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17年9月18日 · 由於海馬體在記憶和空間定位導航有重要作用,海馬體受損,會導致一些早期症狀包括短期記憶力衰退和定向障礙。 認知障礙症(前稱老年痴呆症)和其他形式的痴呆症(失智症)已證明會影響和破壞大腦中這一區域的功能。 海馬體也和其他疾病如癲癇症、精神分裂症、短暫性整體遺忘症和創傷後壓力症等有很緊密的關連。 科學家對海馬體在大腦網路中的角色尚未充分了解,它與大腦内其它功能區域,尤其是大腦皮層如何互相影響聯繫達至發揮功能,一直是科學家的謎團。

  3. 2022年6月10日 ·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吳兆文教授指出腸易激綜合症的原因不明或與腸胃疾病如先天腸胃敏感長期受壓致精神緊張有關它出現內臓功能性失調的症狀全球普遍的發病率大概為13.5% 1 ,本港亦約7%港人患上此病,亞洲社會群顥示有上升的趨勢 2,3 。 除了藥物以外,外地研究顯示各類型的輔助性治療 (催眠治療是其中之一),對『腸易激綜合症』於症狀舒緩,有不同程度的效果 4,5 。 催眠治療過去一直給予大眾嘅印象係神秘及詭異,但事實上它是心理輔導介入方法之一。 外國已經有各種臨床驗證,確認它對腸易激綜合症嘅效用,不過大部份的臨床實證研究,只限於外地進行。

  4. 2022年2月20日 · 2022年02月20日. 香港大學(港大)微生物學系團隊的研究發現,倉鼠即使被中量的新冠病毒 (SARS-CoV-2)感染,也會出現急性睪丸損傷,慢性睪丸萎縮和血清內的睪丸酮下降。 研究結果顯示,新冠病毒感染可能會造成男性的性腺機能減退和生育能力下降,患者康復後依然受到影響。 帶領這項研究的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教授表示, 在照顧 COVID-19復原期的男患者時,需注意可能會出現性腺機能減退(性慾減低)和生育能力降低的情況。 接種新冠疫苗可預防這種併發症。 研究結果已被接納在醫學期刊 《臨床傳染病》 發表。 研究背景. 之前有報道指, 部分COVID-19 患者有睪丸疼痛的情況。 一項針對COVID-19 的男性死者的屍檢也顯示出現了睪丸炎的癥狀。

  5. (左起)港大李嘉誠醫學院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名譽導師黃慶生先生、臨床副教授葉柏強醫生及名譽臨床教授周鎮邦醫生在記者招待會上合照。 香港大學(港大)李嘉誠醫學院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分析了2001年至2012年期間,合共742,552人次之0至19歲兒童因受傷而接受醫院管理局(醫管局)急症室服務 ...

  6. 2020年12月7日 · 餐後血糖的大幅波動被認為是二型糖尿病的致病原因。 因此,減少餐後血糖的波幅或有助預防二型糖尿病。 由香港大學(港大)分子及細胞生物學研究部助理教授雷震宇博士領導,與研究員黃漢霆博士及本科生韓穎嫻的一項研究,比較了在高升糖指數(高GI)飲食和低升糖指數(低GI)飲食下,血糖水平的總體波動。 研究小組招募了14名年齡19至25歲的健康成年人,讓他們遵從低或高GI飲食5天。 其後,他們至少要恢復正常飲食兩天,然後再遵從相反的飲食計劃5天。 所有飲食均包含5餐(三頓主餐和兩頓小吃)。

  7. 國際兒童哮喘和過敏的研究–香港 18年和25年來最新的全港中小學哮喘和過敏病發病率研究 雖然兒童濕疹、哮喘和鼻敏感的發病率有上升趨勢,但對上一次 小學學童敏感病發病率的ISAAC調查數據已是2004年,中學學童 發病率的ISAAC數據更追溯至1997年,一直 ...

  8.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矯形及創傷外科學系自2001年起一直進行大規模的磁力共振掃描MRI人群研究發現一種被稱為Modic異變的脊椎椎骨體變化與椎間盤退變高度相關。 這一突破性研究通過磁力共振檢查Modic異變來識別腰痛的根源已在《Medicine》的最新一期醫學期刊發表 ( http://journals.lww.com/md-journal/Fulltext/2016/05310/Refined_Phenotyping_of_Modic_Changes__Imaging.5.aspx )。 腰痛和殘疾. 腰痛是香港以至世界上一個最常見的疾病之一。 港大2012年的一項研究發現10個香港成年人中7位有椎間盤退變,而椎間盤退變正是腰痛及因腰痛導致殘障的主要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