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3月10日 · 昨在北京出席政協會議的全國政協兼基本法委員會前委員陳弘毅認為,草案就煽動罪的改動,主要是提高對煽動他人使用武力的最高刑罰;與原本《刑事罪行條例》相比,新例下煽動罪定罪元素無太大分別。 他又提到,草案就「境外干預」罪的建議,較原本諮詢文件更詳細清晰,回應社會關注,認為條例草案可接受。

  2. 2021年5月19日 · Go141前身sex141網站2013年被警方搗破,網站一度停運。 警方其後發現有一個類似的新網站,並推出手機平台及其他新功能吸客,遂在上年起針對go141,展開「湖影行動」調查及蒐集情報,並鎖定一個有黑幫背景的色情犯罪集團。 該集團營運go141供各色情場所宣傳不同服務,包括上載性工作者的相片、地址、電話、客戶評語等。 現金收廣告費 存放正當公司避警追查. O記警司伍仲偉表示,在該網站刊登性工作者廣告收費最平700元7天,仍在調查有關生意額。 他說,有關集團和科技公司合作,編寫手機應用程式及開發新功能,又放棄以傀儡戶口收錢,轉為派出「收費員」,以現金形式收取廣告費。 當交易完畢後,賣淫集團會收到密碼,登入該網站自行研發的手機應用程式後可自行上載廣告。

  3. 2024年3月26日 · 台官員警示赴港風險 港府旅客不會誤墮法網. 【明報專訊】《基本法》23條立法後,台灣多名官員警示赴港旅行風險,主管旅遊業的交通部長王國材日前說,若民眾涉法例中類似行為,就不要去香港,引起台灣旅遊業界反彈。. 王昨澄清,「我建議不要去比較 ...

  4. 2024年3月20日 · 【明報專訊】《基本法》23條立法引入「披露他人犯叛國罪」,即原來普通法下的「隱匿叛國罪」,並針對涉國安罪行的潛逃者實施禁制措施。 新民黨立法會議員容海恩早前與因涉違國安法被通緝的家翁袁弓夷脫離翁媳關係,她昨表示從不擔心違法,亦沒有就23條立法與丈夫袁彌昌特別溝通,相信對方明白自身處境,「對他有信心,理解關乎到我們自己都有一個家庭,我相信他是一個負責任的男人」。 「香港議會」發起人袁弓夷涉違反國安法被通緝,容海恩昨回應記者提問時稱,23條法例十分清晰,不會誤墮法網,「無擔心過」。 被問到有否向丈夫提供法律意見,她說留待對方自行處理,「總之我沒有這樣的問題」。 不知袁弓夷與夫有否合營生意. 23條立法賦權保安局長禁止向指明在逃者租賃不動產、 合資或合伙成立企業。

  5. 2019年1月3日 · 明報 > 新聞 > 港聞. 法解通識﹕商場跌倒 或涉民事侵權. [2019.01.03] 發表 推文. 處所佔用人對訪客負有一般謹慎責任,但民事侵權法並非絕對保障受害人的權益,而是着重合理的保障,例如訪客因個人的過失而滑倒受傷,在法庭上有可能需要負上共分疏忽責任。 【明報專訊】法律賦予我們享有各種權利,如不受傷害的權利及擁有個人財產的權利等。 民事侵權是指侵犯他人財產、權利或利益的行為。 當受害人因他人侵權的行為而受到損害,就可根據民事侵權法提出索償。 民事侵權法的內容廣泛,與人身傷害有關的法律責任是民事侵權法的其中一環。 人身傷害與日常生活關係密切,例如在商場因地面濕滑跣倒受傷,便有可能牽涉到民事侵權法的應用。 民事索償 要證意外因負責方疏忽所致.

  6. 2023年10月12日 · 【明報專訊】一名前律師行男合伙人被指「情感操控」初出茅廬的女律師,事主前日透過私人律師入稟區域法院,控告對方違反《性別歧視條例》,要求書面道歉及賠償。 入稟狀指男律師塑造自己為法律界舉足輕重的人物,讓事主相信二人發展關係有利其事業發展。 她並非完全同意二人關係,但擔憂遭男律師報復,前途盡毁而一直啞忍,包括感染HPV病毒後,仍與對方肛交。 申索人是X,答辯人為Stefano Mariani,中譯麥朗。 入稟狀稱,申索人X是一名初級律師,她2020年畢業後於的近律師行 (Deacons)工作,答辯人2021年獲晉升為的近合伙人。 二人工作甚少交集,辦公室處於頭尾兩端,但答辯人仍經常找機會接觸X,邀她共膳。 指男方塑「舉足輕重」形象. 信發展關係有利事業發展.

  7. 2014年9月22日 · 本報早前收到該校一名初中生家長劉先生 (化名)投訴,指現年14歲的兒子阿偉 (化名),2012年9月入讀中一後,即被鄰座女同學阿詩 (化名)嚴重欺凌。 被侵犯啞忍半年 患嚴重抑鬱. 劉父憤怒地說,阿詩頻密地用手揑阿偉的下體,「上課前、上課時、小息都揑! 估計每日最少揑10次! 」情况持續半年之久,他推算,兒子至少累積被揑近千次。 他說,兒子上學僅一個月,便突然表示「不想上學、希望轉校」,但不肯說明原因,「我初時以為兒子只是功課跟不上。 事件揭發後,他才向我們哭訴說,『被女同學揑下體是很醜的事,我也是人,也有尊嚴! 怎講得出口? 』」 劉父稱,兒子以為老師遲早會發現並嚴正處理,故啞忍半年。 「他曾反抗,撥開對方的手,又不停舉手問無關痛癢問題,盼引起老師注意,但老師誤為他在玩。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