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21日 · 「延遲滿足」沒止境. 形成惡性循環. Rifkin與Berger重複發現此模式,形容為「 特殊意義螺旋 」(specialness spiral):當人們決定在某個時刻不使用某物,無論出於何種原因,該物品會開始「格外感覺特別」。 你想保護它,並留待稍好一點的場合才享用; 到下次有機會使用,你又再度放棄,它進一步變得更寶貴; 每次放棄享用,都會令你更傾向堅持留待個更好場合;

  2. 金錢對於幸福感來説並沒有特別重要 已經有無數美國研究顯示,人的收入愈高愈幸福。7.5萬美元的數字基於對45萬名美國人的蓋洛普調查數據,僅適用於日常狀態。由Killingsworth與今年3月逝世、撰寫《快思慢想》的行為經濟學家Daniel Kahneman使用了更多的數據顯示,錢越多的人,確實更幸福

  3. 2024年4月15日 · 1、目標和意義. 2、基本需求和安全感. 3、負面情緒和社交壓力. 4、積極的人際關係. 睡眠以及休息之類的基本需求對Z世代的幸福感有著極大影響。 此外,Z世代在被與他人比較時同樣覺得不開心。 點擊圖片放大. 部分身陷「垃圾社交」 線互動有利身心. 調查的另一個發現是,幸福感最高的Z世代「聲稱自己常常感覺被身邊的人愛、支持或聯繫的概率至少是其他人的2倍。 但依然有3分之1的Z世代表示他們很少感到被支持或被愛。 「有種看法認為,Z世代之間的關係非常緊密,但這些關係就是高質量的嗎? 他們是否給予了你愛或你真正需要的支持?

  4. 2023年5月17日 · 保誠日發佈由 Economist Impact 進行的「成就未來 - 亞洲調查報告:反思身心健康, 對未來展望如何變化」報告,對亞洲 13 個市場中 5,000 名居民進行調查,有過半數香港受訪者 (52%)滿意現時的財務狀況,而近五分之三的受訪者 (59%)認為自己會有足夠的積蓄, 以應付活到 80 歲甚至更長壽的開支。 三分之一的亞洲受訪者表示有定期向退休基金供款,以改善財務狀況。 調查亦清楚顯示,許多人正在尋求收入來源多元化,例如超過3成的受訪者 (35%)投資股票及債券,以累積更多儲蓄及退休基金。 與此同時,逾三分之一的受訪者 (31%)正在參與風險較高的投資,例如非同質化代幣 (NFT)及加密貨幣等另類數碼資產。 健康是財富自由的第一步? 4大健康習慣 有益於個人財務. =====

  5. 2024年3月27日 · 個人增值. 撰文: 廖毅然. 發布時間: 2024/03/27 17:10. 最後更新: 2024/04/10 15:29. 分享:. 芬蘭當局舉辦免費的幸福大師班」(masterclass on happiness),讓你可免費暢遊赫爾辛基在全世界最幸福的國度學會幸福。. 賺錢是為了賺幸福累積財富就是為了過 ...

  6. 2024年2月5日 · Buettner為寫書採訪了蓋洛普國家健康與福祉指數(Gallup National Health and Well-Being Index研究主任Dan Witters對方指出真正的幸福來自一連串相互關聯的因素這些因素幾乎總是同時出現。 以下是Witters歸納出來 代表長者真正福址的15個指標︰. 你的財務管理妥善,量入為出,有足夠金錢去做你想做的一切。 你持續設定並實現目標。 你總會抽空同家人朋友旅行或度假。 你每日都會利用自己的優勢,去做自己最擅長的事。 你在社區中感到安全有保障。 你每天都會學到一些新穎或有趣的東西。 你的生活中有人鼓勵你保持健康。 你每天都吃得健康。 你每周至少四日進食五份蔬果。 你每年至少看一次牙醫。

  7. 2024年4月25日 · 35歲財富自由. 重來他想拼情商 「能富10倍」 2016年,35歲的Steve Adcock辭職了——當時他已經擁有90萬美元(約705萬元)的儲蓄。 如今,42歲的他只是偶爾工作,其凈資產也增長到130萬美元(約1018萬元)。 可以說,在過去的幾十年間,他在理財方面做對了很多事情。 然而,Steve Adcock向CNBC表示,有1件事他希望自己能在20歲出頭就明白——如果這樣,他能讓自己富得更快,甚至擁有更多財富。 「相比智商,你的性格能讓你更富裕10倍,」Adcock表示。 「我從我的職業生涯中領悟了這個道理,雖然明白得很遲,但我非常確信這點。 毫無疑問我和大幫聰明人工作,但這些在 辦公室中最聰明的人往往並不是升職加薪的人選。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