的感覺或回憶。
    • 故意消失、冷凍對方。這邊強調是「故意」,意思就是說,你並不是真心的想和對方切斷聯繫,而是有目的性的。如果你很傷心,無法接觸對方的任何訊息而決定封鎖或消失,這種狀況另當別論;但若是使用網路上所謂的「冷凍法」,為了挽回對方而欲擒故縱,故意不回、消失,目的是讓對方感受到失去自己的感覺,進而想要復合,常常搞到兩敗俱傷。
    • 刻意張貼跟其他異性的照片。同樣地,如果你已經遇見新的對象,開始了新的人生,張貼照片非常合理,你也有絕對的權利開始全新的人生。但這邊說的是「刻意」,有些人會為了讓提分手的人羨慕嫉妒恨,而故意貼出一些和異性出遊、親密的照片,想讓對方看見,刺激對方進而要求復合。
    • 把自己搞得很慘。還有一種狀況是分手之後傷心、傷神,為了讓對方心軟,順便把身體也傷了,用傷害自己的方式,想要讓對方看見自己有多慘,奢望憑藉著對方對自己最後僅剩的愛與憐惜,可以讓對方回到自己身邊。
  2. 2020年9月29日 · 根據心理學研究:送花是浪漫的表現,也是讓愛情增溫最直接的方法,卻容易讓對方感到「太浪漫」、「不可靠」,因此耍浪漫之餘,別忘了要拿出你的真心真意。 3. 踏入愛河的人,常常會情不自禁地關注心儀的對象,現在研究證實了:「雙方越常凝視彼此,就越容易墜入愛河」,原來一直偷看喜歡的人也是有科學根據的啊! 另外,若頻繁地眉目傳情,表示兩人可能都已經對對方產生情愫了。 4. 演藝圈的男星在成為爸爸以後,常常人氣不減反增,在孩子面前的溫柔形象更是迷倒一票粉絲。 然而對廣泛的男生來說,不需要當到爸爸,光是閒聊一些關於孩子的話題,就能無意間增添女生難以抵擋的魅力,進而為戀情加溫。 【相關圖輯】迪士尼愛情觀是戀愛毒藥? 婚姻專家:白雪公主與小矮人更適合結婚(點圖放大閱讀): + 19. 5. 你相信嗎?

  3. 2019年9月11日 · 1. 有次,街上看到一對情侶爭吵,二人別過臉,氣氛緊張。 不出所料,良久,女的蹦出兩條淚痕,霎眼已分「勝負」。 男的一臉沮喪,我們心想:「好吧,你要如何拆招? 男女大不同女友人總愛投訴:「男友竟沒有理會我哭泣! 」男友人喊冤:「為何又哭了? 她一哭便說甚麼都沒用了。 (《Happy Anniversary》劇照) 當你極度委屈 為何他沒有哄你? 哭,不過人類本能。 甫一出生,還未睜眼,便是哭聲先至。 求之不得,便放聲哭泣,這是嬰兒本能。 哭泣對身體有益,是最低成本「排毒」功能,抒解情緒,又對身心有益,沒有曾經「失意」,又何來無端「得意」? 延伸閱讀: 【成長說明書】眼淚教會我們的事:雨後不一定天藍,敢哭才是勇敢. 不過,即使如此,哭泣也說時機。

  4. 2023年6月8日 · 撰文:蘇國豪. 出版: 2023-06-08 21:30 更新:2023-06-08 21:30. 久違合作的影帝梁家輝同影后葉童在電影我愛你中展現黃昏戀隨着電影即將在21日上映官方就播放拍攝時的花絮與預告好讓觀眾率先感受劇情。. 而在其中一段花絮片中,他們二人將演技發揮得 ...

  5. 2017年12月6日 · 細數林夕經典 25句感動你心歌詞. 撰文:周詠雯. 出版: 2017-12-06 15:43 更新:2019-01-07 15:26. 26. 要講廣東歌,一定少不了林夕。. 林夕的歌詞,總有機會讓你瑯瑯上口。. 由1985年寫到2017年;由王菲、林憶蓮到陳奕迅、楊千嬅,甚或乎較近期的衛蘭、AGA及Gin Lee,創作 ...

  6. 2019年1月25日 · 小小孩滿3歲以前多半會藉由聲音或動作來表達情緒所以哭泣生氣是孩子正常的情緒表徵。 不過孩子在開始發展語言以後通常不會再頻繁哭鬧。 如果1歲半以後仍常常哭鬧、發脾氣,代表語言表達能力出問題,才會把「哭」或「生氣」當作溝通的工具。 李文瑋(台安醫院敦南兒童專注力中心技術長)解釋,語言發展落後的孩子無法用語言表達需求,因此會延續嬰兒期的表達方式——哭鬧來表達需求,當大人無法正確回應或滿足孩子的需求,孩子可能就會開始發脾氣。 此外,個性內向的孩子,特別是有陌生人焦慮或分離焦慮的孩子在被強迫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時,也會用生氣或哭泣當作拒絕的工具。 寶寶語言發展進程.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