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簽訂這樣的協定,會讓雙方明確劃分彼此的徵稅權,使彼此民眾可以避免雙重課稅,並降低了一些被動收入的預扣稅的稅率。 這樣的協定既方便貿易,又能促進人才流通,對雙方都有利。 近年香港加快就全面性避免雙重課稅協定與不同國家談判。 去年,共有八個國家與香港簽署的「全面性避免雙重課稅協定」正式生效。 我們和印度等四個國家的談判亦已經達成協議階段,只待簽署;我們並與南韓等十個國家已有初步議定,不久將展開談判。 這方面的工作得以加快,是因為在二零一零年修訂了我們有關的稅務條例。 這條例在二零一零年三月正式生效,使香港的稅務資料交換法例能夠與國際標準接軌。 圖為二零一零年訪問馬來西亞時和納吉布合照.

  2. 2017年11月19日 · 根據這次協定,東盟國家將分階段削減對本港貨物的關稅,當中涵蓋不同類型商品,包括珠寶、服裝及衣服配件、鐘錶和玩具等,可望提升本港出口商品的競爭力。 加上東盟地區經濟展望持續向好,我相信本港貨物出口到東盟巿場將有可觀的增長。 除了貨物貿易,本港企業的服務輸出亦是重要一環。 東盟國家固然希望因應自身的發展階段,調節其服務行業的開放。 不過,個別東盟國家仍願意將尚未在世貿組織多邊協定下承諾開放的行業,向香港率先開放,並容許本港企業享有「國民待遇」。 例如馬來西亞將向香港開放城巿規劃和園林建築服務和海運 (貨物)代理服務,泰國會開放仲裁和電郵服務,印尼則會開放餐館服務及與能源相關的分析服務等。 又例如泰國、越南和菲律賓在多個行業,均容許香港的投資者參股超越五成甚至全資擁有。

  3. 最壞打算 最好準備. 我在訪問美國期間,出席了著名智庫Brookings Institution舉辦的午餐會,講解香港的獨特優勢。 我在本月初訪問美國期間正值民主共和兩黨就提高國債上限的談判處於膠着狀態美國部份政府部門及服務被迫暫停我在當地亦見識了一些難逢一遇的事情。 其中一次,我和同事到訪某部門的總部,與它們的高層官員見面。 當時整座大樓內,除了我們和出席會面的美方官員,就只有待在大樓正門的幾名保安,其餘地方都是空空如也,沒有一個人上班。 該名官員跟我合照後,囑咐我千萬不要將相片公開,因為按照法規,他當日其實也應當休假!

  4. 2013年12月15日 · 香港雖然是一個細小的經濟體但由於我們崇尚自由貿易沒有關稅與世界各地皆保持友好的商貿關係因此在漫長的談判過程中香港一直擔當成員間的橋樑發揮忠實中介人的角色。 我們見證著各個成員作出妥協和互讓,逐步收窄概念和技術上的分歧,最後達成共識。 根據世貿組織估計,《協定》可以令全球供應鏈壁壘及繁瑣手續減少一半,擴大全球整體經濟約4.5%(即1萬億美元)。 世界經濟論壇亦估計,《協定》提高全球本地生產總值的成效,將為消除所有進口關稅的六倍。 香港作為國際貿易中心,進出口貿易和物流業固然可直接受惠於《協定》,而一般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亦可以節省產品出口的通關成本。 因此《協定》可便利營商,有助創造就業。 峇里成果其他部分涵蓋特定農業及發展議題。 這些議題在香港舉行部長級會議時已有討論。

  5. 2014年1月19日 · 我感謝他們的提醒。 正如我在現時政府財政還相當充裕時,擔心未來公共財政能否持續健康一様,我從未認為香港現時較佳的競爭力,可以自動地延續下去。 就以上星期我提及的憂慮為例,由於人口老化,我們的工作人口將在2018年起下降,我們不可能如新加坡一樣大量輸入勞工。 新加坡過去10年平均每年輸入七萬人,現時有超過一百二十萬外來勞工,佔工作人口超過三分之一。 我們只能靠保持較高的勞工生產力維持經濟動力,即是說我們的工作人囗必須要更聰明(增值能力更高)或工作得更辛苦(工作時間更長)。 長遠維持經濟動力的難度實在不容低估。 我認為我們應該參考多方面的數據和資料,客觀地了解香港的優勢和限制,肯定過去成功的方向,鞏固和培育優勢,針對性地採取措施緩解限制,否則只會在眾說紛紜之中,藥石亂投。 2014年1月19日.

  6. 2021年3月15日 · 完善選舉制度讓香港特區的管治更有效,讓特區政府更有能力及空間處理積累已久的深層次問題、改善市民的生活,推動香港社會及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四)在今天的座談會討論修法細節時,與會者就一些具體問題持有不同看法,這是開放多元的香港社會所常見的。 但考慮到過往幾年香港的社會亂象,以及國際政治格局大變的牽引,我們必須要有大局意識、要團結、認清目標,往正確的方向堅定前行,這是參與管治者的責任。 具體細節上的分歧,一定可以通過溝通協商來解決。 (五)英美為首的部份西方國家近日對人大議決的批評,對香港、對「一國兩制」的攻擊,可說是意料中事。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以至「一國兩制」下的香港成功故事,對西方社會來說都與他們的固有觀念不同。

  7. 2017年6月25日 · Greg則帶領商經局在便利商貿、開拓市場和推動旅遊業轉型復蘇等多方面貢獻良多,其中有關香港與東盟的自由貿易協定的談判工作尤其重要。 東盟是香港第二大貿易夥伴,兩者自2014年7月起進行了九輪自貿協定談判。 得到國家的支持和幫助,有關談判已經大致完成。 我期待協定能夠於今年簽訂,進一步利便港商進軍東盟市場,以及提升香港作為外商和內地企業投資平台的吸引力。 至於Eric,更一直是我在發展局的好拍檔。 Eric的專業知識和經驗豐富,與轄下九個部門同事合作無間。 他走遍各區,努力向公眾、地區人士、區議員和立法會議員解說複雜的土地和規劃政策,是本屆政府成功增加土地供應的重要功臣,其中一次在元朗區議會的會議,他更是花上七小時解答議員的提問。