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6年10月19日 · 古人把繳繫在弓箭上射飛禽,射中後便於擒捉。這裡作動詞用,即用這樣的箭去射殺大風。青丘,神話中東方名。(據王念孫說)野,郊外。

  2. 2016年10月31日 · 2016-10-31. 龍、鳳、麟、龜,合稱「四靈」,當中龜是切實的存在,龍與鳳則是古人虛擬出來的瑞獸,唯獨麒麟,最是神秘。 從現存的麒麟圖像來看,不似是人間動物,但孔子撰寫《春秋》時,又記載了魯國哀公十四年「西狩獲麟」的事,如此看來,麒麟又看似是真有其獸。 傳說中的麒麟十分馴良不傷人畜堪稱仁獸」,故中國傳統習俗也有以麒麟為主題的客家人逢年過節總愛舞動麒麟期望能帶來福氣。 康熙年間,「麒麟」隨着客家人南遷香港,來到西貢坑口,也因此見證了成氏與張氏歷時三百多年的兄弟情。 與大部分客家人一樣,成檳元在康熙年間遷徙到香港,但經商期間不幸遇上強盜,命喪途中,留下遺孀鄒氏及幼子。 其時大水坑村張首興為成氏好友,為人重義氣,答允照顧孤小。

  3. 2019年6月24日 · 鮫人的故事各式各樣且跨越東西方世界這說明鮫人的傳說並非空穴來風一定是基於自然界某種生物的外貌由古人加入想像創造而成。 科學研究認為,最有可能作為鮫人原型的生物為儒艮,因其為哺乳動物,且雌性儒艮偶有懷抱幼崽浮出水面哺乳的習慣,被人們誤認為是美人魚。 儒艮性情溫順,平日呈昏睡狀,稍稍驚嚇就四散逃避。 其實不論儒艮是否是鮫人的原型,這個形象早已從生活現實當中脫離出來,成為東西方一種獨特的意象和審美象徵。 在中國的文化土壤中,鮫人是一種空靈的夢幻的生物,常常和湘靈、夢蝶、馮夷等在同一語境出現,用以勾描一幅可言而不可言的意境。

  4. 2019年3月16日 · 2019-03-16. 泉郡富美宮位於富美古渡頭之畔,殿內殿外的木雕、石雕多取材民間流傳的忠孝故事。 作者提供. 曾菲棠. 富美古渡,是古代泉州海外交通的重要渡頭之一。 在古城泉州城南一隅,萬壽路的濃蔭盡頭,車水馬龍的城市立交橋已經取代了古渡昔日的舟楫繁華,《奉憲富美渡頭碑》靜靜豎立在古渡頭,無言地訴說着這裡曾經活色生香的民俗生活和海上交通史話 。 泉郡富美宮位於晉江下游富美古渡頭之畔,是海內外的王爺信仰朝拜的古蹟和遊覽勝地。 明正德年間,富美渡口的民眾創建富美宮,奉祀蕭太傅為主神。 蕭太傅於漢宣帝時以清正剛直,愛國愛民著稱,《漢書》讚其「有輔佐之能,近古社稷臣也」。 後遭宦官陷害,被迫飲鴆自殺。 歿後百姓立廟祭祀,成為神祇。 歷史上,富美宮為泉郡王爺廟的總攝司。

  5. 2014年8月27日 · 「黃粱夢是國內唯一的夢文化載體」。 三月中旬,霏霏雨絲,車行至邯鄲北環,離黃粱夢不遠,決定前去看看。 在這裡,黃粱夢有虛實兩面:實的是一個鄉鎮,虛的是一個夢境。 黃粱夢呂仙祠就是根據這個夢境建立的。 成語「黃粱美夢」,毛澤東詩句「一枕黃粱再現」,均本於此。 小橋頭,古道旁,「雙龍戲珠」的琉璃照壁面對的「邯鄲古觀」,也叫呂仙祠。 如同國內所有文物古跡,都曾遭受「文革」浩劫一樣,這座起於北宋初年的古建築,也是近年恢復的。 呂仙祠沿中軸線坐北朝南,自前而後,依次是丹門、八角亭、午朝門、鍾離殿、呂祖殿、盧生殿。 呂仙祠山門朝西,進了山門,一個不大的院落,迎面是八仙閣,供奉的就是既過了海、也慶過壽的八仙。 南側照壁上嵌有「蓬萊仙境」四個一米見方的擘窠草書,雄奇絕倫,遒勁飛動。

  6. 2018年8月11日 · 大牛湖遺址就位於井欄樹通往將軍澳的古代棧道「小夏威夷徑」,也曾為本地學校及社團的旅遊熱門地點。 且說加拿大商人連尼(Alfred Herbert Rennie)曾於1906年在照鏡環開設麵粉廠,可惜開業兩年後卻欠下鉅款,遂於1908年4月14日在距離工廠約3公里處的鯉魚門海峽投海自盡;由於誤傳他上吊自盡,因此廠址就被稱為「吊頸嶺」,其後才易名為「調景嶺」。 當年連尼在此地建築堤壩,阻截三道山溪,匯聚成蓄水池,以水力作麵粉生產,蓄水池長度約50米,闊25米,水深高達48英尺,鄰近居民常到此游泳,然而有人因不諳水性而遭溺斃,此一蓄水池遂被稱為「猛鬼湖」,在湖畔豎立兩塊石碑,刻有「南無阿彌陀佛」,以超度亡魂。

  7. 2014年5月20日 · 我記得童年的時候,生活在自己的客家故鄉,經常跟隨祖母到附近小山坡上的一座低矮得很不顯眼的磚石砌成的小神龕裡燒香膜拜。 每一次燒香的時候,祖母口中必唸:「伯公老大,保佑我全家平安納福,五穀豐登,六畜興旺。 」原來這個小神龕,人們都稱為「土地廟」,是一個地方的「保護神」。 一個地方的「保護神」,有的人也稱為「土地公」,但是客家人普遍喜歡稱為「伯公」,這個名稱從何而來? 是一個值得研究的民俗考古的問題。 有的學者把「伯公」追溯到上古時代傳說中的「伯益」這個歷史人物,也有一定的根據。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