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3年6月21日 · 「他疲勞過度,終究身亡。 簡單來說,「」字與「水」有關,它是形聲字,「 」表意;「」字在原句中指的是「過日子」。 「度過」是相對對於時間來說,又如:「度過假日」、「度過歲月」、「度過光陰」、「度過一天」等;「渡過」一般對於空間來說,又如:「渡過黃河」、「渡過難關」、「渡過困難時期」等。 「過渡」事物由一個階段逐漸發展而轉入另一個階段,又如「過渡到共產主義」;「過度」超過適當的限度,又如 「用腦過度」。 漢字形音義俱備,要把握得好字詞的寫法和用法,必須依賴我們日常的語文運用的自覺性,特別是在新聞報道、廣告、標語、海報中,有些差錯反覆出現,讀者一定要學會分辨它們。 香港專業進修學校語言傳意學部講師 張燕珠. (標題與小題為編輯所加)

  2. 2013年9月6日 · 司馬長風著有散文集繼園的哀愁》,書中有文章臨風哀繼園》,繼園並非繼園上里而是一座赫赫有名的清幽大宅位於今日健威花園 ...

  3. 2008年9月16日 · 現時行山人士的心態,整體大多數人以交朋結友為主,對追求認識郊野文化如歷史建築、石刻碑銘、風水名穴、醮誕節慶、鄉村歷史等,卻是興趣不大,所見行山隊以長程見稱的康樂山友,另設郊野文化組,推行認識歷史和風水名穴最有特色,參加人數日漸增多,成績有目共睹。 該郊野文化組成員並非專看風水人士,領隊劉先生對香港歷史素有研究,甚至風水名穴及族群歷史發展均了如指掌,並無私地樂於講解有關歷史背景給參加者。 最近還派發一些參考書籍目錄,鼓勵參加者閒時多閱讀,增加有關知識。 適逢今年9月19日晚康樂山友成立21周年暨郊野文化組成立一周年紀念,藉此祝賀康樂山友領隊及仝人身體健康! 繼續推廣郊野文化,開拓更多有關新路線。 以下隨意揀選一些在新界行山時及在東莞與鄧族有關的名穴,大家可曾到過呢!

  4. 2016年5月9日 · 從地理上看,這是一個非常獨特的小島。 一方面,它地處海邊,但是其山勢地形足以避風,因而成為了早期香港水上人群體停泊船隻和生活駐足的地方;另一方面,糧船灣有充足的水源,所以早期來到香港的客家人也居住在這片土地上。 在身為水上人後代的張溢良看來,這便是糧船灣在歷史上能夠融匯兩個族群於一處的原因。 糧船灣的天后廟,歷史非常之悠久,據張溢良介紹,整個廟有四百餘年的歷史,更曾經在數年之前重新開光。 彼時,港府的不少高官亦親臨道賀。 他告訴記者,糧船灣祭拜天后娘娘,儀式的規模分為單雙數年份:單數年的規模會小一些,但是雙數年的規模會大一些。 他直言,過往,只是搞海運或漁業的人會祭拜天后,但是到了今天,拜天后則成為了一種不分行業的文化活動,且不少年輕人也參與其中。 可見,天后崇拜這一傳統習俗漸漸擴大化了。

  5. 2007年10月9日 · 文匯網是香港文匯報全資附屬網站,面向全球華人,溝通兩岸三地,每日提供大量及時準確的新聞及資訊。Wenwei(Wenhui) is a wholly-owned subsidiary of Hong ...

  6. 2019年3月12日 · 2019-03-12. 傅 昱. 山水遊記莫過於觀景之心,行程看起來相似,卻有本質差異。 但是,名人對於風景愈強烈的依戀,愈容易被他人追捧,因為山水名勝身上具有天地與人文混合的時光氣息。 1933年,郁達夫舉家移居杭州,寫下來不少山水遊記,呈現了詩意盈盈的人文山水。 50年後的1983年,病中的巴金來到杭州,喝龍井,聞着桂花香時,他用四川話大聲說:「這就是郁達夫《遲桂花》寫到的場景啊! 《遲桂花》是郁達夫作的一篇小說,小說場景應是郁達夫患肺病時從上海來到盛產龍井的杭州翁家山上,當時郁達夫正與王映霞談戀愛。 賢使山名,人緣水鏡。 愛風景的人賜予山水禮物,我愛的山水風景又賜予我靈性--顯然來自後者的給予更珍貴,雖「賢與人」和我發生的是真正心胸意義上的聯繫,但奇麗山水是第一物。

  7. 2017年4月10日 · 2017-04-10. 青山禪院,坐落於屯門青山山麓上,已有逾千年歷史。 青山禪院又別稱普渡寺、杯渡寺,其中有一段香港佛教史上重要的傳說。 相傳南北朝劉宋時代(420年-479年)有位佛教僧人「初出冀州,如清狂者」,常常背着一隻大到可容納人的木杯,每次渡水,都會坐在杯內漂浮過江。 《佛祖通載》謂「渡水必乘之」,故此人人稱呼他為「杯渡禪師」。 元嘉五年(428年),這位僧人向一眾善信說道:「貧僧當向交廣之間不復來也。 」交廣,就是當時的交州、廣州,即今日的廣東、廣西與越南北部。 杯渡禪師後來果真如昔日之言,來到今日香港的屯門,再也沒有回去北方。 根據《東莞縣志》(今日香港曾屬於東莞縣、新安縣治下,故《東莞縣志》亦記香港史料)記載,杯渡禪師「海憩邑屯門山」,後人也因此把這座山命名為「杯渡山」。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