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地名由來. 城市景觀. 地理及行政區劃分. 人口. 衛星城市. 填海工程. 名稱誤用. 未來發展. 九龍區法定古蹟. 建築物變遷. 注释.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參見. 九龍 (英語: Kowloon ),與 香港島 及 新界 同為 香港 三大地域之一。 九龍位於香港境內的地理中心,三面環海,與南面的香港島隔 維多利亞港 相望。 香港十八區 中的五區屬於九龍,分別是 深水埗區 、 油尖旺區 、 九龍城區 、 黃大仙區 、 觀塘區 。 「 九龍半島 」在中國古籍包括九龍連同新界的地方 [2] ,但今日一般指九龍在 界限街 以南的半島部分。 九龍原來只限於 界限街 以南,但在1937年 九龍群山 以南成為「 新九龍 」,劃入 市區 ,通稱九龍

  2. 九龍英語: Kowloon ),與香港島及新界同為香港三大地域之一。九龍位於香港境內的地理中心,三面環海,與南面的香港島隔維多利亞港相望。香港十八區中的五區屬於九龍,分別是深水埗區、油尖旺區、九龍城區、黃大仙區、觀塘區。

  3. 九龍 (英語: Kowloon ),與 香港島 及 新界 同為 香港 三大地域之一。 九龍位於香港境內的地理中心,三面環海,與南面的香港島隔 維多利亞港 相望。 香港十八區 中的五區屬於九龍,分別是 深水埗區 、 油尖旺區 、 九龍城區 、 黃大仙區 、 觀塘區 。 「 九龍半島 」在中國古籍包括九龍連同新界的地方 [2] ,但今日一般指九龍在 界限街 以南的半島部分。

  4. 九龍(英語: Kowloon ),與香港島及新界同為香港三大地域之一。九龍位於香港境內的地理中心,三面環海,與南面的香港島隔維多利亞港相望。香港十八區中的五區屬於九龍,分別是深水埗區、油尖旺區、九龍城區、黃大仙區、觀塘區。

  5. 九龍城 (英語: Kowloon City )是 香港 十八區 之一 九龍城區 的中心部份區域,廣義上橫跨 九龍城區 及 黃大仙區 。. 狹義之具體位置為東面以 東正道 與 沙浦道 及 黃大仙區 東頭邨 及 東匯邨 為界,東南面以 太子道東 與 馬頭涌 及 啓德 為界,南面以 太子道西 ...

  6. 九龍城區 (英語: Kowloon City District )是 香港 十八區 之一,大致位於 九龍 的中部位置。 九龍城區面積約1,000 公頃 ,2016年中區內人口共418,732人。 [1] 民政事務總處 將九龍城區分爲五個分區,分別為 紅磡 、 土瓜灣 、龍塘(即 九龍城 及 九龍塘 )、 何文田 和 啟德 。 [2] 位於九龍城區內的 啟德機場 曾經是香港唯一的國際機場,隨著機場於1998年搬遷到 赤鱲角 ,政府在啟德機場舊址推出 啟德發展計劃 。 地理. 九龍城區雖經多年發展而主要為平地,但仍有不少高度不多於百米的小山丘,例如 十二號山 (又稱紅磡山)、 採石山 (又稱紅燈山或水塘山)、 加多利山 (又稱嘉道理山)、 格仔山 等。

  7. 九龍半島 (英語: Kowloon Peninsula )是 香港 境內的一個 半島 ,連接 維多利亞港 ,與 香港島 對望。 包括九龍半島和 昂船洲 在內的「舊九龍」和 新九龍 地區統稱為 九龍 。 「九龍半島」在中國古籍內是指包括九龍連同 新界 的地方 [1] ,但今日一般指九龍在 界限街 以南的半島部分,範圍包括整個 油尖旺區 以及 九龍城區 的 馬頭圍 、 馬頭涌 、 土瓜灣 、 何文田 和 紅磡 等地。 地質與填海工程 [ 編輯] 九龍半島的主要 岩石 類型是中等粒度的 二長花崗岩 (英語:Monzogranite) 。 [2] [3] 早期的地圖和照片顯示,在 尖沙咀 海灘後方的平坦低洼土地上,有一個名叫九龍山的小山丘。 [4] 香港當局通過 填海造陸 ,九龍半島面積有所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