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3月19日 · Now新聞台西九文化區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展出超過190件關於圓明園的珍貴文物圓明園由康熙命名展覽以圓明三園建成作開篇展示這個清代皇家園林的風光面貌直至一夜火燒圓明園如詩如畫的風光變成頹垣敗瓦雖然大部分文物被破壞但有部分文物遺留下來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今次展出其中約190件這個香港首次展出的燙樣全球只剩餘80多件是御用建築師為了讓皇帝預覽而製作的模型比例1比100模擬雍正帝寢宮萬方安和殿的樣貌。 這幅畫作,畫的正正是雍正帝在圓明園牡丹臺觀花的情景。 博物館指,展覽會輪流替換文物,每件文物只會展出約3個月。 故宮文化博物館副館長王伊悠:「這一次有很多體量非常巨大的文物,比如說,之前你可能看到的手絹冊頁,非常小巧玲瓏。 這次展覽,我們有3.5米這麼高的繪畫出現。

  2. 2024年5月22日 · Now新聞台筲箕灣的海防博物館9月會改稱為香港抗戰及海防博物館有議員不滿新館名仍具殖民色彩當局強調日後展品會避免側重英治時期的介紹立法會議員 (香港島東)吳秋北:「海防博物館的內容大多數是英國統治 (時期)的軍事設施如何去做海防為何我們還要用這種殖民色彩的名稱去命名這個抗戰及海防博物館呢文化體育及旅遊局副局長劉震:「『海防本身是一個中性字眼現在博物館裡有關海防的內容已盡量改用我們國家的視覺出發如何講述很多數百年前一直做的海防故事日後我們都會加強這方面的內容。 【Now新聞台】筲箕灣的海防博物館,9月會改稱為香港抗戰及海防博物館。 有議員不滿新館名仍具殖民色彩,當局強調,日後展品會避免側重英治時期的介紹。

  3. 2024年3月22日 · 2024年3月22日 19:30. 【Now.com2024年是金庸誕生100周年紀念Pottinger 22舉辦一系列紀念展覽。 藝術家任哲創作了超過30尊金庸作品的人物雕塑包括楊過及小龍女郭靖與黃蓉歐陽鋒洪七公東方不敗令狐沖等並分別會在中環愛丁堡廣場和香港文化博物館中展出有興趣的朋友記得留意展覽日期。 PHOTO/ 俠之大者 – 金庸百年誕辰紀念. 「俠之大者 — 金庸百年誕辰紀念」為期六個月,會進行不同博物館和公共藝術展覽活動,目前就在中環愛丁堡廣場和香港文化博物館中有兩個不同的展覽。 江湖盛滙. 展覽會展出由雕塑藝術家任哲創作的10尊金庸角色人物雕塑,包括小龍女、楊過、滅絕師太、周伯通、胡斐、范遙、完顏洪烈、金輪法王、成吉思汗和郭靖。

  4. 2024年1月29日 · 2024年1月29日 19:21. 【Now新聞台迎接龍年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展出多件與龍年有關的文物而中大文物館龍年展覽亦在周五開幕展出50多件珍藏文物。 這個西周早期青銅食器,四耳形狀彷如蛇頭,但其實是一條龍。 龍的圖案早在八千年前出現,初期形象不穩定,凡是蜿蜒形體軀的動物,都歸為龍類。 到東周時期,北方草原出現遊牧民族,流行的主題包括狩獵搏鬥,影響龍紋形態,風格上強調騰躍撕咬姿態。 後期龍的形象就更世俗化,這個宋代走龍紋壁,龍的身形變得更肥,尖鼻轉變為扁平雙孔鼻。 中大文物館副研究員童宇:「宋代城市化快速發展,市民階層急劇擴張,所以新品味例如喜歡動物是喜歡可愛、很像寵物的特質開始進入中國人的審美裡,所以那時的龍比早期猛獸更像寵物。

  5. 2023年11月21日 · 英國國家美術館館長芬納迪:「這是一個關於享受的展覽一個關於學習歐洲傳統的展覽我希望觀眾可以從國家美術館的收藏中獲得啟發觀眾來倫敦時就如我剛剛所說可以對比這裡的傳統和我們在國家美術館展示的作品。 展期由周三開始,至明年4月22日,成人票價150元;小童、全日制學生、殘疾人士及60歲以上長者票價75元。 【Now新聞台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與英國國家美術館合辦特別展覽展出逾50幅15至20世紀著名畫家的真跡包括梵高的長草地與蝴蝶》。

  6. 2022年9月10日 · 2022年9月10日 12:00. 【Now新聞台過去一年兩所大型博物館相繼開幕香港瀰漫著一股博物館熱潮」。 除了公營博物館香港私人營辦的博物館也為數不少有人形容,「香港或者是全世界建立私營博物館最困難的地方」,為何仍然有人決定開辦要取得政府和其他組織支持又有甚麼困難前香港電車文化館館長李俊龍:「電車有超過一百年歷史我覺得很應該有一所博物館展示一些它以前的歷史。 八十後李俊龍是「電車迷」,九年前他曾經在山頂開設一所以電車為主題的私營博物館「電車文化館」,展示香港電車的歷史和發展點滴,但最終博物館因為商場翻新、不獲續約而結業。 去年李俊龍在中環一個活化建築裡延續他的「電車館」夢,不過規模就縮小了很多。 他說因為香港租金高昂,要在香港營辦私營博物館,難度非常高。

  7. 2024年5月18日 · Now新聞台今天是國際博物館日北京全市博物館即日起每日免費派發合共一萬張門票為期一星期其他省市多間博物館也有特別體驗活動吸引遊客參觀來重慶參觀全球首個不用潛水便可到達的水下遺址類博物館可以窺探到這座長達1600米的天然石梁白鶴梁」,上面刻滿由1200多年前開始雕刻的碑文。 這兩條魚的石刻,早在唐代已用作觀測長江水位,盡顯古人智慧。 回到地面,可以看看這個全球規模最大的恐龍蛋化石遺址。 湖北省地質科學研究院高級工程師趙璧:「它往往是一層蛋壓著一層蛋,是很多不同時期恐龍在這裡產下的蛋,每一層可能都有成千上萬的恐龍蛋。 遊客之後還可以製作化石拓片,體驗化石修復工作。 山西這個博物館墓室壁畫只可以遠觀,但戴上特設VR頭盔,視角也可以很多元。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