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3月31日 · 當中存在甚麼風險?. 保證金交易即孖展(Margin),是指投資者向證券行或銀行借錢買入股票,以增強投資能力。. 孖展交易如何運作?. 投資者先要在證券行開立保證金帳戶,或從現金帳戶轉換成保證金帳戶,再存入一筆初始保證金,然後向證券行借錢,保證金 ...

  2. 2020年11月4日 · 亦有不少網民不滿要承擔孖展利息及認購手續費等支出,大叫「回水」,更呼籲銀行券商應減免收費,甚至免除收費。 不少散戶透過孖展方式抽螞蟻新股,期望可增加中籤率,惟螞蟻暫緩上市的決定,令他們或需承擔孖展利息及認購手續費等支出。

  3. 2023年9月18日 · 減息券會按照客戶使用銀行融資申購新股產生的利息費計算優惠金額,最高可減免 55港元 銀行孖展利息. 可領券時間 為2023年9月13日0時正至2023年 9月27日16時正. 活動期間每人 限領1張 銀行孖展減(免)息券. 銀行孖展減(免)息券 有效期 為2023年9月18日10時正至2023年 9月28日10時30分. 富途為所有客戶提供5倍槓桿,等同客戶可用1萬元免息抽5手,如持倉3年可獲利息7,125港元. 富昌: 「免按金」 優惠細則列明,客戶須在 公佈認購結果當日存入支付獲派手數的金額 ,名額有限,先到先得. 新客戶 只適用於每名客戶 認購6手或以下 (港幣6萬或以下); 現有客戶 只適用於每名客戶認購 3手或以下 (港幣3萬或以下) 「免孖展利息」 優惠,同樣名額有限,先到先得.

    • 「刨」招股書了解公司背景。新股可透過招股書了解公司的盈利及收入等資料。同時,投資者亦可將新股的定價、市盈率及市帳率與同行比較,了解新股的定價屬平或貴,再決定是否投資亦未遲。
    • 留意孖展超購倍數。新股的孖展超購倍數愈高,顯示招股反應熱烈,在多數情況,超購倍數高的新股上市初期表現不會太差。例如近期反應熱烈的新股魯大師,獲券商借出孖展約27.5億元,相當於公開發售超購151.8倍,最終魯大師公開發售部分超額認購逾276倍,顯示投資者對該股的興趣。
    • 借孖展應衡量風險。銀行和證券行一般會為新股孖展提供最高9成借貸,以助投資者提高命中率。孖展利息是借貸金額先乘以貸款期,再除365日。貸款期由新股截止認購日至退款日前一天止,一般為5至7日。
    • 留意上市前暗盤價。部份證券行在新股上市前設有暗盤交易,當中的「暗盤價」可以反映市場對該新股的受歡迎程度,對投資者是有參考作用的。另外,暗盤價可讓抽中的投資者先行獲利,但沒有抽中的宜隔岸觀火,不宜高追,因為翌日新股可能會轉跌,投資者貿然入市可能損手離場。
  4. 2022年12月16日 · 利息是借貸金額先乘以貸款期,再除365日。 借孖展前一定要衡量風險,即使借孖展亦有機會抽唔中,食白果更要蝕息。 入籤日子不是愈早愈好

  5. 2023年7月28日 · 只要是1964年或之前出生,持有效香港居民身份證便可認購,每手1萬元,持有期3年,保證年回報高達5厘,即每手1年收息500元,3年收息最少1500元。 政府規定每人最多可認購100手, 不可重覆認購, 所以有聯名戶口的「老友記」要小心了。 學者︰5厘「絕無僅有」 可大膽試抽30手. 參考過往歷史,每人最多可獲分配的是21手,所以今次大家都估計,認購20手至30手最為穩妥。 中大商學院亞太工商研究所名譽教研學人李兆波 接受本網訪問稱,隨美國加息步伐持續,港息仍有上調空間,但相信幅度有限。 「明年這個時候推出銀債,相信不會有5厘回報,(息率)向下的機會比較大。 」他形容為「絕無僅有」,建議有閒錢的投資者可以認購。 至於認購多少手?

  6. 2021年3月18日 · 孖展認購新股除了繳付手續費外,還要以每間行的孖展息率來計算孖展利息,不同新股的孖展息率都有不同,而無論抽中新股與否,在正常情況下,孖展利息都是必須繳付予證券行的。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