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6月21日 · 林语堂先生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1940年确实得到过赛珍珠(193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和瑞典学院院士斯文·赫定的提名(赛珍珠提名林语堂的档案编号是9-0,斯文·赫定提名林语堂的档案编号是9-1),但是他的名字在1950年代以后的提名名单上消失了。

  2. 2021年4月5日 · 1924年5月,林语堂玉堂)发表了一篇短文道: 我早就想做一篇论“幽默”(humour)的文,讲中国文学史上及今日文学界的一个最大缺憾。 半个月后又发表《幽默杂话》,具体分析了幽默艺术的妙谛、幽默与民族性的关系、幽默态度的核心,尤其是具体 ...

  3. 2020年11月30日 · 林语堂:真正的幽默是欣然独笑,替沉闷的人生透一口气_腾讯新闻. 群学书院. 2020-11-30 08:58. 正是林语堂先生,为中文世界贡献“幽默”这个绝妙好辞,在他看来,幽默不是发笑,不是调侃,不是俏皮,不是滑稽,更不是扭捏作态,而是一位带着人生智慧,冷静超远的旁观者,清淡自然,心无挂碍,常于笑中带泪,泪中带笑。 论幽默. 文 | 林语堂. 01. 西方人,对幽默这一词,当然是毫无疑问,是人人接受的。 可是对中国读者而言,一个报章杂志的编者会留一页,用以登载生活的轻松方面的文字,是不可想象的。 中国的高级官员在新闻记者招待会上说句幽默的话,也是一样不可想象的。 美国前故总统甘乃迪,在记者问他何以选他弟弟充任首席检察官时,他运用他的急智回答说——做了首席检察官之后,他再做律师就更有经验了。

  4. 2022年9月9日 · 林语堂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巨擘,先后在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香港大学任教,育人无数。 他有文人的风骨,更有文人纯粹的性灵。 曾经时局混乱,林语堂奋笔疾书,他太太着急劝告:“你为什么不能好好地教书,不要多管闲事了! 林语堂却说:“骂人是保持学者自身尊严,不骂人时才是真正丢尽了学者的人格。 曾和鲁迅惺惺相惜,两人却在半路笔战相杀。 后排左二为林语堂先生;前排右一为鲁迅先生. 最终在鲁迅逝世后写道:“吾始终敬鲁迅;鲁迅顾我,我喜其相知;鲁迅弃我,我亦无悔”,这是何等的豁达心胸。 林语堂的文字半雅半俗,亦正亦邪,往往以一种超脱和悠闲的心境来旁观这个世界。 中国最崇高的理想,就是一个人不必逃避人类社会和人生,而本性仍能保持原有的快乐。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一个人彻悟的程度,恰等于他所受痛苦的深度。

  5. 2022年12月8日 · 林语堂,1895年10月10日出生于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坂仔镇,早年留学美国、德国,回国后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厦门大学任教,曾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著有《京华烟云》《吾国与吾民》《生活的艺术》《老子的智慧》等。. 他是第一位以英文书写扬名 ...

  6. 2022年9月21日 · 林语堂不但尊敬鲁迅,对邹韬奋也有好感,当邹先生国外回来之后,林语堂曾经托我向邹先生说他想和他谈谈能否约个日子。 后来我和邹先生说了,但他婉言拒绝了。

  7. 2022年12月8日 · 林语堂,1895年10月10日出生于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坂仔镇,早年留学美国、德国,回国后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厦门大学任教,曾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著有《京华烟云》《吾国与吾民》《生活的艺术》《老子的智慧》等。. 他是第一位以英文书写扬名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