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3月14日 · 2021-03-14. 朋友傳來一段講座錄像,查詢講者是誰? 我認得講者是文化界前輩黎紫君。 我在1991年至1992年間,由黎鍵先生引薦,逢星期六下午到灣仔龍門酒樓閣樓參加「龍門摯友」聚會。 「龍門摯友」不是一個組織名稱,只是用來形容一群曲藝前輩,包括王心帆、靳夢萍、黎紫君、銳祖、何叔惠、招惜文、郭少文等。 他們每周一聚,舊聞新知,無所不談。 其中黎紫君不僅是一位能唱能彈又能作曲的粵曲高手,也曾在報館工作,退隱後仍時常在報章撰文,談論粵劇的典故與淵源,是資深的粵劇研究家。 所以他間中也會跟我談談報館和電台的事。

  2. 2018年12月21日 · 李湛記織補位於西營盤東邊街一後巷在光緒30年開業第二代掌舵人李炳康已年屆84歲織補店最初由其父經營豈料在他16 歲時父親遇意外過身李面對突如其來的喪父之痛手足無措作為長兄的他只好硬着頭皮接管檔口當上織補師傅一做便是逾一甲子養活一家大細就連孫兒也長大成人近月他終再萌起退休念頭。 16歲承父業 84歲榮休. 為何至今才退下火線? 李師傅淡然說:「其實好耐之前,啲仔女已經叫我唔好做,早幾年都試過退休,但覺得太悶,又再出返嚟,但今次過埋年(農曆新年)真係想退啦! 」 與妻子在窄巷胼手胝足經營多年,退休後他只想放眼世界,閒時去旅行,或者與老友記歎茶敘舊,追回那些昔日的黃金時間。

  3. 2019年5月26日 · 2019-05-26. 在黃霑先生的博士論文《粵語流行曲的發展與興衰︰香港流行音樂研究(1949 - 1997)》裡,一段描述上世紀五十年代香港粵劇和粵曲境況的文字:「這段時期,人才鼎盛。 紅伶如馬師曾、紅線女、薛覺先、半日安、上海妹、新馬師曾、余麗珍、何非凡、鄧碧雲、陳錦棠、梁醒波、譚蘭卿、任劍輝、白雪仙、白玉堂、麥炳榮、鳳凰女等前輩,仍在盛壯之年,演出頻密。 後輩如羅劍郎、鄭碧影、吳君麗、梁無相、蘇少棠、林家聲、陳好逑等亦開始漸露頭角,不停組班,在香港和九龍巡迴演出。 歌壇上更冒出了一群模仿前輩伶人聲腔的新人如鍾麗蓉、黎文所、寶瑩、鄭幗寶等,各以新紅線女、小何非凡、新芳艷芬、小芳艷芬身份,為顧曲周郎提供娛樂新貌。

  4. 2011年8月16日 · 痛失愛女的李偉才博士筆名李逆熵),曾任香港天文台高級科學主任為本港第一代天氣先生」,在1985年獲選為香港十大傑出青年。 自幼熱愛科學的李偉才九十年代與家人旅居澳洲期間繼續深造,於1999年獲頒博士學位回港後曾重返母校,出任港大專業進修學院的高級研究及發展主任。 李偉才亦醉心於科幻小說,不但寫作出書,更創立香港第一個科幻會社,2008年起出任香港科幻會會長迄今。 相關新聞. 迎李副總理 香江微博寄心語 (圖) 李克強今蒞港 挺經濟惠民生 (圖) 「克強熱」帶動 港股大漲640. 市民盼遏通脹紓困境. 君悅酒店加強保安. 港發國債撐金融地位. 李克強訪港行程. 李克強的香港情緣:心繫港人福祉 力推兩地合作 (圖) 李克強履歷表. 勇於擔當的胸懷:做事不作秀 化解民生難題 (圖)

  5. 2004年8月20日 · 陳海韻. 在急促繁忙的荷活道上,你會經常碰上一個熟悉健美的身影,她就是把太極運動推向現代化的使者──暉。 香港人對暉並不陌生,從武術大賽,到電視節目、巴士上的Roadshow、太極影碟,都見證了暉一步一腳印的成就。 「太極」有了時尚身份. 近年最廣為人注目的,她把太極運動包裝推向年輕化和現代化,把太極這一傳統運動,從屋邨公園帶到時尚的中環蘇豪區;把公公婆婆的養生運動,轉化為OL (辦公室女郎)及外籍人士的Keepfit健身活動。 今天,「耍太極」不再有長者的年齡歧視,你我可以自豪的在辦公室與人交換太極心得,「太極」賦予你的身份─健康的時尚人。 這一切,都拜暉所賜。 19歲開始習武,包括長拳、棍術、槍術。

  6. 2018年2月28日 · 2018-02-28. 駢文乃文言文的一種文體。 「駢」字,《說文解字》有如此定義︰「駢,駕二馬也。 從馬,并聲。 」可見駢文最基本的特點是對偶。 駢文出現後,時人稱之為「今文」、「今體」;唐宋後,也作「駢儷」、「四六文」;至於「駢文」、「駢體」的稱呼,則是清代後才有的。 偶句為文 平仄協調. 秦漢時,文人已喜以偶句為文,這也配合中國文字的特點。 及至魏晉和六朝時期,追求藝術之風氣漸盛,文學作品偏重文辭修飾,遂有駢文出現。 駢文講求對偶,文中雖間有散句,然以四字句和六字句為主,好用典故,雕琢辭藻。 初期駢文尚分為「有韻駢文」和「無韻駢文」,到了後來格式要求漸漸嚴格,須兼顧平仄協調。 自魏晉以來,文人寫信、記事、著書、立碑,甚至朝廷發號施令,都使用駢文。

  7. 2021年1月2日 · 一部《閒情偶寄》,可以說是集生活藝術和藝術生活之大成,不知有多少天下人為之傾倒。 好友王安節曾稱讚他「名滿天下,婦人稚子莫不知有笠翁」,可知他在當世已是聞名遐邇的江南奇才。 在《閒情偶記》一書中,漁以其獨到的生活體驗和藝術修養,對世俗人生的方方面面都給予了詳盡的鋪陳,詩意悠然,清趣橫生,可以說是早期中國休閒文化的經驗之談,具有特殊的美學價值。 該書《詞曲部》、《演習部》、《聲容部》,專門闡述戲曲課題,在中國戲劇理論發展史上佔有重要地位;《居室部》、《器玩部》、《種植部》,則是繼明代造園大師計成《園冶》一書之後又一部造園學著述,在中國造園藝術史上起着承前啟後的作用,也是他所以能巧奪天工地設計建造出芥子園的理念基礎。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