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太陽花學運 ,又被稱作 318運動 、 佔領國會事件 ,是指在2014年3月18日至4月10日期間,由 臺灣 的大學學生與公民團體共同發起的 社會運動 。 這次運動由抗議學生主導,佔領位在 臺北市 的 立法院 ,還曾一度嘗試佔領鄰近立法院的 行政院 。 該運動爆發的主要原因在於《 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 》遭強行通過審查,而該協議被反對者視為將損害 自身經濟 ,並且強化 中華人民共和國 的政治影響力。 其他參與運動理由還包括要求民主程序、反對自由貿易等。

  2. 2024年3月11日 · 它們為何需要被重新提起太陽花10年後──10個值得被記住的關鍵字. (攝影/楊子磊;設計/江世民) 發生在2014年的318運動又稱太陽花學運屆滿10年這場大規模的社會運動震撼全台其影響橫跨政治局勢兩岸關係國家認同太陽花世代紛紛進入台灣社會各領域成為台灣重要新生力量。 10年過去,台灣已完成3場總統和立委大選,彼時的大學生也邁入而立之年。 而當318運動逐漸成為下一世代眼中的歷史名詞,甚至僅是高中教科書的一小章節,它還有哪些訴求與內涵值得被反覆提起?

  3. 2024年3月12日 · 一念之變十年之途當年的運動者如今有著截然不同的際遇各自走出不同的人生台灣政治版塊在太陽花學運後亦面臨重組洗牌公民社會隨之興起茁壯與健步邁前持續在後太陽花時代吹拂台灣社會如果記憶有期十年之後你還記得哪些如果記憶無法抹消參與者又如何與其相伴端傳媒將自3月13日起刊載 太陽花學運十週年 系列文章及 特製頁面 ,向著記憶的碎片發出回聲。 以2014年3月18日抗爭者衝進立法院為座標的那日,到4月10日退場為止,為期24日的太陽花學運(亦稱318學運、反黑箱服貿佔領立法院行動)劇烈衝擊台灣社會,並為群眾運動開啟一個新的時代。 如今刻度將跨越十年。 十年的跨距,在浩瀚星河中只是滄海一粟,但在人類有限的光譜中,卻足以留下物換星移的印痕。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24年3月13日 · 2014年爆發的太陽花學運」(又稱318學運」),是台灣自1980年代以來規模最大的公民不服從運動被認為影響近代台灣深遠不只激發新世代本土意識與青年從政浪潮甚至影響兩岸發展並成為其後香港反修例運動的借鏡之一。...

  6. 2024年3月17日 · 太陽花學運編按在台灣亦常見以佔領立法院的3月18日稱為318學運對台灣而言是一場關於覺醒與改變的巨浪在帝國夾縫裡選擇從中國轉身走向世界而推起這場巨浪的深層暗流則來自台灣民間社會力被迫抵抗中國以商圍政的策略下於馬政府時代迅速白熱化的主體性危機兩岸整合統一的弦外之音蓋過了本土認同黨紀與技術官僚思維的專斷越過了民主憲政政商買辦集團的活躍剝奪了民間對社會經濟改革的期待。 自2008年的野草莓運動起,民間社團藉由國家主權、環境保護、居住正義、性別平權、勞權、反媒體壟斷、程序正義等倡議運動漸次結盟,最後動員出一股同時聚結了「台灣認同」、「民主憲政」、「社經改革」三項旨趣的龐大政治力量。

  7. 2024年3月13日 · 德國之聲中文網2014年爆發的太陽花學運」(又稱318學運」),是台灣自1980年代以來規模最大的公民不服從運動被認為影響近代台灣深遠不只激發新世代本土意識與青年從政浪潮甚至影響兩岸發展並成為其後香港反修例運動的借鏡之一。...

  8. 2024年3月17日 · 318十周年. 收藏文章. 當時的大學生研究生社會新鮮人在太陽花十年後漸成社會中流砥柱但今天的年輕世代如何看待當時的太陽花學運當時他們在哪裡是否記得這場運動? 覺得「天然獨」之後台灣迎來了「小紅書世代」嗎? 這7位22到26歲的青年,訴說了他們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