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5月1日 · 醫療診所所得申報有3種方式. 1.核實認列. 診所平時依實際收支入帳,依實際產生所得認列申報。 實際收入-實際成本及費用=所得. 2.書面審查. 依照診所結算申報的收入,乘以表格中的書審純益率,計算出課稅所得額。 (所得=申報收入×書審純益率) 依照診所結算申報的收入,乘以表格中的書審純益率,計算出課稅所得額。 (所得=申報收入×書審純益率) 適用條件: (1)依法設帳記載並辦理結算申報者。 (2)申報或自行調整之純益率達上列各該業書審標準以上者。 (3)醫師業已加入健保或有訪(函)查收入資料者。 3.依據財政部公布之「年度執行業務者費用標準」(以二 一六年度西醫為例) (1)全民健康保險收入:依中央健康保險署核定之點數,每點0.8元。

  2. 2021年9月1日 · 隨著醫療技術不斷進步及引進,民眾在醫療上的選擇愈來愈多,自費項目亦琳瑯滿目。. 本次特別企劃透過不同科別的5位醫師,解析自費項目的必要性,並且分享對商業保險的看法。. 近5年,臺灣醫療自費項目愈來愈受重視。. 臺大醫院急診醫學部外傷及毒物 ...

  3. 2023年8月1日 · 理賠自動化有2個很重要的重點,一是誰有權利來申請理賠,這點可以從受益人身分認證端就可以解決問題;二是「適格的理賠」認定最為關鍵,這也是保險公司花費最多成本之處。 就好比看完病後,有些費用是健保給付,其餘費用就由病人來支付,保戶蒐集所有單據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保險公司必須逐一查驗與核對病例與診斷書,耗費非常高昂的成本。 所以當壽險公會發布會持續擴大保險理賠「起通」的合作範圍,未來更希望進一步推出「出院即理賠」的理賠抵繳住院費服務時,是相當令人期待的。 此舉措對於健康險未來的發展將會產生非常大的影響,因為若未來在資訊串接與商品設計上都能夠暢通無阻,健康險的發展將會有跨時代的進步。 原因何在?

  4. 2019年3月1日 · 探索「醫養結合」模式,保險公司的機遇有2點:1. 為客戶提供更多的附加服務,提升公司的市場競爭力,讓「醫療+保險」成為公司保費新的增長點,如此將大幅降低公司醫療保險賠付費用支出; 2.

  5. 2021年1月1日 · 健保費率調漲是臺灣2021年的大事件,距上次調漲已近10年,不少保戶除了關心健保調漲外,亦疑惑商業醫療保險是否會隨之變動?. 本期火線話題為讀者訪問國泰人壽商品部協理翁建勳,以及新光人壽商品開發部協理陳欣怡,從商品開發的專業角度,分析 ...

  6. 2020年2月1日 · 謝慧君回憶曾經在路上遭遇陌生人搭訕,但第一、他整個人看起來不重視自己的衣著,衣服髒亂不堪;第二、他說話不清不楚的,很難令人產生好感。 謝慧君表示:「銷售亦是同樣的道理。 人永遠走在商品前面,客戶都不喜歡你了,怎麼會願意去聽你說什麼,很多人為了想服務高資產客戶,努力去上了很多與稅務相關的課程,但再頂尖的業務人員也會跟你坦承:「上很多課很好,但如果你進不去客戶心裡,你空有滿腹經綸亦是無用。 」意指客戶對你「有好感」才是銷售關鍵。 所以她有了團隊後,一再告誡自己的夥伴,第一個印象60分一定要拿到,你可以個性木訥、不擅言詞,因為有客戶就是喜歡木訥的業務人員,但千萬不能不注重打扮,因為這其實也是銷售的一環。 此外還有談吐,你一開口是「急功近利」,還是為了客戶的生涯規劃?

  7. 2021年5月1日 · 近年,隨著高齡社會到來、科技的進步伴隨自費治療的項目愈來愈多(如達文西手術)、健保制度的調整(提高自負差額、針對健保材設立上限等),這些都提醒民眾除了健保提供的最基本保障外,其實還需要為自己規劃額外的商業醫療險來補足保障。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