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公尺 (法語: mètre ,中國大陸、香港稱為 米 ),舊譯「邁當」、「米達」、「米突」 [1] ,是 國際單位制 基本 長度單位 ,符號為 m [2] 。. 1公尺的長度最初定義為通過 巴黎 的 子午線 上從地球 赤道 到 北極點 的距離的千萬分之一。. 其後隨著人們對 度量衡 ...

  2. 米 (法語: mètre ,台湾稱為 公尺 ),舊譯「邁當」、「米達」、「米突」 [1] ,是 国际单位制 基本 长度单位 ,符号为 m [2] 。 1米的长度最初定义为通过 巴黎 的 子午线 上从地球 赤道 到 北极点 的距离的千万分之一。 其后随着人们对 度量衡学 的认识加深,米的长度的定义几经修改。 从1983年至2019年,米的长度已经被定义为“光在 真空 中于 秒 内行进的距离” [3] ,在 2019年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重新定义 以后,被改写为包括以铯频率 ΔνCs 来表示的秒的定义。 拼寫. 國際度量衡局 使用的英文拼寫是「metre」。 大部分英語國家均使用「metre」,但 美國 和 菲律賓 則採用「meter」。

  3. 國際單位制 (法語: Système International d'Unités ,簡稱 SI ),源於 公制 (又稱米制),是世界上最普遍採用的標準 度量 系統。 國際單位制以七個 基本單位 為基礎,由此建立起一系列相互換算關係明確的「一致單位」。 另有二十個基於 十進制 的 詞頭 ( 前綴 ),當加在單位名稱或單位符號前的時候,可用於表達該單位的倍數或分數。 國際單位制源於 法國大革命 期間所採用的十進制單位系統── 公制 ;現行制度從1948年開始建立,於1960年正式公佈。 它的基礎是 米-千克-秒制 (MKS),而非任何形式的 厘米-克-秒制 (CGS)。 國際單位制的設計意圖是,先定義詞頭名稱和單位名稱,但單位本身的定義則會隨著度量科技的進步、精準度的提高,根據國際協議來演變。

  4. 公制 (法語: Système métrique ,英語: metric system )又译 米制 ,是一個國際化 十進位 量度系統。 法國 在1799年開始使用公制,是第一個使用公制的国家。 源自公制的 國際單位制 已成为国際大多數國家的主要量度系統。 美國 是现今工業化國家中唯一未將國際單位制定義為官方量度系統的國家,不過自從1866年起也已開始在科研、医疗和军事领域使用國際單位制 [1] 。 英國 政府已承諾將許多量測單位改為公制系統,但民间還沒有普遍使用,一般常用的單位仍是 英制單位 。 設置公制系統的原意是制訂一個所有人都可以使用的系統,但為了政府或標準管理機構管理的需要,公制系統設置過程中仍然有對應標準單位(如長度一米或質量一千克)的公制系統原器。

  5. 目录. 隐藏. 序言. 單位轉換. 参看. 外部链接. 平方米. 平方公尺 ,又稱為「 平方公尺 」(符號為 m2 、㎡)是 面積 的 公制 單位,其定義是「在一 平面 上,邊長為一 公尺 的 正方形 之面積」。 中國大陆在表示房间面积等时又常简称为“ 平米 ”或“ 平 ”。 單位轉換. 参看. 国际单位 - 长度单位 - 时间长度比较 - 数量级 - 单位转换. 平方千米 - 公頃 - 公畝 - 平方公尺 - 平方厘米 - 平方毫米. 外部链接. 面积单位转换计算器. 轉換平方米的其他單位 ( 页面存档备份 ,存于 互联网档案馆 ) 分类 : . 面積單位. 国际单位制导出单位.

  6. 概述. 在几何体中长度通常指最长的一维。. 通常在量度 二維空間 中量度直線邊長時,稱呼長度數值較大的為 長 ,不比其值大或者在「側邊」的為 寬 ,而表達方式通常為長乘寬。. 所以 寬度 其實也是 長度 量度的一種,故此在 三維空間 中量度「垂直 ...

  7.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公尺每秒. 臺灣正體. 工具. 公尺每秒 (英文: metre per second )是 速度 ( 矢量 )和 速率 ( 純量 )的單位,屬於 國際單位制導出單位 ,可寫作 m/s 、 m·s−1 ,或 Unicode 符號 U+33A7 ㎧ SQUARE M OVER S 。 是香港教育局認可的,非正式之表示方式為mps。 天文學 上常以單位更大的 公里每秒 為單位,1 km/s = 1,000 m/s。 非正式之表示方式為kps。 一公尺每秒大約是一個人步行的平均速度。 換算 [ 編輯] 1 英里/小時 ≈ 0.4471 m·s −1. 1 km·h -1 ≈ 0.2778 m·s −1. 1 km·s −1 ≈ 0.6213 英里/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