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7月10日 · 【明報文章】昨日寫到,在我念小學那個年代,每張圖書證只能借3本書,故每次離開圖書館時要取捨借什麼書,成為殘忍的回憶之一。 除了我作為小孩有此煩惱,當年我媽媽徘徊成人圖書架那邊,她也是費煞思量。 那時候她自大陸偷渡來港十幾年,文革經歷烙印成肌肉記憶,但凡看書都是偷偷摸摸的;在公共圖書館堂堂正正翻書借書看書,對她來說是劉姥姥入大觀園。 偶爾我會從兒童圖書架一邊穿梭到成人架那裏去找她,她定必站在一架子排山倒海的綠白色書脊前躊躇,不過借本書吧,她好像買樓那樣認真研究。 上 / 下一篇新聞. 世紀.鑑往知來:中國首次百家爭鳴式的學術討論會 / 文.郝鐵川/編輯.楊喜盈、鄒靈璞. 世紀.文字江湖:蘇軾的嘲諷詩 / 文.鄭培凱. 世紀.識小錄:望雲的《來日方長》 / 文.陳子善. 乜議員 / 尊子.

  2. 2022年7月5日 · 小時與母「接力」讀衛斯理 書迷信作品再熱賣. 圖1之1 - 記者昨到部分書店觀察,倪匡著作未特別擺放當眼處。. 銅鑼灣商務印 . . . . . . (鍾林枝攝). 【明報專訊】被譽為香江四大才子之一的著名作家倪匡前日逝世,本報記者昨午到銅鑼灣中央圖書館 ...

  3. 2022年7月8日 · 【明報文章】事有湊巧,一個月前打書釘,看到兩三年前重新出版的《追龍》。當時正在搬家,棄書棄到心痛,鐵下了心不要買新書,可當場拿起了放下,放下了又拿起,最後還是

  4. 2022年7月6日 · 【明報文章】深深地烙在腦裏的身影,其實是衛斯理。 至於倪匡,則像是站在衛斯理身後的一個因為過於真實,反而顯得模糊的人身。 報料

  5. 2022年7月6日 · 【明報文章】倪匡走了,我覺得就像小學同學提早離席。當然,人家根本不認識我,只是我從小四起就愛看他的衛斯理系列了,到了小六還想學他寫科幻小說。後來我寫詩,寫散文,就是不寫小說,但想起以前念衛斯理的日子,仍覺親切。

  6. 2022年7月10日 · 【明報專訊】倪匡先生筆下的小說和劇本,多若繁星,一直有說,他是寫過最多華文小說與劇本的人。是真是假,不用翻查數據了,就當這是科幻小說的不解之謎就好了。

  7. 2022年9月4日 · 【明報文章】最近幾個月密集地聆聽了很多香港人的故事,關於他們的名字、他們的愛情、他們的家;翻開了很多舊香港人打扮的照片,看到他們的喇叭褲、他們的「雀巢頭」(髮型);也連結了很多人和地的想像,例如位於九咪半的紗廠、大坑道的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