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8月19日 · 一本成名這句說話形容湊佳苗大概最適合不過,《告白後來被翻拍成同名電影由女演員松隆子主演湊佳苗在訪問前的書展講座中曾坦言小說被拍攝成電影前她從沒想過由松隆子擔任女主角,「我腦中曾想像過三個女演員的人選倒是沒有考慮過松隆子因為她過往的角色大多比較陽光。 但是最後電影拍出來時,我覺得她真的演活了人物的陰暗面。 」她更指《告白》翻拍成電影,被交到自己喜愛的導演手上,就如同是一場夢。 拍攝期間,她完全尊重電影方的改編和導演的處理,只提出一個要求,「《告白》最後的那個爆炸場景不要拍出來,讓觀眾自己去想像,結果電影結尾拍得很好。 從人物性格推敲結局.

  2. 2018年3月27日 · 在十多年前,網絡論壇剛剛興起的時候,大家會用「飄過」、「已閱」、「打醬油」等詞語表示「看過、但不關我事、且沒有什麼想說的」這樣的感想。 網絡詞語更新速度飛快,隨着微博的興起,在「圍觀」某些熱帖的時候,人們總是習慣性地搶頭幾名留言的位置,這種感覺如同看大戲搶頭排座位一樣,所以就有另一些人略帶調侃地說「前排出售瓜子可樂」,還配上一些搞笑的表情圖。 為什麼要賣瓜子呢,因為在內地,嗑瓜子是人們聚會聊天時最常吃的食品之一。 邊吃邊吐瓜子皮,邊笑邊說鄰里八卦,這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就如同網絡圍觀一樣。 所以在內地網絡上,「嗑瓜子」就有了「前排圍觀」、等着「看好戲」的心態,同時還有一些「看熱鬧不嫌事大」的起哄嫌疑。 然而,香港地區卻很少有嗑瓜子的習慣,所以這個詞顯然在香港不能引起共鳴。

  3. 2018年11月7日 · 在中文裡,我們往往什麼時候都會用上「朋友」這個稱謂去指任何我們希望將會發展友好關係的人身上,例如我往往會說她是我昨天認識的①朋友 ...

  4. 2011年11月7日 ·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有幾個小片段很討人喜愛。 第一個是柯景騰與他的初戀李小華,錯過對方,是小說一而再出現的情節。 柯景騰沒有向李小華告白也沒有牽住她的手作者多年後回想起來除了浪漫,「心中會有一股激動旋又復歸惆悵」,當中的感覺瀰漫於整部小說。 另外,小說要營造的感情關係,就是喜歡,沒有雙方完全的確認,但大家都知道,感覺到,換句話說,就是近年風靡多國的──純純的情愛,感動的情愛,帶有壓抑的情愛,沒有情慾的情愛。 這樣的感情好像很美好,好像是兩個人之間的約定,但終歸沒有也不需要很大的承諾和責任。 正如小說中,921大地震發生時,柯景騰急忙打電話找他喜歡了八年的沈佳儀,她對他說:「常常聽到別人說,戀愛最美的部分就是曖昧的時候,等到真正在一起,很多感覺就會消失不見了。

  5. 2019年9月25日 · 《回家》一文講述作者媽媽年老,患有腦退化,記憶力衰退;面對陌生環境,心懷不安,常嚷着要回家。 但大家都明白,她永遠不能回到她心目中的家。 文中的「家」有三處。 一處是大陸的家,那是媽媽出生、成長的地方,是媽媽的故鄉。 文章開頭交代作者和哥哥及弟弟在香港的紅磡火車站乘火車,正是在清明時節陪伴媽媽回去的那個家,但在火車站裡,媽媽還是嚷着要回家;在回鄉的火車上,媽媽嚷得更悽惻。 顯然,這不是媽媽要回的家。 第二處是在台灣屏東大武山山腳的家。 那是父母經過戰亂,最終找到安居樂業的家。 在這裡,媽媽辛勤養育子女,使他們各有成就,但就在自己的臥室裡,媽媽仍然感到倉皇,對這熟悉的環境感到陌生。 這仍然不是媽媽要回的家。 最後,作者明白了媽媽要回的家不是一個具體的地點,那是一段時光。

  6. 2017年9月11日 · 堪輿曆學專家蔡伯勵是有逾一百二十年歷史的廣東真步堂第三代傳人。 張岳悅 攝. 堪輿曆學專家蔡伯勵是有逾一百二十年歷史的廣東真步堂第三代傳人今年九十六歲的他明確指出早在西元七世紀的唐朝皇家欽天監就可以印製並頒佈曆書這些經過皇帝審定批准的曆書被稱為黃曆皇曆)」,除了顯示天文氣象時令季節等內容外還附加了大量與趨吉避凶有關的規則和內容這些內容在長時間的使用過程中已經成為中國人調整自身社會關係的重要精神準則並且一直延續到二十一世紀依然在社會生活中發揮着重要的指導作用。 人類使用曆法最早可以追溯到五千多年前,曆法也因為其豐富的內涵和重要的價值,被視為人類文明和文化史上的璀璨明珠。

  7. 2016年12月5日 · 2016-12-05. 正面支持的話也可能是「批判性聆聽」? 日常生活當中,我們常會聽到「努力、加油」或「我支持你」等的安慰話語。 這些話聽起來很具鼓勵性,但曾患情緒困擾的青少年表示,這些話對紓緩他們的情緒實質幫助並不大。 當身邊人面對情緒困擾,我相信大家都很想回應、鼓勵及支持對方,但往往不知說什麼才對,於是便道出上述般句子,以為是向對方表達了支持,結果卻效用不大,特別是有些青少年本來已經對自己要求極高,這些「努力、加油」可能會令他們的壓力再次提升。 到底如何聆聽和回應才較有效呢? 相信這是大家最想了解的內容。 我覺得有以下幾個重點:首先我們可以鼓勵對方多談一些,了解事件的來龍去脈及前因後果。 當中要了解對方的感受及對方如何看待事件,過程中要有同理心(以前篇章已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