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許子東 (1954年8月21日 — )是 香港 的一名 中国文学 学者许子东祖籍浙江 天台 。 1954年8月21日出生于 上海 。 父亲 范守渊 是医生,曾任上海劳工医院院长、 第一届国民大会代表 。 1970年4月,许子东作为知青下放到江西广昌县农村劳动。 1976年回沪,分配到上钢八厂,又推荐到上海冶金局自办的“工农兵大学”(七二一大学)。 1977年考取 华东师范大学 中文系研究生,1982年毕业,獲文學碩士,29岁升格为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1990年,许子东赴美国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 ,获東亞語言文化系文學碩士。 1993年起居於香港,在香港 嶺南大學 任教,1998年获 香港大學 中文學院哲學博士。 及後走上學者之路,曾任 香港大學 、 芝加哥大學 的客座研究員。

  2. 許子東,浙江天台人,出生於上海市。 香港嶺南大學前中文系教授、系主任。 香港大學中文學院兼職教授,華東師範大學紫江講座教授。

  3. 許子東(1954年8月21日 — )是香港的一名中國文學學者。 許子東祖籍浙江天台。1954年8月21日出生於上海。父親范守淵是醫生,曾任上海勞工醫院院長、第一屆國民大會代表。1970年4月,許子東作為知青下放到江西廣昌縣農村勞動。

  4. 許子東 (1954年8月21日 — )是 香港 的一名 中国文学 学许子东祖籍浙江 天台 。 1954年8月21日出生于 上海 。 父亲 范守渊 是医生,曾任上海劳工医院院长、 第一届国民大会代表 。 1970年4月,许子东作为知青下放到江西广昌县农村劳动。 1976年回沪,分配到上钢八厂,又推荐到上海冶金局自办的“工农兵大学”(七二一大学)。 1977年考取 华东师范大学 中文系研究生,1982年毕业,獲文學碩士,29岁升格为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1990年,许子东赴美国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 ,获東亞語言文化系文學碩士。 1993年起居於香港,在香港 嶺南大學 任教,1998年获 香港大學 中文學院哲學博士。 及後走上學者之路,曾任 香港大學 、 芝加哥大學 的客座研究員。

  5. 子東:《當代小說與集體記憶──敘述文革》 ⊙ 何立慧. 在中國歷史上1966年至1976年被認為是「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時期(以下簡稱「文革」)。 簡而言之,發動文革的主要原因是所謂社會主義階段兩條路線的矛盾,即毛澤東所認為是資本主義復辟傾向與社會主義革命傾向之間的矛盾。 毛澤東將這一矛盾的出現歸咎於社會主義社會上層建築的污染及其對經濟基礎的影響。 是故需要發動一次「文化」大革命。 然而文革的鬥爭範圍並未局限於文化領域,而延伸到政治、經濟、社會等各方面,導致一場激烈的權力鬥爭。 因規模龐大、進程複雜、時間長久等因素,詮釋文革的人至今眾說紛紜、爭論不休。 然而就文革對相當大一部分中國人的迫害與摧殘,多少還存在著一些共識。

  6. 其他人也問了

  7. 2021年7月4日 · 作家檔案|許子東,香港嶺南大學中文系教授、華東師範大學紫江講座教授,著有《郁達夫新論》《吶喊與流言》《為了忘卻的集體記憶》《張愛玲的文學史意義》《許子東講稿》(三卷)《許子東現代文學課》等。

  8. 許子東:香港嶺南大學中文系教授、華東師範大學紫江講座教授,著有《郁達夫新論》《吶喊與流言》《為了忘卻的集體記憶》《張愛玲的文學史意義》《許子東講稿》(三卷)《許子東現代文學課》等。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